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篆刻技法解析

我创作的几方印

一、“大爱无疆”(图一)“大爱无疆”(图一) 艺术是源于生活的,同时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对自己情感的一份寄托。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在于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
书画艺术 2017-08-29 16:17 0 1745
我创作的几方印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11

众所周知,字法与章法密不可分。换个角度来说,字法实际上就是“小章法”,影响整个印面效果。吴昌硕在这方面有过人的把握能力。下面笔者再解析他的几方印作。 图一“十九字斋”一印印面中“九”、“字”二字对角呼...
书画技法 2017-08-23 15:28 0 2803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11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10

吴昌硕 有清一代,赵之谦、黄士陵和吴昌硕是对当代印坛影响最大的三位印人。吴昌硕还被推举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天赋、勤奋与高寿结为一体,使得吴昌硕的创作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不但作品数量大而且精品多...
书画技法 2017-08-23 15:24 0 2492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10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9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黄士陵篆刻以双刀见长,工稳劲健。而实质上并非完全如此。黄士陵篆刻中尚有以单刀刻就的作品,用刀迅猛有力,展现了他篆刻的另一面。下面我们再分析若干黄氏印作。 图一“清荫堂印”得急就凿印之...
书画技法 2017-08-23 15:07 0 1921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9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8

黄士陵 黄士陵(1849-1908)是吴让之之后另一位体现“平中见奇”创作理念的篆刻大师,其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化。吴让之的篆刻是对邓石如“印从书出”的强化巩固,主要恪守小篆一路;黄士陵则在赵之谦的影响下...
书画技法 2017-08-23 14:59 0 2167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8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7

这一讲继续介绍赵之谦的朱文印。 图一“赵之谦印”乃是赵氏的经典之作。印文如其书,风格恣肆,笔意舒展,令人百观不厌。临摹时,对笔画的起、收要注意。此印结字方圆处理更见大家风范,临摹时也应细细加以体会。边...
书画技法 2017-08-23 14:54 0 2196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7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6

赵之谦(1829-1884)曾立志为“六百年来印家立一门户”。实际上,他对篆刻史的贡献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刀法与笔意的结合、边款阳文魏书刻法以及“印外求印”等都属创举。赵之谦一生作印总数不是太多。将清代篆刻大家的...
书画技法 2017-08-23 14:35 0 3455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6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5

在以刀意表现笔意方面,吴让之的朱、白文印皆有诸多典范之作,我们可从刀法、笔画等细节处来观摩。 图一“包兴言书画记”一印用刀轻行取势,按笔画书写方向行刀,尤其是笔画字形转折处更是细心收拾,如“言”、“记...
书画技法 2017-08-23 14:12 0 3746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5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4

下面再介绍一下吴让之的白文印。 图一“卞宝弟印”为吴让之的白文力作。四字方圆兼施,在用刀上各有变化。“卞”字有对称笔画。细心对照,不难发现,“【注字1】”自弧画中部起刀,乃书写篆书之笔顺,呈圆转之意;...
书画技法 2017-08-23 13:19 0 2506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4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3

吴让之 吴让之(1799-1870)的篆刻纯从邓石如出,但比邓氏更加严谨,所以吴昌硕所说“学完白不如径取让翁”有一定的道理。吴让之曾有临摹十年汉印的经历,所作白文尽得汉印之风韵;朱文体态修长,上密下疏...
书画技法 2017-08-23 13:08 0 3083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3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2

这一讲我们接着分析邓石如的印作。 图一“家在龙山凤水”一印,给人的感觉如同邓石如的书法———笔意舒展,古拙流美。临摹时,首先是书写好印文。印上方“家”、“龙”、“凤”三字笔画多,线条任其密;下方“在”...
书画技法 2017-08-23 13:01 0 3218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2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1

印虽小道,却可见大千世界。只有深入学习优秀传统,创作才不是无源之水。临摹的作用不仅仅对于书法,于篆刻也是一样;不仅是对于初学者,对于篆刻大师也是一样。创作实际上是临摹的升华。通过临摹,暗合古贤之心,将前贤技法荟...
书画技法 2017-08-23 11:58 0 2967
流派篆刻技法解析1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