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由“钟馗小妹”辨析龚开《中山出游图》中的遗民思想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09-04 10:021340
摘要:1279年,随着陆秀夫背负幼帝赵 投海,宋朝彻底覆灭于元军的铁蹄之下,也留下了许多不愿侍奉新朝的遗民游荡于时代的边 缘,而龚开便是其中之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曾创作瘦马图以明志,也曾创作过以钟馗为题材的《中山出游图》,但后者诡异 的面貌一度令人困惑其隐藏在画中的意图和思想究竟是什么。由此,本文将从《中山出游图》中的“钟馗小妹”一角切入,通过对与...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摘要:1279年,随着陆秀夫背负幼帝赵 投海,宋朝彻底覆灭于元军的铁蹄之下,也留下了许多不愿侍奉新朝的遗民游荡于时代的边 缘,而龚开便是其中之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曾创作瘦马图以明志,也曾创作过以钟馗为题材的《中山出游图》,但后者诡异 的面貌一度令人困惑其隐藏在画中的意图和思想究竟是什么。由此,本文将从《中山出游图》中的“钟馗小妹”一角切入,通过对与 之相关的民间传说的历史发展及画作题跋的综合对比,以求展现出龚开的精神世界乃至心态的转变,剖析一代遗民的坎坷人生。 

关键词:龚开;中山出游图;钟馗;钟馗小妹;遗民思想

由“钟馗小妹”辨析龚开《中山出游图》中的遗民思想 龚开 《中山出游图》 第1张

图1 元 龚开 中山出游图 纸本水墨 32.8cm×169.5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1279年,随着陆秀夫背负幼帝赵昺 投海,盛极一时的大宋王朝终于在腥咸的 海风中迎来了自己的结局。从那天起,由 于统治阶层的少数民族身份及其实施的 民族歧视政策,汉人处境窘迫。眼见着科 举制度取消,曾经风光的文人、士大夫丧 失了他们引以为傲的社会地位,其中不愿 承认现状的便成了游荡在时代边缘的“遗 民”——龚开便是其中之一。 景定年前,龚开曾入赵葵幕,后又 同陆秀夫一齐居于李庭芝的幕府且与陆君 交情颇深。元军南下之际,他加入抵抗元 人的军队,可惜当时的宋朝大势已去,抗 元军无力支撑,他最终也落得一个“故国 遗民”的悲凉身份,今后只为亡去的友人 和铁骨铮铮的忠臣作文,再不入仕途。

正 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龚开创作了以钟 馗为题材的《中山出游图》(图1)。 《中山出游图》由三组人物和鬼怪 构成:位于队伍行进方向最前的是回身向 后望去的钟馗和他的侍从小鬼,随后的是 钟馗小妹及侍女、轿夫,最末尾的是背负 行囊的诸鬼怪。如题跋里自言的那般(图 2),龚开在塑造钟馗时权衡了赵伯驹画 《丁香鬼》时的“诚为奇特,所惜去人物 科太远,故人得以戏笔目之”与姒颐真的“鬼虽甚工,然其用意猥,近甚者作髯 君,野溷一豪猪即之”(图3),既将传 统中的设色钟馗变化为墨笔钟馗,又微妙 地沿用了姒颐真笔下的“豪猪”形象, “欲一洗颐真之陋,庶不废翰墨清玩。譬 之书,犹真行之间也”。

由“钟馗小妹”辨析龚开《中山出游图》中的遗民思想 龚开 《中山出游图》 第2张

图2 中山出游图 题跋                                                      图3 中山出游图 局部

此外,《中山出 游图》使用的构图酷似北宋苏汉臣的《钟 馗嫁妹图》(图4)。两者皆由“钟馗— 小妹—诸鬼怪”的前后排布构造画面,仅 从形式上来看极具顺承关系,而尽管龚开 称画中钟馗是在“驾言出游”,但一句 “谓为小猎无鹰犬,以为意行有家室”着 实让看似明白无误的主题变得可疑——是 《中山出游图》,还是《中山嫁妹图》? 这样一来,解读此画的关键便落在了钟馗 小妹身上,即:她在作品当中到底起了什 么样的作用。 

钟馗的故事大致诞生并初步发展于 魏晋至唐五代时期且出世时具有道教的色 彩。晚唐的敦煌《驱傩儿郎伟》中有关于 钟馗捉鬼的诗歌,[1]道教洞渊派典籍《太 上洞渊神咒经》中亦有钟馗的身影。[2]与 之相伴,和钟馗关联的女性角色也在这段 时间内出现,并在周文矩的《钟馗氏小妹 图》、石恪的《钟馗小妹图》和《鬼百戏 图》等绘画作品中登场。

不过,由于尚无钟馗小妹在当时的故事文本可供参考,所 以很难说画中的女性形象是否确为钟馗的 小妹。她与钟馗的人物关系在很大的程度 上受作者相对自由的创作意愿所支配,例 如《鬼百戏图》中的“小妹”与钟馗以夫 妻之礼对案置酒,可见两人在此并非是纯 粹的兄妹关系。 到了宋元时期,钟馗从道教传统走 进更加广泛的民间信仰之中,[3]其故事体 系和角色塑造被逐渐丰富。

北宋年间,沈 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转述了一则 钟馗为唐明皇捉鬼的故事,是迄今为止流 传较广的钟馗传说。[4]同时,《东京梦华 录》中也有“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 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神之类,共千余 人”[5]的记载,说明钟馗身边的女子在彼 时已被冠以“钟馗小妹”的身份。

