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之道,如行夜路,既参路标,更参路灯。摸黑往往走错,及至发觉,浪费时日。自己摸索固然要得,但有名师指导更为要紧。

 所谓名师,既有实践,又有经验。在实践上有高超的成就,在经验上有超常的见解。讨教名师十分重要,然而选择名师不必求全,观其三,已见大概。

作者墨竹(谭建丞题)

 常谓事不过三,论人论事其理相通,三算为定。前面我说过与陆老、费老的三事,今日讲与谭建丞老先生也同样以三为数。

 十年做一件事

 四十年前,我卷着习作去请教谭老,他见我山水、人物、花鸟都齐全,就对我说:“绘画素材广泛,要选择适合自己性情的进行练习,可以获得成果”。继而指着一幅牡丹说:“画画不要想讨好别人”。翻到一幅水墨竹子,他赞赏不绝,连说好!好!好!

 前面是批评,后面是表扬,我不知所以。他说:“竹子符合你刚强耿直的性格,如能暂时放弃其它,坚持画竹数年,一定会有非凡的成就”。话音一落,提笔在我的画上题字鼓励。

 谭老要我十年画竹,我就照这样去做了。我从一竿竹起家,幻化得出“借院三法”,再用三法改变松竹梅千百年来的大众相,最终形成光境画风。

 艺术之成就在于持一念排万念,持与否决定成就高低。

 不做媚俗的事

 我在安吉一中读高中时,课余经常临摹赵孟頫的字。由于学得像样,语文老师周伟廉先生给我各个圈红圈,在他的鼓励下,我的赵体书法越写越好。

 上世纪80年代湖州飞英塔修建,塔下原有赵孟頫所书石碑一块已磨损,急需一位赵体字写得极像的人代写。时任湖州市文联主席陈祖松推荐了我。一块石碑让我的书法闻名湖州。

 谭老得知此事,不仅没有表扬反而批评了我。“赵体书法媚俗,不合竹子品格,当以颜体改赵体,去其软弱而为雄强”。当时我虽不明白这话中的道理,但谭老是湖州最好的书画老师,他的话错不了。从此,我一心雄强,大有不战胜靡弱决不罢休的气概。

 如果当时不改弦易辙,也不会在书画上有任何成就。

 气节事大

 画竹难画节。画画是表达人的气节,而文人画竹多托物言志,很少表现个人精神。

 我经常将自己临摹古人画竹的习作请谭老指点。一次,谭老指着我的一张六尺大幅竹子说“学得太像反而不好”,又指着几撇竹叶说:“古人有长处也有短处,古人画竹叶平行是短,取长弃短方为善学”。

 谭老在画竹上推崇郑板桥,认为他特立独行大有气节,指点我一学郑的创新精神,二学其技法。这过程中,我悟通了书画学习的道理。学古人,不仅学习经验、吸取教训,更重要的是弥补前人的不足。弥补不足就是弥补空白,代代相传就是代代补空,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

 如果以郑板桥来做譬喻,在艺术上创新就代表气节的话,保守就是失节了。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