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字数书艺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了日本文化的发展,给予了日本文化“革命性”的机遇。家园的毁灭、亲人的离散、“自大”精神的摧毁,反映在书法上,则充分体现了张扬、自由、个性、多彩的时代书法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完全融汇成一统的大文化...
书画艺术 2017-08-25 20:35 0 2440
少字数书艺术

马树茂,学养与敏悟

马树茂1982年自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后,1992年留学于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从师于上村淳之教授,攻读日本画专业的硕士课程。此间正值昭和末期,大学移址沓挂校舍不久之时。沓挂位于京都至丹波通道入口的山坡上,校舍是削...
书画艺术 2017-08-25 20:32 0 3946
马树茂,学养与敏悟

林凡,诗意《查理桥》

林凡的《查理桥》(见附图)作于2007年,纸本工笔重彩,高90厘米、宽90厘米,描绘的是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的文化风景名胜查理桥。在画面的左下方,有行书落款,写的是:“你好,布拉格。丁亥春月写捷克查理桥于北京,...
书画艺术 2017-08-25 20:27 0 2479
林凡,诗意《查理桥》

高冠华—不与人争与己争

1996年,我买了一本册页,请求恩师高冠华先生题词。高先生略加思索,就提笔挥写道:“嘉品老弟:不与人争与己争!不羡虚名百岁巅!不死不息!这是我奋斗一生的‘三不’决心。一九九六年高冠华题赠于北京。”(见右下图)高...
书画艺术 2017-08-25 20:21 0 1902
高冠华—不与人争与己争

牛年有犟劲, 李延声

今年4月29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李延声赠送给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一件自制的瓷艺作品(瓷盘)———《犟》。没想到,这件陶瓷与中国画完美结合的作品,竟在其艺术价值以外引起了社会关注,国内一些艺术网站对此展开...
书画艺术 2017-08-25 19:54 0 2136
牛年有犟劲, 李延声

一缕春风 一丝涟漪,俞宪

俞宪(生卒年不详),字汝成,号是堂,江苏无锡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嘉靖三十四年(1555)任井陉兵备道,功德及民,政声卓著。后升任山东按察使。文才出众,著有《是堂学诗》、《鸣集》等,并辑有《盛明百家诗...
书画艺术 2017-08-25 19:23 0 2759
一缕春风 一丝涟漪,俞宪

刘颜涛书法浅析

刘颜涛是河南有影响的代表书家,也是中国当代中青年书家的杰出代表。一系列高规格展赛的披金折桂,足以证明他在书坛的地位。我无意在此历数他在书坛的业绩,只想在读罢其作品之后,谈点儿个人真实的感受。 颜涛在创...
书画艺术 2017-08-25 19:10 0 2456
刘颜涛书法浅析

当代书法之生存状态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理论的支持和匡正,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纵观中国历史各种艺术的发展,莫不如是。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我们无法忽视历朝历代书法理论书籍对书法创作的推动作用。《书谱》、《书断》、《书品》、《广艺舟...
书画艺术 2017-08-25 18:48 0 2215
当代书法之生存状态

画家贾文忠

2008年3月12日,由中国美协举办的“中国万名画家大赛”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河北省美协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贾文忠的花鸟画作品在此次大赛中一举荣获金奖,他还被评为“中国百强画家”。贾文忠国画作品 1...
书画艺术 2017-08-25 17:05 0 3699
画家贾文忠

黑牡丹背横笛,郭诩

苏东坡有诗句云:“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令人惊奇的是,“黑牡丹”竟指水牛。原来,唐朝时人们以欣赏牡丹为乐事,京师富绅刘训称自家“黑牡丹”盛开,而众人看到的却是数百头水牛。刘训嗜牛成癖,把牛喻为“黑牡丹”。古...
书画艺术 2017-08-25 16:58 0 2626
黑牡丹背横笛,郭诩

乾隆用印知多少

 乾隆皇帝,名弘历,庙号高宗,乾隆为其年号,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生,为清世宗四子。他是清朝诸帝中文治武功最甚者。在位六十年(1736—1796)后,传位皇太子为嗣皇帝,自称太上皇。卒于嘉庆四年己...
书画艺术 2017-08-25 16:01 0 5129
乾隆用印知多少

吴门印话

吴门派印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苏州文彭率先变革印章材料,恢复秦汉印章传统,“力矫元人之失”,首创了“吴门派”印风,成为我国篆刻流派的开山始祖。    文彭早年也以冶...
书画艺术 2017-08-25 15:54 0 2162
吴门印话

诠释艺术的责任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千百年来,无数优秀的艺术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用他们的心,感受时代的脉搏,谱写出一曲曲艺术反映社会、艺术反映人民心声的浩然长歌。 公元二○○八年五月十二日十...
书画艺术 2017-08-25 15:12 0 1529
诠释艺术的责任

郭诩的《青蛙草蝶图》

我们现欣赏的明代郭诩的《青蛙草蝶图》(见上图),是一幅表现田野情趣的作品。此作为纸本,设色,纵28.5厘米,横46.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它与我们多见的尺寸宏大、内容相对严肃的古代中国画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
书画艺术 2017-08-25 15:06 0 3754
郭诩的《青蛙草蝶图》

范扬中国绘画危机和发展

提到天津画家范扬,我不由得想到关于中国画的危机与发展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普遍存在着。但是,中国画的发展从来就没有因为理论家们所担心的“危机”而停止发展,也没有因为理论家们所乐道的“发展”而出现飞跃。它只是在一...
书画艺术 2017-08-25 14:35 0 1792
范扬中国绘画危机和发展

当代工笔画的十大通病

一、一味求大 现在许多作品尺幅都很大,须仰视才行。虽然尺幅不是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准,但在以尺寸论价、以大小论展览效果的当今,追求尺寸成了时髦。不管什么题材、什么主题、什么情调、什么趣味,也不管自己能力如...
书画艺术 2017-08-25 14:19 0 3101
当代工笔画的十大通病

20世纪以来中国画论争

20世纪形成一定规模和深度的中国画论争发生过四次:从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建国前的“美术革命”与中国画前途的论争,五六十年代由新国画运动及文艺的社会功能论所引发的新旧问题的论争,80年代围绕中国画“穷途末日”说的讨...
书画艺术 2017-08-25 14:02 0 3257
20世纪以来中国画论争

态逸而气沉,董其昌

中国民间把城隍视为城池、地方的保护神而加以奉祀。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易》:“城复于隍,勿用师。”原始的祭祀,只筑土坛,无庙无像。史载:“城隍庙无专祭,而水旱、疾疫必祷之,致敬、宿斋必告之;故立之庙,使神有所凭依也...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58 0 3507
态逸而气沉,董其昌

书道绝非守成的事业

欧阳通 自古闻名父子书, 家风承继有遗孤。 无暇笔底开生面, 终在祖阴堂下居。【阐说】 自古书坛之上的家族书法,往往子不如父(如欧阳询与欧阳通,米芾与米友仁,赵...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51 0 2036
书道绝非守成的事业

色墨与形神兼具

(一)色墨同源解读中国水墨艺术的色和墨并非易事,难度在于它不是视觉色彩系列,而是超视觉变化的色彩系列,传统上称为墨象或墨气,色和墨同源同根,故色即墨,墨即色。战国时代的《考工记》记载,绘事杂五色,天玄、地黄。我...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41 0 2584
色墨与形神兼具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