由“钟馗小妹”辨析龚开《中山出游图》中的遗民思想 龚开 《中山出游图》 第3张

图4 北宋 苏汉臣 钟馗嫁妹图 局部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年 间,吕原明在《岁时杂记》中将钟馗为唐 明皇捉鬼的故事增补了些许细节,有“又 或作钟馗小妹之形,皆为捕魑魅之状,或 役使鬼物”[6]的叙述。于是,钟馗小妹的 故事进入了创作期并逐步得到发展,之后 便出现了脱离“钟馗捉鬼”而独立存在的 “钟馗嫁妹”主题。遗憾的是,“钟馗嫁 妹”的文本在宋元时期并无记载。在明代 王穉登《吴社编》的“鬼神”一则中,[7]它第一次现身,而通过刘廷玑在《在园杂 志·扶乩佳句》中所记录的《青莲题〈钟 馗嫁妹图〉赞》一文,我们才终于得见该 故事的基本框架:

这是钟馗,果然古怪;骑着驴儿, 看他自在。为甚么袅袅婷婷又把青罗盖? 小鬼对张彩摇旗,老进士簪花夺带。嫁得 檀郎定是才高德迈,决不学牛女银河,决 不学镜台反债;愿玉树相偎,红楼恩爱。 咦!我晓得了,最怜你阿妹多情,怕杀你 舅爷无赖。[8]

看来,“钟馗嫁妹”的故事到了明 清时期终于基本定型。至于后续的《狮 子赚》或《天下乐·钟馗嫁妹》等戏曲故 事,则是它更为丰富的延展。在这个基础 上,我们只能从明清以前的绘画作品和文 字著录中推测:“钟馗嫁妹”的故事在宋 元时期至少有民间不成篇幅的只言片语,否则诸如李公麟、苏汉臣以及龚开、王振 鹏、颜辉等人创作的《嫁妹图》们将面临 无根无据的尴尬境地。

当然,也正是因为 宋元时期的“钟馗嫁妹”甚至是钟馗小妹 的故事都不见有确定的文本,人们在思考 《中山出游图》中的钟馗小妹时便有了各 家不同的猜测。眼下的事实是:《中山出 游图》是否实为“中山嫁妹”图,除却苏 汉臣的画作可以为之佐证外,再无任何可 信的证据。我们既不能通过历史文献的记 载来比照龚开的图像,又不能从他本人的 题跋中得到与婚嫁题材相关联的说明。 只是,既然《中山出游图》并不是 要表达钟馗小妹出嫁的故事,那么小妹出 现在画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钟馗何须在 出门闲游的时候带上她呢?部分观点认为 龚开是要借钟馗小妹(尤其是她用黑胭脂涂抹脸颊的形象)表现自己对元朝统治者 的不满情绪。

由“钟馗小妹”辨析龚开《中山出游图》中的遗民思想 龚开 《中山出游图》 第4张

图5 中山出游图 周耘题跋

支付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支付查询订单

那定数或为历史的法则,如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也有兴衰 的规律,此乃“天命”矣。 所以,本就生而为“鬼”的钟馗、钟馗小妹以及陪同出游 的诸鬼怪也许代表、包括了士大夫阶层、所谓的“祸水红颜”和 奸官污吏在内的全部人物。他们说到底都同在“人事”的范畴, 相互之间勾连难解,都是构成历史的一部分。只不过,不可逆的 时间并不是作为个体的他们所能左右的。明白了这一点,钟馗选 择回终南山避世,而身为故国遗民的龚开也终究在自己的晚年释 怀了。当元朝的年号出现在一度只题干支年以抗拒元人统治的他 的笔下时,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注释 

[1]李正宇,《敦煌傩散论》,《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

[2]姜乃菡,《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 及其文化内涵》,南开大学学位论文, 2014年,第41页。 

[3]同上,第59页。 

[4]陈倩,《唐宋时期钟馗信仰》, 安徽大学,2012年,第7页。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 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197页。 

[6]常建华,《“虚耗”鬼的由来与 禳除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体现的民众心 态》,《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国际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9年,第 479页。 

[7]姜乃菡,《钟馗嫁妹故事的流变 及其文化内涵》,《民族文学研究》, 2013年第5期。 

[8][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四, 浙江巡抚采进本,叶八。 

[9]张兵、张毓洲,《钟馗故事的 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宁夏社会科 学》,2008年第1期。

[10][11]萧相恺,《龚开资料辑录》, 《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李正宇,《敦煌傩散论》,《敦 煌研究》,1993年第2期。 

[2]姜乃菡,《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 及其文化内涵》,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14年。 

[3]陈倩,《唐宋时期钟馗信仰》, 安徽大学,2012年。 

[4]常建华,《“虚耗”鬼的由来与 禳除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体现的民众心 态》,《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国际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9年。 

[5]姜乃菡,《钟馗嫁妹故事的流变 及其文化内涵》,《民族文学研究》, 2013年第5期。 

[6]张兵、张毓洲,《钟馗故事的 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宁夏社会科 学》,2008年第1期。

[7]萧相恺,《龚开资料辑录》, 《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1期。 

[8]袁平,《元初遗民画家的经济生 活——以钱选、郑思肖、龚开为例》, 《美术大观》,2010年第3期。 

[9]袁世硕、[日]阿部晋一郎,《解识 龚开》,《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10]朱禹惠,《开卷如闻嘶风声——宋 代画家龚开初探》,《美术》,1992年第 3期。 

[11]胡雪琪,《颜庚款〈钟馗嫁妹图〉考 辨》,《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第6期。 

[12]吴少佳,《“是心颇与馗相似”—— 从〈中山出行图〉看龚开与钟馗》,《美 术界》,2012年第8期。 

[13]余辉,《遗民意识与南宋遗民绘 画》,《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4期。 

[14]赵卓娅,《龚开〈中山出游图〉研 究综述》,《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 第12期。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zxmbxgkzscytzdymsx.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