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四大家

五代四大家   五代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简称:荆、关、董、巨。他们的画风,从唐朝以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明王世贞说:“山水至...
书画广角 2017-07-30 19:40 0 7071
五代四大家

六朝三杰

六朝三杰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指六朝时期画家。顾恺之、张僧繇,南朝梁时人。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陆探微,南宋时人。有名于时。其用笔有“...
书画广角 2017-07-30 19:23 0 4334
六朝三杰

文房四宝说

笔:    中国画主要工具之一。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专用工具,一般分为羊毫(软毫)、狼毫(硬毫)、兼毫(软毫与硬毫混制)在用料上除主要使用羊、狼两类毫毛外,尚有使用黄鼠狼毛和野兔脊毛等制笔。笔...
书画广角 2017-07-30 18:59 0 4571
文房四宝说

关于程式

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确实存在着程式。关于程式,许多人认为是模式化、简单化、僵化的代名词。那么,为什么中国画中还有大量的程式现象存在呢? 首先,程式和写意画的造型有关。关于造型,东晋顾恺之讲:“……台...
书画广角 2017-07-30 18:42 0 2882
关于程式

书法境界“三论”

书法创作是一件难事,其难就难在意境的营造。创作出意境深远、格调高古的书法作品,也许对于一些书家来说是毕生的艺术梦想。因此,有必要从前人的艺术实践和论述中探寻一些路径,获得一些启迪。下面,笔者试探讨一下唐代孙过庭...
书画广角 2017-07-30 18:39 0 2508
书法境界“三论”

怎样看待吴冠中及其绘画艺术(下)

张荣国在《解读吴冠中现象》一文中写道:“他是20世纪一位特立独行的画家,是一个新艺术道路的开辟者。创新是其艺术创作的核心。他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经营布局与西方绘画的平面构成熔为一炉,以单纯、强烈的节奏和韵律为大自然...
书画广角 2017-07-30 18:28 0 2922
怎样看待吴冠中及其绘画艺术(下)

对孙过庭“五乖五合”论断的质疑

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孙过庭在他的专著《书谱》中这样写道:“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凋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书画广角 2017-07-30 17:34 0 6195
 对孙过庭“五乖五合”论断的质疑

文人画中国画的评判标准

“中国画”概念的正式提出与“西学东渐”的历史文化背景直接相关,就像“国学”虽然存在了数千年,但特地提出这一概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的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急需一种示别、示异的称呼...
书画广角 2017-07-30 17:03 0 2172
 文人画中国画的评判标准

古今中外话批评

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谢赫“六法”历来被引为中国画的评判标准。“五四”以来,这个标准有所动摇,尽管表面上画家们还是承认这个标准。事实上,中国绘画史中除了“六法”之外,还有另外一套评价体系,即“神品”、“逸品”、...
书画广角 2017-07-30 16:53 0 2160
古今中外话批评

画作的好坏与名气有关吗?

由于体制原因,人们已经习惯以画家头衔和身份的高下来衡量其作品和言论水平的高低。人们追逐的是“名人名作”和“名人名言”。“人微”者,即使说得再有道理,也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当然,就更不会被当做一个观点予以重视...
书画广角 2017-07-30 16:41 0 2097
画作的好坏与名气有关吗?

“匠”与“家”的距离

古时,那些聚集于佛寺道观、书肆印局周边,以抄书、抄经为业,借以养家糊口的人,是谓书匠,或曰书工。在这群人眼中,笔下的一点一画、一行一页,一部典籍、一轴经卷,无一不是沉甸甸的铜板、白花花的碎银由少到多的集大成。他...
书画广角 2017-07-30 15:58 0 2064
“匠”与“家”的距离

解读《清明上河图》中的布局密码

自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本《清明上河图》被发现以来,有众多谜团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其中一个谜团就是这件《清明上河图》是残缺的还是完整的。这也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焦点。如今,《清明上河图》“残缺说”已被国内...
书画广角 2017-07-30 15:38 0 3407
解读《清明上河图》中的布局密码

欧阳询“命运”探微

作为“初唐四家”之首的欧阳询在当今书坛的声誉毋庸置疑,但他在当时书坛的地位却并不是这样。 据《旧唐书》记载,虞世南死后,太宗叹曰:“吾无与论书者矣!魏郑公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值得注意的是,欧阳询与虞...
书画广角 2017-07-30 15:25 0 2772
欧阳询“命运”探微

关于当代画坛的思考

在当代画坛,有相当一部分人争名夺利、自视清高,真正能静下心来创作的人很少。这如同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车水马龙、霓虹闪烁、香车美女、洋楼别墅……到处都弥漫着诱惑的气息。面对这一切,很多人的内心变得浮躁起来...
书画广角 2017-07-30 15:20 0 2076
关于当代画坛的思考

繁与简,简而妙

繁与简,是艺术创作的两种审美取向。繁缛铺张,辞藻华赡,下笔便能妙语连珠,从另一方面彰显出创作者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艺术体验的积淀是不行的。 但从书法语言的表达上...
书画广角 2017-07-30 15:13 0 3335
繁与简,简而妙

小议指画艺术

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夫子庙翰墨轩画廊前有人当街表演指头画。只见他一手蘸墨、一手蘸色,左右开弓,在宣纸上用指头作画。围观的人很多,内行的看门道儿,外行的看热闹儿。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目睹指头画创作的情景。时过境迁...
书画广角 2017-07-30 15:04 0 1732
小议指画艺术

从唐太宗书法看《神龙兰亭》的真伪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尤其是喜欢《兰亭序》都到了痴狂的地步。他利用皇帝的权力,不惜金帛,在朝野内外大肆搜购王羲之书法,共获三千六百多张,用高级材料装成了一百五十多卷。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找到《兰...
书画广角 2017-07-30 15:00 0 2431
从唐太宗书法看《神龙兰亭》的真伪

“名家”为何成“冤家”

心理学中有一个“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一般人大多会做两种选择中的一种:要么把鸟笼扔掉,要么买一只鸟回来放在笼子里,反正鸟和笼必须同时存在。这揭示了人在很多时候是惯性思维在起作用。书法圈...
书画广角 2017-07-30 14:56 0 1635
 “名家”为何成“冤家”

给“反名家”现象一个理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名家之所以为名家,一定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否则无以成名家:横向说名家,往往是流派的代表;纵向说名家,在其所代表的流派中,也会或多或少有别于流派的传统。相对于本流派内外持有相同价值取向...
书画广角 2017-07-30 14:51 0 1410
给“反名家”现象一个理由

书法界的“反名家”现象

在去年年底的一场慈善拍卖会上,赵本山的书法作品《龙腾凤舞》以92万元的竞拍价成交。很多书法界人士都不以为然,甚至有人批评其炒作、作秀、糟蹋书法艺术等。赵本山的第一身份是演员,书法上算是明星书家,是比较特殊的名家...
书画广角 2017-07-30 14:42 0 1551
书法界的“反名家”现象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