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这是72岁的倪瓒题在自己55岁作于好友王云浦渔庄的经典之作《渔庄秋霁图》(见上图)上的一首五言诗。诗后,倪瓒还深情地写道:“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瓒。”“乙未”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那时倪瓒55岁;“壬子”为明洪武五年(1372),他已然72岁。睹画思故人,感怀之情溢于笔端。黄公望称赞倪瓒的画境幽淡萧散、画品飘逸脱俗,曾曰:“春林远岫云林画,意态萧然物外情。”的确,倪瓒以冷逸荒寒、玄淡简远的画风,清高旷达、超然物外的人品,以及独特的艺术创作思想,备受同时代及其后文人画家的推崇。倪瓒尝曰:“仆云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后人将他的画归入“逸品”之列,可算是读懂了他的画,也读懂了他的心。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他取材于太湖一带风光的“逸品”之作《渔庄秋霁图》。

倪瓒《渔庄秋霁图》 纵96.1厘米 横46.9厘米 上海博物馆

《渔庄秋霁图》为纸本墨笔,纵96.1厘米,横46.9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作充分展现了倪瓒成熟期的典型画风:简洁、空灵、明净、疏朗。他以平实简约的构图、剔透松灵的笔墨绘出幽淡荒寒的画面。画中的虚空暗示了无限的现实。他称得上是一位经营画面的天才。

全图写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的山水,以其独特的构图显露出个人特色,即所谓的“三段式”———一水两岸格局。画面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为远景,荒凉的几座小山丘、三五座山峦平缓地展开;中段为中景,不着一笔,以虚为实,权当是空阔平静的湖面;下段为近景,坡丘上的数棵高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

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更不见人迹,有一种旷远幽寂之境。画中的景物不分远近,画家一律用干笔淡墨轻轻皴擦,营造出一种明净、疏朗的效果。画中山石所用的皴法,是倪瓒在前人“披麻皴”的基础上,根据他个人的审美喜好而创造出的一种正锋偏锋兼施、线条方锐转折的“折带皴”。再加上他又喜用干笔渴墨,故其笔墨显得更为“草草”,更有高雅的趣味。他的个性化笔墨,较之“元四家”中的其他三家,具有更多抽象美的元素。他画远山坡石用硬毫侧笔横擦。近观石石相叠,远看则抱为一体,浓淡相宜,富有韵味。

画树用枯笔,树根、树梢用笔较重,枝干用笔有轻有重、有虚有实,枝叶稍加点写,具有点缀的意味。三五株杂树,左右相望,看似随意经营,实则蕴藏着无限生机,体现了画家构思的匠心。图中的树木并非奇树,石块也并非奇石,远处的山坡更是平淡无奇,然就是在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中,竟透露出几分古淡天真之趣。

可以说,倪瓒以减笔淡墨营造出的空寂、荒寒的画境,在中国绘画史上再无来者。

 细观《渔庄秋霁图》,并没有发现渔庄。那么,此作为何命名为“渔庄秋霁图”呢?经考证,原来是明代董其昌根据图中倪瓒的跋语“写于王云浦渔庄”及画中的意境来命名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柔媚浓妍的元代书风中,倪瓒并不为时风所动,而是取法汉隶之朴拙,形成了恬淡瘦劲、静穆秀雅的书风。从倪瓒《渔庄秋霁图》的题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书法秀逸俊美而无妩媚柔弱之嫌,严整紧密又不失自然宽舒。其书法与诗的内容、画的意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而且,倪瓒以这一小楷长题将画的上下两部分连成一体,达到了诗、书、画的完美结合。

 倪瓒(1301—1374),原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幻霞子、荆蛮民等。爱洁成癖,被称为“倪迂”。擅画水墨山水、竹石。诗文、书法俱佳。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