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生 成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创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四川省文史馆特约 研究员。

文永生 行书 陆游《游山西村》 68cm×60cm 2024年 释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 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历史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实用为目的 的汉字已经逐渐被电脑取代,人们再也不必为写一 手烂字发愁,一切都可以用电脑解决。那么以汉字 为载体的书法艺术会不会就此消亡,好多年前人们 就发出了这种疑问,直到今天书法艺术不但没有被 弱化,相反却出人意料地迅猛发展着,参与的人也 越来越多了,许多人沉醉其中乐此不疲。

文永生 篆书对联 180cm×30cm×2 2024年 释文:飞流直下濯林野,丹凤旋 空上九天

就其原因 是因为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人们对于用毛 笔书写的汉字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亲近感,这就 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这样说,只要汉字 存在,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书法艺术就永远不会消 失,这样,脱离了实用的书法向着纯艺术的方向发 展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文永生 草书 杜甫《秋兴八首·其二》 136cm×68cm 2024年 释文: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 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实际上当我们把用毛 笔书写的汉字悬挂于厅堂的时候,它就已经失去了 实用的意义而只是审美的功用了,这个时候我们自 然就不要再简单地以浅层次的好看和易识来要求它 了,而应该以是否符合视觉艺术的一般规律来判别 其优劣,比如黑白的分割、虚实、大小、强弱等。 

文永生 行书 卢挚《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130cm×68cm 2024年 释文: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 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何来制造这些矛盾并在作品中平衡和解决好这些 矛盾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而在书 法艺术中这些对比关系的呈现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显 得尤为困难,因为书法既是空间艺术更是时间艺 术,它必须在很快的时间内顺势而下一次完成,具 有一次性和不可逆的性质,对于运动着的线条则要 求有如锥画沙如屋漏痕的意味,其提、按、顿、挫 既要不违书法之法,又要自由酣畅,在线条的运动 过程中,空间的分割和各种的对比是顺势而为应运 而生的,其难度可想而知。

文永生 168cm×34cm×2 2024 年释文: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把 无数的要素和方法烂熟于心甚至变成下意识方可言 成竹于胸一气呵成,换句话说,其他的艺术形式可 以事先设计,书法则是一次性的下意识的,从这一 点来说,书法的难度高于其他艺术形式。 传统的书法在时间的把握上已经做到了极致, 古代书家对线条的控制、点画的精熟令人叹为观 止,但在空间的分割和各种对比造成的视觉张力上 似乎还为今人留下了一点想象的空间,所以当今具 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更加注重汉字的结构变化,强 调对空间的关注,由此也强化了作品视觉张力。但 是探索的道路当然是困难重重,探索过程中也会很 自然出现许多不成熟的想法做法,理应得到社会的 包容和理解。 

书法发展到今天,一味死守传统,沉迷古人具 体的精妙点画,得其一两家外形就自得其乐的做法 注定没有出路。用艺术的视角来观照书法,从局部 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写出既有传统又有时代 风貌的作品方能显示出当代书法的意义,作为艺术 的书法才有存在的理由。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