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飞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 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翰墨薪传工程”首批专家教师组成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秘书 长,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山书画院院长。获中国文联第四 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书法十杰”称号,第九届国展、第二届隶书展获奖提名,获第三届中 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获第二届沙孟海杯书展特等奖。入展中国 书法家协会优秀作品展等展赛30余次,出版个人著作4本。

杜鹏飞

我和鹏飞是同 龄人,我比他虚长几 岁,作为上世纪70年 代出生的人,如今都 已进入不惑之年。人 到了这个年龄段,需 要不断反思自己。练 习书法,恰恰更需要 时刻反思。也只有到 了这个年龄段,反思 才有深度。

很长一段时间以 来,我对鹏飞的书法 创作极为关注,尤其 是隶书。他在同龄人 当中属于佼佼者。 

鹏飞在隶书方 面是花了大气力的。 不单单是花了功夫, 更主要是他在隶书 方面富有灵性,这很 难得。写书法,苦功 与灵气缺一不可。下 苦功而无灵性,匠人 而已;有灵气而不下 苦功,只能逞一时之 能,走不了多远。

当然,鹏飞还有 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毕竟还年轻,需要有 “一揽子”计划,更 多独立的学术思考。 

杜鹏飞 行书 观 40cm×35cm

鹏飞书法的根基 在汉魏,得力于《鲜 于璜碑》《张迁碑》 《好大王碑》,主取 汉隶以立骨、立法, 进而融合汉简笔意, 增加了率意的成分。 近几年来,鹏飞更是 精研《西峡颂》《泰 山经石峪金刚经》 《大开通》《礼器 碑》诸刻,此外,也 取法尚存真伪争议的 《肥致碑》一路。但 凡能够带来启发的, 鹏飞都可以做到不拘 常规,为己所用。他 的长处在于不局限 一家,练一家像一家,练一家不像一家。 综合来看,做到了出古 入今。言及至此,就必 须提个醒,要以“古不 乖时”的标准来衡量。 鹏飞目前明显受乃师张 建会、刘文华的影响较 大,尤其是张建会。我 的建议是,尽量入古, 与时人、时风拉开距 离。

鹏飞目前的隶书 风格可以用4个词来概 括:稚拙、灵动、古 朴、随性。 

杜鹏飞 隶书 132cm×68cm

稚拙。天真烂漫 而无习气。作品量大质 高,因为临池广泛,博 涉多家,融会贯通,有 极强的应变能力,以不 变应万变,能够做到始 终坚守自身的格调。 

灵动。善用重笔 立骨,以轻笔来加以调 整,轻重得宜,跌宕起 伏,如模拟《大开通》 的细笔,细若游丝,却 有千钧之力,录蔡邕 《九势》篇的重笔,重 若崩云,但能见灵动之 气,尤为不易。 

古朴。“古”就是 有古味、古韵,直接汉 隶,“朴”就是质朴, 大朴不雕,此乃汉隶之 基调,也正是鹏飞书法 的根本。 

杜鹏飞 隶书 兰亭诗 250cm×122cm

随性。随性非随 意,能够充分写出自己 的感觉,眼高手高。看 似漫不经心,然不拘陈 法,时时有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的变化。鹏飞 隶书目前充分体现了 “险”,作品常有摄人 心魄的魅力。根本原因 在于,鹏飞在笔法之 外,充分掌握了“笔 理”和“笔性”。对于 一个书家来说,用笔之 法乃是关键,就像张飞的丈八蛇矛,指哪打哪, 毛笔最终变成身体的一部 分,纵意所如。 

杜鹏飞 隶书 248cm×126cm

鹏飞的灵性也时常体 现在临作中。我较偏爱其 拟某碑笔意的创作,如山 东访碑之行中,几件笔法 和结体变形较大的作品, 实际上已是“有凭据的创 作”,以《大开通》笔意 书写的苏轼、陆游诗词作 品尤为令人赞叹,拟《礼 器碑》意完全写活了,难 在端庄中蕴灵动,灵动中 见遒厚。时下很多人写书 法,重视正文而忽视款 字,极度不协调。鹏飞的 作品不管何种形制,从第 一笔始,一气呵成。很多 人普遍关注他的隶书,其 实鹏飞的楷书亦不俗,从 褚遂良出,借鉴了北魏墓 志笔法,也融合了苏米笔 意,极为生动。但毋庸讳 言,这也是当下较为流行 的一种写法,应该避开时 风,再深入下去,把自己 的隶书功夫充分发挥,表 现出来,真正做到以隶写 楷。

 杜鹏飞 隶书 曹操诗 248cm×62cm×4 2015年

针对鹏飞目前的隶 书,我有一些建议,最根 本的就是必须要考虑摆脱 当代人的影子,比如墨色 和书写速度,是不是一定 要借鉴行草书?邓石如的 隶书从来都是用墨如漆, 然而高古博大。归结为一 句话,要注重隶书的界 限。虽然要考虑到突破自 己,但不要太刻意,不为 变而变,逐渐脱去。书家 需要有一定的想法,但想 法也不能太多,一是不现 实,二是过杂会失去中 心,书风的吸收是一个杂 取的过程,但必须有最终 的纯化,才能看到个人心 性。

有鉴于此,书法必须 与人生同步。求变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年龄、天资、人力。书家在40岁左右,是 求变期,同时也是积累期,厚积薄发。将钻研的重心放在 整个汉代,汉隶、汉金、汉简等兼顾,让汉隶回到汉隶, “知天命、尽人力”,整理出个人的“汉隶一盘棋”思 路,而后做足文章,求古、求朴,宁拙毋巧。换言之,即 大趣味和小情调的问题。目前来说,笔法细腻,但有时小 动作也不免过多。这中间存在一个辩证关系。如果没有局 部的精微、精妙,则粗犷成为粗糙,但过多地关注细节, 就容易失去整体上的大气和厚重。局部的精妙和整体的格 调要相互统一起来,不能因大失小,也不能因小失大。这一点,清代隶书当中有诸多大家可以作为范例。我建议 鹏飞可以看看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吴昌硕4家。4人 风格各有千秋,有共同的特质——博大厚重、气息绵密。 窃以为秘诀有三:一是始终以汉隶为根基,求内蕴、求大 气;二是求隶于篆,由篆书入手,由篆而隶,篆隶兼擅, 左右逢源,但篆书融入多少,不一定是形体,而是篆意, 需要综合衡量;三是不管如何极尽变化,还是要复归平 正,求变乃水到渠成之事,功力和修养兼备了,最终才能 返朴归真。鹏飞不妨以此建议作为参考。 

假以时日,相信鹏飞的隶书定有大成。拭目以待。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