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从明,山东郯城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委员,现为济南市文联文艺创作院副院长。书法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提名奖、“远太杯”全军书法大赛二等奖、第四届中原书法大赛二等奖、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双年展佳作奖等,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全国全军重要书法展览。曾策划举办“二安诗词”——全国百名书法名家精品邀请展、“有心长做济南人——刘从明书历代咏济南诗文书法展”。个人专题作品和评论文章多次在《解放军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法报》《书法报》《书法》等专业报刊发表。
刘从明 唐李颀《赠张旭》 138cm×68cm 2024
一个人的爱好往往是和其生长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及教育环境密不可分的。刘从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生于“书圣故里”,浓浓墨香的熏陶和文化浸染,8岁那年迷恋上族谱里透着墨香的繁体小楷,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涂鸦习书并日渐痴迷。
18岁携笔从戎,来到七朝古都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影响着刘从明生活的点点滴滴,更融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刘从明常常利用节假日到禹王台观摩康有为行书四条屏,去中国翰园碑林揣摩历代经典碑刻书法。特别幸运的是,他曾得到当代草书大家李逸野先生的精心点拨,犹如仙人指路,茅塞顿开。
刘从明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80cm×90cm 2024
军营生活的历练让他深入了解了军人的作风与精神风貌,并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将演兵场上的威武雄壮之势融入书法研习中,使他的书法艺术突飞猛进。在全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书画展览中,刘从明获得书法二等奖(此次展览一等奖空缺);1999年,作为获奖代表应邀赴中央电视台参加全军“战士与祖国”书法展颁奖晚会。此后,他又获得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提名奖等。自此,他在全军全国各类展览上崭露头角……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刘从明率先发起山东“莫名书社”书法雅集,先后策划组织了“纪念辛弃疾逝世810周年”全国百名书家精品邀请展、“有心长做济南人”——刘从明书历代咏济南诗文书法展等活动,始终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艺术和“济南二安”地域文化。他浓厚的文化情怀、独特的艺术品格、厚道的为人处世作风,在业界广受赞誉。“三十年间更一世,其间堪笑复堪愁。”回首参加工作已近30年,“现在看来,这些峰回路转、波折起伏的经历,也是人生的财富,它让我经历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见识了不同的风景,对生活、人生、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悟。
刘从明 清人《咏趵突泉》 138cm×68cm 2023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人生漫漫,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关键在于要学会自我心态调整,事在人为,顺其自然”。从明如是说。诚如清代刘熙载所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欣赏他的书法作品,如品高山乌龙,如饮陈年佳酿,是一种格外的享受。如六尺大草辛弃疾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开篇气韵生动,“不尽长江滚滚流”一气呵成,似断似连,“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不拘一格,飞沙走石,“生子当如孙仲谋”壮志未酬,意犹未尽。看用笔,似见“惊蛇入草”。笔墨行进跌宕起伏,在自然摆动中大气旁出,如万岁枯藤,一笔三战,一气贯穿。
特别是侧锋使用,似闻“唰唰”之声,宛如横扫庭前落叶。“开图草里惊蛇乱,下笔阶前扫叶忙。”当年齐白石老人以此赞颂郭味蕖先生用笔的力度和速度,借用描写刘从明书法创作状态似也恰如其分。“精能造疏,简而意足。”看笔墨首重气象,在他的笔下,笔与墨相互为用,运笔中跳宕着十足的韵律感,不断变化的笔法、字法、墨法、章法,满纸云烟四起,气象变化万千,既有天地造化自然之气,又具淋漓酣畅之感。
刘从明 明许邦才《咏大明湖》 138cm×39cm 2024
真可谓“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而他的另一件书唐人李颀《赠张旭》草书作品,则以祝枝山作品草势为基调,长线短点、俯仰向背、纵横交错、疏密宽窄、轻重缓急、浓淡干湿等各种笔墨变化自然呈现,尤其写到第三行,伴随“长叫”“三五声”等字长线条的笔势变换,内心情感波澜起伏,应势而生。
刘从明 宋张稚圭《铁袈裟》 138cm×34cm 2024
点线上下呼应,墨色虚实对比,可以说恰到好处,而“嗜酒”“皓首”等字的曲线使转,也增添了笔势的摇曳多姿,为通篇增色不少。透过笔墨气象,诗中所述“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张公嗜酒豁达,忽然绝叫、洒墨素壁的艺术形象似乎跃然眼前。从明在创作自述中描述:“取出四尺老纸、玄明浓墨,独立书斋,一气呵成。书毕视之良久,自觉在创作中笔随意走,笔势生发。后复书之数遍,均不合意。
此正古人所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也。”功夫在“字”外,从明有自己的“沉潜之道”,“至人乃能游于世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外物篇》)。唯有得道的人,做到极致的人,才能优游于世而不封闭自己,顺乎人情而不丧失自己的本性。写字读书就是写心、养心、养气、养神。
刘从明 明边贡咏千佛山五言联 138cm×34cm×2 2024
让自己沉潜下来,静静地享受池水尽墨的专注坦然以及傍山而居的淡定悠闲,读一些历史文化书籍,临一些历代经典,写自己想写的字,不盲从时风。“古剑不磨留养气,异书多读当加餐”。有时夜不能寐,遂披衣起床,乘半庭月色,对四壁古书,任思接千载,默默享受这万籁俱寂。
所以,而此刻是断不能挥洒泼墨的,怕一不小心,就破坏了这静静的美。书友赞其“以不闲之身养闲情逸致,养一份精致的情怀,养一缕清贵之气”,从明淡淡一笑,这又确乎是他的精神向往。“书道即人,书法的本质,应该回到人的初心。”看他近年来的自作诗,不由你不跷指称赞。
乙未新正感怀两首
一
新正试笔着新墨,墉底苏面两相磨。
偶挟汉分求古韵,奈何清雄寂寥多。
二
十年弄墨旧翻新,刘何二翁疏又亲。
相濡以沫成追忆,杖笔向岱起微云。
诗中有感悟,有自嘲,有林泉高致、寂寥幽胜、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从明一路走来,苦心悟道,淡定从容,且觞且咏,且有所成,令人钦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glxmqbzlcmqrqsst.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