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济众 春风又绿江南岸 68cm×69cm 1982年

中学毕业后方济众在家乡做了一年教员,但割舍不 下对艺术的热爱,他翻越秦岭来到西安,想要去杭州报考国 立艺术专科学校,因战乱交通受阻,暂时滞留西安。恰好赵 望云先生在北大街青门美术社举办展览,年轻的方济众每天 开门即去,关门才出,整整三天,将赵先生的作品全部临摹 了一遍,引起青门美术社老板田亚民的注意,在田亚民的引 荐下,方济众见到了赵望云先生。赵先生看了方济众的画大加赞赏,对他说:“真正的艺术家,不是产生在‘象牙之 塔’,而是产生在‘十字街头’。”自此,方济众成为赵望 云先生的入室弟子,每日跟随在先生身边,观看先生作画, 并按照先生的要求,临摹古代和当代的名家作品,同时画了 大量的写生和速写。这一阶段的师徒学习过程,让方济众明 确了自己的艺术方向,并奠定了较深的基本功修养。 

方济众 秦川雪后 67.5cm×66cm 1983年

方济众内心澎湃的激情与赵望云关注民生的热血相吻 合,相较于赵望云作品的质朴,方济众多了诗意的温情和 生动的趣味。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流域是楚文化的 发祥地之一,楚文化浪漫旖旎富有诗情。方济众生长于山清 水秀的陕南汉中,家乡的小桥流水、密竹幽林以及荷塘月色滋养了他的诗意情怀。方济众擅长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写作, 常自作诗或自撰联以抒心怀,如他作于汉中的诗:“汉水巴 山乃旧乡,笔砚生涯忘愁肠,最是江村堪眺处,稻谷丛中鱼 米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对艺术的热爱。因此他的 绘画作品中弥漫着浓浓的诗意。陕西国画院收藏的《水乡 初夏》,作于1983年,岸边农家黑瓦白墙,房前屋后竹林繁 茂,庭院中芭蕉成荫,荷塘远处一片生机。作者对家乡的忆 写,让人想起杜甫的诗句“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 幽”。

方济众 风定犹闻碧玉香 67cm×67cm 1983年

整幅作品笔墨精良,设色淡雅,真乃百亩稻香,十里 荷花的江南风光,情意盎然。《秦川雪后》《春风又绿江南 岸》《风定犹闻碧玉香》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方济众笔下的乡村小景生活气息浓郁,或是“接 天莲叶无穷碧”“水满田畴稻叶齐”,或是“自去自来堂上 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或是“菜花香处柴门掩”“油菜 花开满地金”,有着诗意的氤氲和浪漫。即便是冬天雪后的 麦田,他也能捕捉到生机,鸡群在田间觅食,欢快灵动,红 色的鸡冠点映在干涸的大地,述说着“雪里已知春信至”的 喜悦,生动有趣。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