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拙政园诗画图册》以诗画结合、图文互释的方式,较立体地呈现了16世纪前后的一座苏州园林。本文以《拙政园诗画图册》为研究对象,从创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结合相关文献、作品进行对比、联系,希望提供一种可能的观看方式。
关键词 :《拙政园诗画图册》;艺术特色
1970年11月19日至1971年1月4日,围绕厄尔·莫尔斯夫妇的明清山水画收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展览。展出作品中包含了一套册页,名为《拙政园诗画图册》。1976年, 时任大都会博物馆董事会主席道格拉斯·狄龙先生从厄尔·莫尔斯夫妇手中购得该册页,不久后,便将作品藏至馆中。册页现存八帧,每帧有诗文题记,最后一帧款署:“辛亥九月二日 徵明书。”所题诗文,皆出自《拙政园诗咏三十》,至于画作内容,应也是以拙政园为题的。
图1 明 文徵明 拙政园诗画图册之来禽囿 27.3cm×26.4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有学者认为,明代张丑《清河书画舫》中所记“徵仲太史《拙政园图》一册,计十二帧,精细古雅,为敬止侍御作,今在顾氏”[1],或为此册。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十五亦有著录。嘉靖辛卯(1531)前后,文徵明作《拙政园三十咏》;又过两年(1533),赋园中诸景,依地志作《王氏拙政园记》,且有《拙政园三十一景册》,各图皆系题咏;嘉靖辛亥(1551),取其间十二景致,复作《拙政园诗画图册》。本文的讨论正是围绕此册展开。
一、以时率空
春夏秋冬配合东南西北的意识,秦汉已有之。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写道:“时间的节奏率领着空间的方位,以构成我们的宇宙。”[2]故而,人们的空间感觉亦随之节奏化、音乐化了。古人造园,往往会借用时节。至于诗文、绘画,其中亦多四时朝暮之变化,牵引着观者,畅神其间。
文徵明将园中四时摹写于册页之上。于整体而言,每帧或春或夏,或秋或冬,一帧一景间,可历园中四时;而于每帧景致而言,诗画互释间,却也说明适宜观赏的好时节。首先,梳理文徵明为王献臣所作诗文可见:正德甲戌(1514),文徵明作《饮王敬止园池》,诗云“春去依然有物华”,时间或已是春末夏初了;次年又有《次韵王敬止秋池晚兴》,记秋日“临泉有会”,樽酒共倾,其中“方池带高柳”“芙蓉披曲渚”当是对拙政园的描写;正德己卯(1519)正月作《新正二日冒雪访王敬止登梦隐楼留饮竟日》;嘉靖己丑(1529)有《席上次王敬止韵》;至嘉靖辛卯(1531)前后,作《拙政园三十咏》时,文徵明当已访园数次,对园中四时皆有了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其创作的基础。
图2 明 文徵明 拙政园诗画图册之小飞虹 27.3cm×26.4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其次,古人讲“凡画山水,须用四时”,并有一定的搭配。“春景则雾锁烟横,树林隐隐,山色堆青,远水拖蓝。夏景则林木蔽天,绿芜平阪,倚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水天一色,霞鹜齐飞,雁横烟塞,芦渚沙汀。冬景则即地为雪,水浅沙平,冻云匝地,酒旗孤村,渔舟倚岸,樵者负薪。”[3]看此画可得此意。“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4]91依时间搭配山水意态,可生不同的画外之意。
于作品而言,可得意境变化;于观者而言,体验亦更为丰富。游园当及时,游园者观园,却都是有其当下时间的。于园中游览,时间不同,园中景致各异,感官体验亦有所区别。于画中游览,或朝暮更替,或四时变化,可跨越时间的界限,在好时节中游观、畅兴。
图3 明 文徵明 拙政园诗画图册之倚玉轩 27.3cm×26.4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观看《拙政园诗画图册》,可见繁香坞中“杂植牡丹、芍药、丹桂、海棠、紫璚诸花”[5],花期各有不同。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卷二中写道:“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6]春时,有牡丹、芍药、海棠;至秋,可赏丹桂、红叶。或有不逢时者,可依诗画,观游蜂飞舞,得繁花烂漫,淑气溢怀。至气蒸寒翠,暑热难耐时,“湘筠坞”修竹连亘,林深幽迥,“来禽囿”有林檎弥望,清阴十亩,“芭蕉槛”更植棕阴,“槐幄”处敷阴数弓,未及入园,已然清凉。
四时朝暮,更替变化,借由时间的牵引,观者穿行于这座纸上园林,并在诗画互释间,有了多感官的时空体验。从创作角度分析,在时间的牵引下,单帧间可统一于整体;在时间的更替中,单帧间又有变化。“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作品也愈加音乐化了。
二、动静相衬
陈从周先生言,“园有静观、动观之分”[7]3。造园之先,便应有这方面的考量。游者于观赏点静赏,按游览线动观,“以静、动观园,有缩地扩基之妙”[7]6。刘敦桢先生在《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谈道:设置观赏点,或隔水对山,或绕水环山,因地势高低、位置前后,游者或登高或临水,于俯仰间生静观之趣。观赏线路则借廊径、屋宇、洞壑、飞虹等组织景致,使之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于登高越涧间,于曲径通幽处,得动观之妙[8]10。在拙政园主题的创作中,文徵明亦将动静的观看摹于纸上,下文将结合具体内容展开叙述。
