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讲到了绘画要变法出新的问题。他反对泥古不化,倡导“至人无法”、“借古以开今”。他指出:“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这是说,古人为我们创造的法则详细而具体,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但我们不能总是匍匐在前人脚下而失去自己观察、思考、创造的能力。那些通达天下变化之法的高明之士能理解前人的法则、法规,但又不会被其束缚。石涛说,他还未见过既墨守成规又有所创新的人呢。他为那些泥古不化的人而感到可悲,说那是成法束缚了他们。

清 石涛《访友图》

作者  石涛  

尺寸 53.2×58.8cm

估价  JPY  3,800,000-5,700,0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16-04-14

拍卖公司 関西美術競賣株式会社

拍卖会 2016年春季拍卖会

著录:

1.《明清山水画幅》,1936年。

2.《大涤子题画诗跋校补》傅抱石撰。

钤印:「石涛」、「苦瓜和尚」、「小乘客」

 “识拘于似则不广,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石涛语),是说人们的认识若停留在对古法的依赖、模仿上,则不会推陈出新而“致广大”,所以有识之士要借鉴古代优秀的东西开创今日的新貌。我们要了解“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中“借”的含义。它一般是指暂时使用别人的,还有凭借、依靠的意思。“借古”是说,古法是我们学习、借鉴的依据、榜样,不能一概否定,但也不能完全摒弃古法、盲目创新。如果连古人的技法成就都不能领悟、掌握的话,那又何谈创新?如当今的一些书画家还没掌握传统的东西,就在创作中标新立异,美其名曰“张扬个性,自成一派”。这样的创新者,还不如泥古不化、固守传统的人呢。

 石涛又曰:“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此语是说,极高明的人不遵循一定的法度,并非无法可循,无定法而用一切法才是最高原则。石涛所说的“至人”是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领悟、掌握“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这个法宝。这个法宝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初学者还应严谨有法、循序渐进地学习,直至画艺超越前人、臻于化境。“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于化”(石涛语),是说凡事有常规,必有权宜之变化;有一定之法,必有法规之变化。一知有常规,便思变转常规;一知有成法,便下工夫研究,以求突破和变化。艺术家不可模仿、重复别人,也不可重复自己。

 “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石涛语),是说绘画是能通达天下变化的高深艺术。“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同上),是说山川形势的精神、英姿,古今自然造物的陶冶、化育,阴阳之气的流动、运行,都可以通过笔墨表现出来。用笔墨描绘天地万象,让自己遨游于艺术天地中。

万物与我神交,使我得到创造的自由。“今人不明乎此,则曰:‘某家皴点,可以立脚,非似某家山水,不能传久;某家清淡,可以立品,非似某家工巧,只足娱人。’”(同上)此句是说,清代的一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动不动就说:“某家的皴点,可作为我学画的基础。如果自己的山水画不像这家的山水画,就不能流传下去。某家清淡的风格,可以提高自己学画的品位。

如果自己的画达不到这家工整、精巧的程度,那么就只能用来自己娱乐了。”这样的取法是我为某家所囿,而不是某家为我所用。即便酷似某家,也只是吃人家的残羹剩饭,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呢?这种人,只知有古人而不知有自己的存在。石涛旗帜鲜明地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我之所以为“我”,自有“我”自觉自主的精神主宰。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不断提到的“我”乃自我觉醒之精神。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前一个“我”是一般人的我执我见,“假名为我”;后一个“我”是明心见性后的“真我”,临济宗义玄禅师称其为“真人”,即本来面目。佛教认为,诸法无我,诸法平等,每一个事物自有其特有的性质和相状。禅宗有一句名言:“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这是说,看见浓郁的黄花,那就是我们的般若智慧;看见青翠的竹子,那就是我们的法性身。我们的法性身是无形无相,而事物是有形有相,性不离相,相不离性。譬如,在镜中观万象,万象各有不同,而镜还是镜,万象还是万象。但从两者合一的角度来讲,镜就是万象之影,万象之影就是镜。

而在山水画创作中,山河大地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山河大地。绘画作品其实就是我们自性法身(即真性情)的流露。每个画家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不同,其作品的面貌也就不同。古人的眼睛、眉毛不可能长到我的脸上,古人的肺腑不能放进我的肠腹中。我自抒发我的襟怀,展现我自己的须眉。即便有时仿照某家,也是某家接近我,而不是我故意模仿某家。我们的作品相似,是因为我们天赋相同,而不是因为我师古而不化。

 石涛曾在一幅画上题跋:“书与画,天生自有一人职掌一人之事。”因为不同的人的因缘、感受不同,所以画出的画也就不同。一味地照搬别人的作品,不但有违自己的心性,而且也不能传达出自己的思想。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把绘画艺术提高到能表现天地万物神通变化的地位,认为绘画并非小道。他主张思想情感的投入,反对一味地抄袭、模仿古代的绘画形式,并且有针对性地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泥古之风和门户之见。他倡导的“借古开今”、“笔墨当随时代”和要展现自己的绘画风貌的主张,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