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中国画

中国传统绘画的体系性与中国画的变革(上)

中国画的体系性问题 事实上,对于什么是传统,各家有各家的理解:黄宾虹认为,笔墨之奥最重要;徐悲鸿认为,双勾为中国画之本原;林风眠认为,东方艺术以描写想象为主,倾向于绘画的写意性;傅抱石认为,中国画的生...
书画广角 2017-08-04 14:07 0 2450
中国传统绘画的体系性与中国画的变革(上)

绘画术语辞海录

中国国画的由来  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
书画广角 2017-08-04 10:33 0 5204
绘画术语辞海录

中国画的六法说

中国画的六法说     六法: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序中提出所谓“图绘六法”云:“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
书画广角 2017-08-04 10:11 0 2560
中国画的六法说

李春造“画虾成龙”

龙,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厉威严、刚正向上,大气凛然,豪气冲天,不屈不挠。而实则在自然界,并没有“龙”这个物种。在形态与神态上,唯有虾可与之比拟一二。李春造,就是这样一个以虾寓龙、抒发对华夏龙族精神...
书画广角 2017-08-02 12:49 0 3418
李春造“画虾成龙”

现代中国画发展模式(4)

现代中国画发展模式和新时期中国画的理论与实践(4)6.“绿色绘画论” 潘公凯在《绿色绘画的略想》一书中指出,中国画是东方文明、东方精神生活的体现,具有深刻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其深层内核有超时代意义。中国...
书画广角 2017-08-01 19:05 0 1260
现代中国画发展模式(4)

现代中国画发展模式(3)

现代中国画发展模式和新时期中国画的理论与实践(3)3.“解体再造论” 刘骁纯在《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一文中提出了“解体再造论”。此论带有黑格尔进化论的影子。刘骁纯认为,艺术发展过程大体是从现成品起,...
书画广角 2017-08-01 19:03 0 1217
现代中国画发展模式(3)

中国画风格问题

中国画的风格问题是国画欣赏中容易让人陷入误区的一个问题。风格可解释为风度、品格。艺术风格指的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由于艺术家生活阅历、思维方式、综合修养、个性及艺术趣味、美学取向等各不...
书画广角 2017-08-01 13:02 0 2382
中国画风格问题

刘佩珩-精到笔墨平淡为归

刘佩珩,号龙子,野草居主人。1945年生于河北省雄县龙湾村。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师从著名艺术家、国画大师黄胄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紫光阁画院院士、北京艺术...
书画广角 2017-08-01 11:49 0 2480
刘佩珩-精到笔墨平淡为归

关于程式

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确实存在着程式。关于程式,许多人认为是模式化、简单化、僵化的代名词。那么,为什么中国画中还有大量的程式现象存在呢? 首先,程式和写意画的造型有关。关于造型,东晋顾恺之讲:“……台...
书画广角 2017-07-30 18:42 0 2983
关于程式

文人画中国画的评判标准

“中国画”概念的正式提出与“西学东渐”的历史文化背景直接相关,就像“国学”虽然存在了数千年,但特地提出这一概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的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急需一种示别、示异的称呼...
书画广角 2017-07-30 17:03 0 2232
 文人画中国画的评判标准

“以书入画”之路踽踽前行

2011年春节,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收到宁夏书画院特聘副院长王枰以特快专递邮寄的《王枰中国画集》。我被这本画集中的作品打动了,也为他的路正和勤奋而击掌。 一直以来,王枰坚持用日课的形式借鉴、学习古人的图...
书画广角 2017-07-30 10:54 0 1488
“以书入画”之路踽踽前行

绘画创作中“情”与“采”关系之我见

南北朝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言:“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
书画广角 2017-07-30 10:32 0 1928
绘画创作中“情”与“采”关系之我见

麦积山壁画与中国画的守正创新

矗立于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在中国的四大石窟中可能是声名最不显赫的。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公元384年,共有194个洞窟,藏有从公元4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近一千五百年间的石胎泥塑、石雕造像近八千件,壁画一千多平米。在这...
书画广角 2017-07-29 19:03 0 3061
麦积山壁画与中国画的守正创新

中国画笔墨的精神性

笔、墨原是两种工具材料,但在中国画中已成为一种绘画语言,而且还是具有精神性的绘画语言。 在中国画中,笔墨承载着精神。中国画强调一个“写”字,即“以书入画”,在作画中引用书法的用笔方法。南齐谢赫“六法论...
书画广角 2017-07-29 17:31 0 3100
中国画笔墨的精神性

“书画同源”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从上世纪初主张改革的康有为提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到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陈独秀提出“美术要革‘王画’的命”,再到后来徐悲鸿等人对中国画进行改良,及至80年代李小山在《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一文中发出“中国画...
书画广角 2017-07-29 15:57 0 2933
“书画同源”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当代画家责任六要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画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画家如何在新形势下担负起引领中国画艺术走向现代化的责任?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下面笔者就当代画家的责任问题谈点儿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
书画广角 2017-07-29 13:13 0 1651
当代画家责任六要

文人画对中国画创新的影响

每当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眺望浩瀚苍莽的千里林海,仰视雄然耸立的万仞奇峰,便会如醉如痴。天公造化的鬼斧神工使人惊叹、折服,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这种物我交融的精神观照,每一位山水画家在采风...
书画广角 2017-07-29 11:40 0 2770
文人画对中国画创新的影响

人物画用线核心-高古游丝描

中国画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技法。其中,勾法是中国画最基础的技法之一,指以笔线勾取物象的外廓,也叫描法,在工笔画中称为线描。高古游丝描是中国画中一种非常细劲有力的描法。六朝时期的顾恺之便是这种...
书画广角 2017-07-29 10:51 0 15327
人物画用线核心-高古游丝描

中国画中的谦恭达仁思想

中国画自产生起走过了很长一段崎岖之路。岁月的流逝,让我们无暇回过头仔细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因为脚步匆忙,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认清自己的人生坐标。当我们如睡得寤后,是否该翻翻前人填写的人生乐章?是否该在是非争闹中找...
书画广角 2017-07-28 19:32 0 2542
中国画中的谦恭达仁思想

浅析绘画艺术的“写意精神”

“写意精神”是绘画艺术的一种内在冲动。“写意精神”的本质或内在动力是主观自由和客观制约的对立统一体。可以说,在世界艺术史上,最早谈论、研究和践行“写意精神”的是中国绘画艺术。众所周知,宣纸墨画最早出现在中国。它...
书画广角 2017-07-28 15:54 0 2739
浅析绘画艺术的“写意精神”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