图4 明 文徵明 拙政园诗画图册之钓䂬 27.3cm×26.4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首先,嘉靖癸巳(1533),文徵明依地志作《王氏拙政园记》,与三十一景图合裱一册,亦是整册作品的一部分。园记语言简练,仅言明位置,多有学者以为,其语言风格与李东阳《东庄记》相像。细看之下,会发现其间用词之巧妙。如“逾……而北”“循……而东”,又如“径竹而西”“水折而北”“循水西行”,既是表明方位的,又在一种动态的描述中,将园中景物连成线。借由园记,册页的每帧间有了动态的想象,亦有了动态的联结,此为一种动态的观看。《拙政园三十一景册》中,每帧册页如观赏点,可驻足静赏;园记如游览线,可借之动观。
《拙政园诗画图册》虽有散落、佚失,但结合资料来看,当是没有园记的。那么,于每帧景致前驻足,创作者又是如何丰富其动静变化的呢?“静寓动中,动由静出。”陈从周先生言:“动、静二字,本相对而言,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7]33《拙政园诗画图册》虽仅存8帧,原貌已不得窥,但8帧中有7帧可见人物,人物比例明显增大。
观看册页,可见有一人独坐,亦有二人对坐;有静坐观看,亦有对坐清谈;有侍奉者,亦有汲水者;有远望者,亦有耕植者。人物或动或静,活动丰富,可增加生气,亦丰富了动静的变化。结合题记、诗文,则可有更丰富的动静呈现。以《拙政园诗画图册之来禽囿》(图1)一帧为例: 诗文写“清阴十亩夏扶疏,正是长林果熟初”。
清阴十亩,枝叶扶疏,本是寂静的;而果子初熟,能引众鸟于林,林间便已然有了热闹。果林弥望,面积广阔,是可于其间摘果、动游的。再观画面,有种果者,耕植其间,果林虽静,却已然是“静中有动”了。另人虽为动,但归田耕植,所求又或为心中之静。径缘池转,廊引人随。园林中,山池所对的廊径、屋宇,登山越水的洞壑、飞虹,是引人动态观看的[8]11,在画面中亦引导观者目光游走。
可以以下两帧为例:《拙政园诗画图册之小飞虹》(图2)左下为坡,植柳,濒于水。绝水为梁,有小飞虹横跨其上。小飞虹是可牵引目光、引观者动观的。经由飞虹,可至对岸,有一人执竿于此,伫立远望。彼时,篱前有小径,目光可随之向左上行去。经折,可见篱内有密树、厅堂。
《拙政园诗画图册之倚玉轩》(图3)一帧,廊径亦引目光游走。推门随廊径牵引,或直行或折转,至右上,可见一处轩房。轩中有童仆侍立,二人静坐,似一主一客,望向窗外。跟随二人的目光,或可畅神于院中,随之观鹤、听竹。仙鹤尚为休憩的样子,体态回转,喙指左下,且引观者复归“起”处。嵇康言:“俯仰自得,游心太玄。”陶渊明讲:“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园亦有仰观、俯观之别。
于《拙政园诗画图册》中游览,植被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可使观者有或仰观或俯观的想象。繁香坞有“牡丹、芍药、丹桂、海棠、紫璚诸花”;来禽囿有果林弥望,清阴十亩;“芭蕉槛”有“新蕉十尺强”,“不嫌粉堵高”,且为暑月,“更植棕阴”。俯仰之间,可得游赏之妙趣。另外,于不同的观赏点,亦有不同的俯仰体验。
以《拙政园诗画图册之钓䂬》(图4)一帧为例,由画面可见,其中心为大面积留白,予人以寂静。空白之上,一人静坐于画面中心偏下处,作静观态。人虽静,而风似不止,水面随之荡漾、波动。《林泉高致》中写道:“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渔钓怡怡,欲草木欣欣。”[4]102是于静中有了动。再观题记、诗文,钓䂬于意远台下,“植石为矶,可坐而渔”。水边留矶,是引人俯观的方法。
陈从周先生曾言:“石矶、石坡、石磴、石步,为不经意处,亦为全神最贯注处,需格外经意。”[7]14又以 “柳荫落花,令人坐恋忘返”之语,增写 “春明之际”的体验,文字间更多状景与言情。以一座园林为题,《拙政园诗画图册》以诗画结合、图文互释的方式,较立体地呈现了16世纪前后的一座苏州园林。
观看作品,可于每帧景致前驻足,于诗文、画作间反复跳转,加之四时朝暮的更替体验,牵引观者在这座纸上园林间游赏、畅兴。 “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在保持其整体性的同时,作品又呈现丰富的变化,予观者动静结合的游园体验。
参考文献
[1]张丑. 清河书画舫外四种[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78.
[2]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22.
[3]荆浩. 笔法记[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35.
[4]郭熙. 林泉高致[M]. 梁燕,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5]文徵明. 《拙政园图咏》注释[M]. 卜复鸣,注释.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8.
[6]文震亨. 长物志[M]. 北京:中国书店,2019:21.
[7]陈从周. 园林清议[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8]刘敦桢. 苏州古典园林[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uoZhengYuanShiHuaTuCeYiShuTeSeQianXi.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