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继续介绍赵之谦的朱文印。

 图一“赵之谦印”乃是赵氏的经典之作。印文如其书,风格恣肆,笔意舒展,令人百观不厌。临摹时,对笔画的起、收要注意。此印结字方圆处理更见大家风范,临摹时也应细细加以体会。边栏残破不必太刻意,左右两侧及上方边栏可随意些,底边不宜残破。

图一“赵之谦印”乃是赵之谦的经典之作

 赵之谦在形式构建上的创举远不止于此。在他一生数量极少的创作中,极见新意的印章占很大比例。我们可从多个角度来进行体会,在创作中加以运用。

 图二“钱式”印不过一厘米见方,很不起眼,然而在形式上却别致新颖。其章法安排是二字呈上下排列,字形为隶书形态。最有意思的是,“式”字横画中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正巧断开,而“钱”字因是左右结构,中间留有一段间距,这样使印面看起来像四个字,别有韵味。此印笔意舒和柔美、清秀飘逸。临摹时,可将刀法、字法和章法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

图二“钱式”印不过一厘米见方,很不起眼,然而在形式上却别致新颖。

 图三的“鉴古堂”和图四的“长守阁”同为细朱文,但各有特色,可将两印对比分析。

 “鉴古堂”笔画稍显厚重古拙些,临摹者对其一些细节处理可多加体会。全印很多对称笔画处理成对称中有不对称。如“鉴”字“金”部两点笔画一粗一细,右下方“皿”部中四条纵向线条各有不同;“堂”字字形上对称,但处理得也见变化。此印章法布局疏密有致,颇见匠心。“堂”字下方大块留空,对比强烈。整个印面疏密构成形成序列变化。临摹此印时宜加以体会的不仅仅是如上这些,还有残破方面的要领。此印边栏残破甚重,尤其是底边几近全无,但不觉得重心下坠,反而有进气之感。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字形上极尽疏密变化之能事,线条能够伺机粘连。如“堂”字中弧线与“鉴”、“古”二字粘连,所以即使底边尽失,也无大碍。二是该留的残边仍然保留了,如“古”字下方一些极细小的残断边线。它们可使虚中有实。如果去掉,感觉印面会很空。

“鉴古堂”赵之谦篆刻

 “长守阁”一印在笔画上较前一印显得恣肆些,用刀锋锐快斫。此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笔画收处多尖细收尾特征,且有上翘趋势。对于这些,临摹时可适当减弱,不要将这些花哨手法保留下来,尽量取其长而弃其短。临摹时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借边技巧。如“阁”字单独占一行,左边长竖画正好做边栏,此法可在创作中加以运用。

“长守阁”赵之谦篆刻

 图五“书香世业”是以切刀作印的范例。清代篆刻家中很多兼擅冲、切刀法,一般在早年受切刀法影响大,晚年皈依冲刀法。切刀法有其固有的特征,不单单是运刀的起伏变化。结字上,以单个而互不相属的形式居多,此印便是一例。临摹此印,对其结字特征应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该印中,“香”字的处理更是别具一格,边栏处理别出心裁,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临摹时要注意体会,切忌将残破留下来的点弄得很均匀,此乃表现形式之大忌。

图五“书香世业”是以切刀作印的范例。

 图六“坦甫”一印在刀法上冲切兼用。在结字方面,“坦”字疏,“甫”字密,形成疏密的自然对比。此印边栏与“书香世业”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具韵味。“坦”字底边笔画的处理更见匠心。临摹这些笔画时,可尝试刮、削和磨等多种手法。(7)

 图六“坦甫”一印在刀法上冲切兼用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