武羽竞 祖籍河北涿鹿。本、硕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现为天津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联合会会员。天津 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2013),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14)。1997年作品《秋岭》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当代中 国山水画展,1999年作品《横岭秋色》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2008年作品《秋染燕山》入选中国美协主 办的首届中国山水画双年展,2009年作品《秋岭苍翠》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10年作品《暮秋》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二 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获铜奖,2010作品《秋到喜顺沟》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和谐燕赵·红色太行中国山水画作品展,2015年作品《壩底金 秋》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20年作品《深泉响四时》参加2020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美术作品展。
武羽竞 蒙壩秋晖 180cm×180cm 2019年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对自然造化 的观察和提炼,对审美意象的选择和确 立,对于创作的成败至关重要。探求、研 究这个过程,对于山水画创作是非常重要 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在中国山水画发展 的漫长过程中,丰厚的文化积淀,历代大 家的实践是一座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沉 下心来虔心探求,是进行山水画创作的必 经之路。
武羽竞 塞上秋山 187cm×90cm 2009年
清代画家石涛提出“山川与予神遇 而迹化”,他用最简单的四个字“神遇” 与“迹化”道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规律 及其原则,为我们探求中国山水画创作之 奥打开了门径,至今仍给中国山水画创作 很多启迪。创作过程中画家进行艺术构 思,总体上把握客体山川的生机和神韵, 使审美主客体关系由物我对立转化为物我 同一,从而形成情景交融、心物同一的审 美意象,然后借助笔墨造型手段,将内在 审美意象外化在画面上,画家熔铸了情 思,因而艺术形象不再属于天地自然,但 又得山川的本质属性,使得整个画面具有 审美主客体浑然合一的“自然”之美。
武羽竞 幽谷泉鸣 160cm×80cm 2009年
在中国绘画史上,从创作角度强调 以天地造化为师的,远在魏晋南北朝时 期,姚最就已提出“心师造化”的观点。 而最早对画家精神主体与自然客体之间关 系做出准确阐述和高度概括的,为唐代张 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含意有三 层:第一,他的这种画法不是来自名师的 指点,或某位画家的直接点拨;第二,这 种画法得益于客观山水之助和内心自我感 悟,或换言之是自身精神追求和大自然中 客体物象之间的碰撞、融合;第三,他所 说的心源,其实也包含着个人的艺术禀 赋,相同的“造化”不同的“心源”其结 果也必然不同。宋代画家范宽是“外师造 化,中得心源”的最好实践者,取得极大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