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1 第十一讲 这一讲主要是相同笔画、部首以及相同字形处理分析。 1、笔画处理。篆书笔画较为简单,主要有点、横、竖、弧。当有很多线条同向并立时应避免雷同,可分为四类: ① 竖线同向朝上,一般是中间缩进,两边...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10 0 4358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0 第十讲 这一讲主要是疏密关系和空间分割分析。 1、 疏密关系。图示中以阴影部分表示密,以空白来表示疏,可分为五类: ① 图四十一,上密下疏; ② 图四十二,下密上疏; ③ 图四十三,左密右疏; ④ 图...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08 0 2776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9 第九讲 这一讲主要是上中下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 图三十八,中部宽而上下窄; 2、 图三十九,中部分窄而上下宽; 3、 图四十,上中下三部分等宽。 从第四讲到第九讲...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06 0 3141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8 第八讲 这一讲主要是左中右结构分析,可分为六类: 1、 图三十二,中部上下端伸出,左右两端对称缩进; 2、 图三十三,中部和右部平齐,形成一个整块面,整体上较左边高; 3、 图三十...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04 0 1568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7 第七讲 这一讲主要是上下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 图二十九,上宽下窄。虽然字形上下宽窄悬殊颇多,但最终化险为夷,体现出生动性。 2、图三十,上窄下宽。和前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因为上窄下宽,...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6 0 1746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6 第六讲 这一讲主要是左高右低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 图二十四,字形右边下半部分伸出超出左边,形成错落有致的字形; 2、 图二十五,右半部分上下两端皆短于左半部分; 3、 图二...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4 0 1883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5 第五讲 商周时代金文特征是结体的生动性,吴昌硕篆书吸收金文特点,体现出这一特征,使静态篆书有了飞动之势,有巨大的包容量,也是本讲座所要阐述的重点。吴昌硕《石鼓文》中结构大多的是左低右高型特征,但也不尽如此。 这...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2 0 3188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4 第四讲 这一讲主要是基本结构处理分析。 1、独体字。一类是不对称型,如图十五,在吴派石鼓中数量颇多。吴昌硕依据各字的特点,通过用笔提按,用墨轻重和结字造险来保持平衡对比。另一类是对称型,可再细分为四类...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0 0 2652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3 第三讲 这一讲主要是用墨和繁简处理分析。 1、用墨。原版《石鼓文》因为是石刻本,用墨之法无从知晓。吴昌硕《石鼓文》用墨酣畅淋漓,血肉丰满。虽大多用墨厚重,但其中有细微的动作和差别。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47 0 2957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2 第二讲 这一讲主要是起收笔等基本笔画分析。 1、起、收笔。吴昌硕《石鼓文》中起笔和收笔都是自然落和提,很少有刻意逆锋的动作,从图二中所列诸字不难看出。一般说来,篆书圆弧线条可一笔写就,也可两笔完成,“...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44 0 1701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 【第一讲】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原载《中国书画报》) ◆ 薛元明第一讲 《石鼓文》为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刻于十个鼓形石上,故名《石鼓文》。每石有一首四言诗,内容是咏秦国君游猎事,所以又称“猎碣”文字。原石高...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41 0 2499
海上画派 海上画派 海上画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廿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就区域性而言,上海的开埠,所引发的社会发展──属于政治... 书画广角 2017-07-31 22:37 0 3082
古今中外话批评 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谢赫“六法”历来被引为中国画的评判标准。“五四”以来,这个标准有所动摇,尽管表面上画家们还是承认这个标准。事实上,中国绘画史中除了“六法”之外,还有另外一套评价体系,即“神品”、“逸品”、... 书画广角 2017-07-30 16:53 0 2124
对“苦铁画气不画形”中“气”的理解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郎绍君先生在《吴昌硕的画品》一文中说:“‘苦铁画气不画形’,这是吴昌硕的名言,后人也以此评价吴昌硕的绘画风格。”吴昌硕的题画诗中经常提到“气”。它具体指什么? 现代画家潘... 书画广角 2017-07-28 20:52 0 2576
明清篇(之三十)(74) 吴昌硕安东一月官身弃,海上千秋笔墨闻。莫叹功深风韵老,平生石鼓赖辛勤。【阐说】 吴昌硕是大器晚成的巨匠,书、画、印三绝的大家! 吴昌硕的艺术道路,如同邓完白,也是从治印入手,进而学书。他尤其... 书画广角 2017-07-26 11:25 0 1782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 吴昌硕独特的《石鼓文》风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磨砺、吸收、锻造和升华的过程。概括起来讲,就是“一家为主,百家为辅”。除对《石鼓文》精研外,吴昌硕还吸收了相当其他篆书的精华,如图一临《... 书画广角 2017-07-11 13:00 0 3631
浅析易大厂的篆刻 易大厂(1874—1941)原名廷熹,字馥,后得汉印“臣熹之印”,乃改名熹,改字季复,又更字孺,号大厂,别号韦斋、魏斋等,广东鹤山人。他精研书画、篆刻、碑版、音韵、文字源流、乐理等,为陈兰甫嫡传弟子。易大厂印款... 书画赏析 2017-07-02 12:53 0 5284
华滋厚润、苍润兼容--张景尧山水画 华滋厚润、苍润兼容--张景尧山水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书画的艺术价值,但却很少了解画家本身。近日,一位在艺术创作上具有鲜明特色、对中国画艺抱有独到见解的中国书画家,对记者讲述了他的艺术观以及对目前中国书画创... 书画赏析 2017-06-23 18:17 0 2479
上承古人下启来者--吴昌硕绘画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一作仓石、苍石,号缶庐、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浙江省安吉县(今孝丰县)鄣吴村人。22岁时中秀才;56岁时,得同里丁葆元保举,曾任江苏安东... 书画赏析 2017-06-17 00:02 0 2288
西泠印社中人 众所周知,西泠印社是闻名中外的印学研究团体,首任社长是一代宗师吴昌硕先生。 吴昌硕先生74岁那年仲春,刻“西泠印社中人” (见图)朱文印。印面3.3厘米见方,印文以篆书入印... 书画赏析 2017-06-16 23:57 0 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