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1880—1930),“出生科第,而无富贵骄人之习;身为贵公子,而无裘马轻肥之狂; 是名士,而无白眼看人之习;是六朝人,而无嵇、阮之疏放;有谢安救世之怀,而不狎东山之妓; 有曾、左匡济之心,而不效其硬干”,被孙中山称为“一时人望”,被于右任赞为“民国一完人”。
谭延闿书法亦如其人,宽博大度,无姿媚之习,意态从容,无促迫之感,雅有风度,卓然为 一时之尚。然如此人物,却寿仅五十一,实是可惜。徐崇立在题谭延闿行书时云:“此书大似东 坡《寒食诗》,使天假之年,何难直到宋人?惜乎甫及五十,即殆谢耳,三复惋慨!”说谭延闿寿 命不长,制约了其书法的发展,限制了高度和深度。
谭延闾行书 散尽老来联
笔者却以为,书法跟年龄有关,但断非年龄
愈大,水平愈高。书法要有高度,定要天赋卓异,定要方法得当,否则纵然孜孜以求,亦不能得
其精义,亦难能蹈高格。所以有少时即能登堂入室者,亦有晚年尚未能入其门径者,年龄或是重
要,但如不能得笔法,定只是隔靴搔痒,日日如此,年年这般,蹉跎岁月,难有进益,高寿亦不
能增其高境。
此行书对联(如图)为谭延闿代表性书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纵 176.2 厘米,每条横 45.7 厘米。上联“散尽黄金如转烛”,出自苏轼《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 子胥奔吴所从渡江也》,下联“老来光景似奔轮”,出自苏轼《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字大如 斗,大气磅礴,笔笔送到,厚重雅实,观之如饮醇醪,令人耳目清新,心旷神怡。此作势大力沉, 笔笔扎实,加之时出宿墨,使得笔墨氤氲,字势雄浑,有老辣苍茫之感。
此作亦有多处枯笔,特 别是“金”字之撇画,枯处显沉着,沉着中有飘荡,飘荡处露豪情,意态豪宕,撼人心魄,在全 篇亦属特出之笔,特异之处。“如”字两笔写成,第一笔渍墨重毫,第二笔亦重笔开始,在第一 个转处有枯笔,往右行笔时却无有枯毫,一气呵成,婉转流利,使转纵横,妙在毫巅,有颜真卿 的意味,亦有何绍基的遗意。 谭延闿云:“作诗与写字同,宁涩毋滑,宁拙毋俗,宁苦毋易。”书法之风格,在于个性审美, 个人之理论和实践必定是统一的。此中之“涩”“拙”“苦”,是谭延闿之审美取向,亦是其书法 之风格。
从此作来看,字势阔步昂首,行笔四平八稳,结字应规蹈矩,极是厚实,极为宽博,无 俗滑之习,少漂浮之病,富丽堂皇,正大光明,有庙堂之气。谭延闿楷书习颜真卿,端庄挺直, 硬朗结实,行书亦不自觉有颜之气格。但谭延闿习颜,是参考了钱沣和翁同龢所写之颜,虽临颜 《麻姑仙坛记》200 余通,但用笔已不纯粹,且有钱、翁之习气,气息已不古,格调已不高,故 虽极力探寻,始终不离故处,仅只重复自我,难得颜之笔意,仅只是形貌相似而已。
书体是相通 的,谭延闿楷书如此,行书亦然,亦是行笔稍单调,用笔多平直,少醇雅之意,少优游自在意, 多牵强生硬之处。 极慕其书,方才动笔来临习。谭延闿学钱沣,亦是觉得其书极是高明。谭延闿多次论说钱沣, 对其推崇备至,如评其书法“笔力横绝,盖少时已然。吾家藏其早年书《乐毅》《十三行》可见。 知此事本天授,不尽关学力也”。
钱沣之书,虽朴质匀整,但稍觉单一,虽不俗,但风味浇薄, 行笔内蕴少,天分少欠,才气恨少。谭延闿却觉其书“本天授,不尽关学力也”,评的与事实如 此不符,原因当是两人书法气格相近,取向趋同,故一见钟情,不能自拔,浑不知已走入误区, 脱离了正轨。
马宗霍说谭延闿“早岁仿刘石庵,中年专意钱南园、翁松禅两家,晚参米南宫,骨力雄厚, 可谓健笔”。谭延闿晚年却说“近见古人墨迹多,乃知常熟实未到古人”,常熟即翁同龢,未到古 人,定是笔法不精,未能得古代大家之笔意,是贬翁同龢书法,是允当之论。又说“晚,写挽子 武诗,欲离钱、翁旧习,以上希苏、米,然不能也”,知道了钱、翁两人之弊,欲上追苏轼、米 芾,但未能得其精妙。
以上可得,谭延闿最终知道了自己书法之局限,但不能改变现状,只能喟 叹而已。笔者觉得,谭延闿书法如此状态,原因是天赋或有限,方法或不当,方向亦或有偏差。 此作上款“菊村先生正之”,下款“谭延闿”,字稍小,行笔稍快,心无挂碍,写得稍微自在。 此两行字,行笔流利,但未能留驻,有轻飘之嫌,无含忍之力。小处飘忽,是功底不厚,或笔法 不精,此是谭延闿之痛处。
谭延闿临颜楷用功甚勤,甚执着,甚为自得,但效果却甚不好。行书 要有楷书工夫,但练习楷书亦有方法,不能描其形貌,不能只追求数量。方法不对,数量再多, 亦不能有质变。如方法正确,辅以天赋,加以勤奋,终能得法,方能纵横如意,曲尽其妙。 谭延闿在 1930 年的日记中说:“为人书扇,颇悟近来笔弱之故。”笔弱,原因是笔法不精, 故显单调乏力,不能深沉,不能力透纸背。
徐崇立却说谭延闿“四十岁后居粤政府,则泛滥百家, 于古法帖无所不临,极纵肆之奇,于是生平书写至此乃大变,淳而后肆,人书俱老矣”,此论属 于抬爱之语、溢美之言,当然不能尽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nswhnzwstyxssjlll.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