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隶书

尽快回归传统隶书本体

中国书坛隶书群体不在少数,且有不断上升趋势,然国展中隶书“示弱”每每成为遗憾之事,令人振 奋的隶书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历史进程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书体,当今隶书发展应 正视“阵痛”,及时“修养...
画里画外 2025-10-14 11:48 0 59
尽快回归传统隶书本体

“书学时人”至“上追汉隶”的 隶书取法途径探究

摘 要:清初至清中期的隶书在整体上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从取法唐隶转向直接取法汉隶,从王时敏、傅山、朱彝尊“由唐入汉” 的取法途径,再到郑簠、万经、高翔、金农等人又有所不同。从《曹全碑》被发掘并受到书家的关注,...
书画史论 2025-09-26 10:15 0 214
“书学时人”至“上追汉隶”的 隶书取法途径探究

宜兴 徐伯荣

徐伯荣  又名徐书,1930年生,祖籍宜兴,生于武进,现居苏州东山。徐悲鸿堂侄。现任徐伯荣艺术馆馆长,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研究员,美国国际传...
宜兴书画家 2018-12-17 20:59 0 4651
宜兴 徐伯荣

宜兴 刘鸿川

刘鸿川,1947年生,号庸翁,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镇人。  自幼喜欢写写刻刻,以古人为师,泛临碑帖广种薄收,迄今已近五十余载。曾任宜兴市书协副主席,然自感至今无所建树,平时也只是把写字、刻印(就...
宜兴书画家 2018-11-28 17:49 0 4958
宜兴 刘鸿川

经亨颐篆刻风格析论

在艺术风格上,经亨颐印章根植秦汉,以缪篆为宗,圆融而浑朴,纯净而含蓄,“结构谨严,别见妙造”,“中锋直刀,不落平凡”。结体厚重朴茂,且方圆并用,丰富了笔势,又吻合了印章构成的虚实之理,同时营造出浓重的古拙之意。...
书画史论 2018-10-18 22:49 0 4002
经亨颐篆刻风格析论

赏读杜鹏飞的隶书作品

杜鹏飞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 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翰墨薪传工程”首批专家教师组成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秘书 长,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
书画创作 2017-11-20 19:34 0 6125
赏读杜鹏飞的隶书作品

隶书的演变

隶书是由古文篆文渐次演变而来,据说是秦人程邈所创。隶书又分"秦隶"与"汉隶"。"秦隶"结体浑圆,相近与篆文,多用方笔,又称之为"古隶&quo...
书画史论 2017-10-27 18:11 0 2802
隶书的演变

隶书大盛的汉代书法

汉代从公元前二零六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因此,两汉是书法...
书画史论 2017-10-26 22:11 0 6829
隶书大盛的汉代书法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