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的书坛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以祝枝山、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书法家,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开立吴门书派,影响深远。后继者陈淳、王问、文彭等又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吴门书派的草书艺术,成为吴门书风继承人中的佼佼者。

 王问(1497-1576),江苏无锡人。字子裕,曾号筮斋,学者称之为仲山先生。书画作品中见其钤“日节堂”、“与司马印”、“在湖山间”、“台宪之章”等印。为同邑邵宝门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后任广东按察使签事,不久即告别仕途,回归故里。筑室于宝界山,读书近三十年。其间不履城市,以诗文、书画自娱。书擅行草,画擅山水、人物、花鸟。著作有《仲山诗选》、《初筮斋集》等。

 王问存世的书画作品相对较少,据有关资料统计,仅有四十多幅,独立的书法作品更少,因而我们这里要欣赏的这幅鸿篇巨制的草书七言古风卷真迹(下图为作品局部)相当难得。此卷为纸本,书七言古风一首并跋(前缺,中有残损),纵26厘米,横356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院。观其书体,风骨遒劲,渴笔纵态,浑厚苍凝。从题中署“七十一翁”得知,此卷是王问较晚时期的作品。

 王问书写此卷时值创作的高峰期,其道德文章、书画艺术均已成熟。比他稍晚的王锡爵评及其书法时云:“人称其书类米芾、黄涪翁(黄庭坚)。”审视其字迹中的点线、结构、风格特征等,感觉与祝枝山书法更近。其中有些字表现为米芾壮年时的书意,有的则略见文徵明草书的影响。因而可以说,此作是王问在宋、元人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作品。这一点恰与祝枝山的书法渊源相默契。王问在用笔上追求纵横率意、浑厚苍劲,运笔中注重提按顿挫、使转自如。其点画的组合极其熟练,笔法灵动,节奏感、韵律感、运动感强,可见书家不仅具有娴熟的书写技巧,而且还具有极强的驾驭草书的能力。在结体上,此卷字形大小得体、疏密允当,于参差错落中见呼应之趣。而在谋篇布局上,王问更是把草书那种飞扬灵动的美与整幅作品的内容相结合,使形式与内容融为一体。

 总之,此卷草书所展示的是一位经过长期书法训练的有道德文章修养的书法家的艺术面貌。王世贞在《古今法书苑》中写道:“问有高名,作行草及署书无所师承,而风骨遒劲,渴笔纵体,往往与《醉翁亭记》法同。”又云:“飞白遒逸劲迅,神采飞动;行草则多渴笔,令人思颠张、醉素。”文中所言“渴笔纵体”、“飞白遒逸”的特点似与此卷的草书风格一致,也是其晚年书法风格的概括。

 王问早年的墨迹与此卷比较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表现为笔法上的差异。他早年是以细致娴熟的笔法表现字迹的神韵,线条清健,追求流畅中的法度。其于嘉靖十八年书写的《朝陵歌》即是这种风格。他71岁时书写的这件草书七言古风卷、75岁时书写的《龙舟行》、78岁时书写的草书《自书诗》等作品,笔法纵逸,风骨苍劲,韵味醇厚。从王问晚年这几件书迹中,我们很难见到文徵明的影子。此时,他以祝枝山摆动手臂的方法使线条强劲有力,较少发挥笔锋的效用。这种笔法上的变化固然有从壮年走向衰年的因素,同时也流露出艺术追求的变化。从王问此卷作品可以看出,他正在向祝枝山、陈淳风格靠拢。祝枝山的草书源于张旭怀素、黄庭坚等人,晚年笔意更加豪纵狂放而法度森严,行笔沉着痛快,一气呵成。客观地说,与祝枝山相比较,王问书法在笔意遒劲方面要胜过一畴,使转灵动方面则不如祝枝山,而是略显粗糙。陈淳的草书吸收了怀素、杨凝式、米芾的特点,晚年笔势迅捷飞动、苍劲洒脱。王问与之比较,则更见率意、奔放。虽然王问的草书早、晚年风格不同,但多在吴门书家之间徘徊、周旋,有如近亲繁衍,终未摆脱时代、地域风格的局限。

书法于王问仅是其擅长的诸艺之一,如与其诗文、绘画比较,应居次席。王问一生离开故乡无锡的时间不多,艺术交流局限在一定的区域,这也限制了他书画艺术的发展,故其在书画史上影响不大,仅仅是明代中叶活动在江苏无锡的一位知名书画家而矣。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