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中国画

从书写(书法)教育现状看……

从书写(书法)教育现状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宣部、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把弘场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书画广角 2017-07-19 15:55 0 1677
从书写(书法)教育现状看……

中国画到底怎么了?

中国画到底怎么了?     先有李小山的“穷途末日”论,再有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现在又有了林逸鹏先生的“废纸论”。近十几年来中国画不断的遭到批评与责难,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画到底...
书画广角 2017-07-07 16:09 0 1778
中国画到底怎么了?

提高审美眼光与艺术认知能力(上)

提高审美眼光与艺术认知能力(上)一般说来,不同的人欣赏绘画作品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完全对立。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欣赏者在欣赏标准、综合学养等方面存在差异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甚...
书画赏析 2017-06-23 17:49 0 2267
提高审美眼光与艺术认知能力(上)

文 人 画

文 人 画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
书画赏析 2017-06-18 19:25 0 2065
文 人 画

从十届美展看中国画的发展

从十届美展看中国画的发展 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1949年7月2日,由全国文代会举办的《艺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后来,这个展览被确认为第一届全国美展。而五年举办一次全国美展在历史的发展中就成了一...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21 0 1565
从十届美展看中国画的发展

写意画的辩证观

中国画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画趋于写实,属于具象性绘画;而写意画趋于抽象,属于意象性绘画。写意画是由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构成的,正如齐白石所讲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也说:“唯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
书画赏析 2017-06-16 14:12 0 1944
写意画的辩证观

吴子颜绘画

吴子颜1923年生,现居美国。擅书法、国画、篆刻、诗词。绘画师从岭南画派诸位大家,深得其精髓。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大型展览,被多家世界著名美术机构和各界人士广泛收藏。 吴子颜创建美国洛杉矶南风画会,现任该...
书画赏析 2017-06-16 14:04 0 4653
吴子颜绘画

我以丹青寄幽思

我以丹青寄幽思--《爱家乡秋月夜》创作感言 您是否留意过秋叶飘零的凄美状态?您是否经历过爱情逝去的特殊时刻?假如您愿意,我会带你走进一个梦幻的世界,做一次特殊的情感体验。置身《爱家乡秋月夜》(见下图)...
书画赏析 2017-06-12 18:16 0 1891
我以丹青寄幽思

“2005石虎新作展”作品赏析

我曾有一种疑惑:作为一个艺术大家,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条件?我由石虎得出结论:应该是既能在形而上的层面思考、拓展,又能在形而下的层面发掘、潜行;既能在艺术本体之外寻根探源,又能在艺术本体之中极尽能事。这样的...
书画赏析 2017-06-11 16:25 0 2949
“2005石虎新作展”作品赏析

从中国文人画到印象派革命

中国的文人画逐渐摆脱形似的制约,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画出的物或人 的外形似乎自虚中来,或者似乎行将消失,从而为绘画创作及其发展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终极的、无与伦比的道路。这使他们的画能够再现“变化着”的世界。世界...
书画赏析 2017-06-10 23:03 0 2974
从中国文人画到印象派革命

漫谈中国画的欣赏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
书画赏析 2017-06-10 21:52 0 1525
漫谈中国画的欣赏

中国画是属于大众的

中国画是属于大众的 如今是个流行策划的年代,什么行业都离不开策划。服装营销需要策划,服装走秀也需要策划,电影开拍需要策划,电影首映更需要策划。一个好的策划好的创意能够为当事者带来蜂拥的人气和滚滚的财富...
书画赏析 2017-06-10 21:47 0 1623
 中国画是属于大众的

艺术与技术

作为人类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情感,寄托理想憧憬的形象化手段,绘画既是一种精神创造,又是一种物质生产。前者往往表现为艺术,后者往往表现为技术。艺术与技术相互缠绕,既交融互补,又不无龃龉矛盾的复杂关系,构成了绘画...
书画赏析 2017-06-03 12:04 0 1940
艺术与技术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