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写生花鸟画艺术特征与创作观念探究 ——以《写生图册》为例
摘要:明代画家沈周是明四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文人水墨山水画与花鸟画领域颇有建树。从早期雄伟壮阔的山水绘画到晚期 充满灵动、鲜活的花鸟绘画,沈周的绘画风格历经了从追求外在形式向内在精神风格的转变过程,其创作的《写生图册》作品一改往 日恢宏气势,以简约、生动的花卉植物、家禽海鲜等物象作为其画面表现内容,将物象的生命气韵通过内在的艺术感悟与外在的笔墨 语言相结合是他写生花鸟画创作的特色体现。
关键词:写生;花鸟画;沈周;写生图册;观物之生
一、《写生图册》概况与其辗转经历
《写生图册》是沈周在六七十岁时 创作的系列小幅作品,[1]该图册共二十 开,共有十六幅绘画,分别绘制了玉兰、 蝴蝶花、萱、荷花青蛙、葡萄、雁来红、 鸡冠花、菊、蟹、虾、牡蛎、蛤蜊、蝤蛑 (梭子蟹)、白鸽、鸡、鸭、猫、驴。图 册副页是以篆书书写的“观物之生”题 词,这个题词与后面所展现的绘画内容在 格调精神方面保持着高度统一。
图1 沈周 荷花青蛙
“观物之 生”的概念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写生”概 念,但是沈周的“观物之生”除了有记载 生活图景的意涵之外,还有关于他对写生 花鸟画创作观念的认识。 沈周在图册结尾处题记:“我于蠢 动兼生植,弄笔还能窃化机。明日小窗 孤坐处,春风满面此心微。戏笔此册,随 物赋形,聊自适闲居饱食之兴,若以画求 我,我则在丹青之外矣。
弘治甲寅。沈周 题。”由此可知,沈周在创作此图册时的 心境是非常豁达开朗的,这与他描绘的充 满灵动生气的动物、植物的整体精神面貌 有着一致的体现。 除了沈周自己的题词,图册在结尾 处还出现了高士奇的题词:“此石田翁 (沈周)晚年率意神化之笔,作虾蟹鱼螺 与葵萱诸种,皆粗笔淡沈,一挥而就,生 气奕奕如睹。
图2 沈周 玉兰
末又扫一驴,蹄踠皆一笔, 曲折起止可数,真绝品也。翁亦自以为不 可复得,故题诗于后,盖自言其用思入 微,而以神取之之妙。向藏嘉兴李九疑梦鹤轩,笔记于六研斋,转转流传归之我 手,改装成册。书九疑语于后。以见珍重 焉。”这段高士奇的题词清晰记录了沈周 所绘的《写生图册》是从嘉兴李九疑的藏 处“梦鹤轩”中所获,高士奇认为沈周所 绘的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就好像见到 真实的物象一样,他将图册精心装订。
清 代乾隆皇帝在得到《写生图册》后,在每 一幅画面上又加入了自己的题诗与印章, 所以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写生图 册》是历经多朝代、经多人之手所形成的 “诗书画印”一体的终极版本。这些图册 的曾经拥有者通过图册与题词的方式在时 空中得到了对话,因此《写生图册》从单 纯的“观物之生”的生活图像记录表现 转而成为带有文人审美意识的高雅绘画 艺术。
二、沈周写生花鸟画艺术特征
沈周的《写生图册》主要描绘了日 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本文以写生花鸟 画的视角研究分析其艺术特征与创作观念 主要是认为他绘制的内容更加偏向于一边 观看一边勾勒记录进行表现的艺术实践过 程,国内部分学者将其《写生图册》以写 意花鸟画进行统称,笔者认为这个概念不 能匹配图册副页中“观物之生”题词的精 神内涵,图册所绘之物皆是经过沈周细致 构思并通过其笔墨语言进行图像式表达的 产物,如果仅用“写意”来概括其创作的 花鸟画并不能客观反映其细致入微的笔墨 语言,因此,以“写生花鸟画”的研究视角和分析维度探究沈周的《写生图册》更 加接近“观物之生”所追求的客观真实的 内在创作精神与观念。[2]
图3 沈周 白鸽
沈周在《写生图册》中描绘的动物 和植物以广泛的题材内容、雅致的位置构 图、清晰的色彩渲染、丰富的笔墨语言、 精准的特征塑造、统一的画幅尺寸等诸多 艺术特征勾勒记录了生活中的物象,虽然 选取的表现对象的视角较小,但是其笔墨 语言所勾勒的却是充满生机的宇宙世界。
1 广泛的题材内容
《写生图册》描绘记录的题材较为 广泛,包含了花卉、水果、水生物、常见 动物等,特别像花卉中的玉兰花、荷花、 鸡冠花、菊花等,就是一年四季中可见的 通常花卉,又如虾、蟹、蛤蜊等也属于常 见的水生动物,猫、白鸽、鸭甚至对驴的 描绘则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沈周所处的自然 生活环境。
这些丰富的写生题材需要经过 一年四季的时间积累才得以在沈周的《写 生图册》中出现,其题材内容的广泛性与 丰富性反映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在于 时间积累,也就是说图册中的题材反映了 一年四季中的季节性物象,如想对荷花进 行写生就需要在七八月的盛夏时节在池塘 中观赏写生;另一方面在于创作者个人丰 富的生活与观察经历,每一幅作品都是沈 周写生创作时的经历记录,他在写生过程 中的所见、所感等都是属于他个人独有的 生活经历。通过沈周所画的内容可以知悉 他对于生活的观察与艺术创作是一个长时期不间断的艺术实践过程,广泛的题材内 容来源于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生 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