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书法 展”正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出,向人 们展示了明代吴门书派及三吴地区书法的华彩 篇章,具有书法史的意义。不仅于此,“三吴墨 妙展”还具有鉴藏史的意义,在那些书作、墨迹 的背后隐藏着收藏家们的鉴与藏,也隐藏着他 们的智慧、贡献,我试着把它们揭示出来,从而 展现出明代苏州及三吴地区繁盛的鉴藏风气, 以及这种风气对于此地书画创作的影响。以下将 以“三吴墨妙展”展品为例,分别阐述吴门收藏 文化中几个有意思的话题。
一、王世贞“玩”收藏—以《三吴墨 妙册》为例
之所以先掠过更早的吴门收藏家直接先说 王世贞,是因为这次“三吴墨妙展”的展题即出 自王世贞为自己的一件藏品所起的名字。如(图 1)所示,这件现今满是虫蚀的“三吴墨妙”四 字,正是当年王世贞邀请顾应祥为自己的藏品题 写的引首。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弇州山人, 苏州府太仓人,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为明中期倡 导复古的文学流派“后七子”的领袖。
图1 顾应祥题“三吴墨妙”引首
王世贞家 境富裕,又少年成名,入仕极早,因而在收藏方 面是真正的有力者。他的收藏宏富—藏书、藏 书画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名迹累累。 作为收藏家,王世贞是一位不甘寂寞、富 于创意、敏于行动,特别希望在藏品上留下自己 鲜明印记的人。所以于收藏一道,王世贞可谓玩 得很开。比如,他喜爱将自己的藏品编辑成各种 主题的合卷、合册,乐此不疲。他常常先定下一 个主题,然后耐心积累多年,不断添入佳品,又不断汰除不佳者,精挑细选,集腋成裘,终成精 品。他就用自己所藏真迹编辑成了《宋名人山水 人物册》《宋人杂花鸟册》《三吴楷则册》等等。
图2《三吴墨妙册》(选页)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这种工作有点类似于现代人编辑某家某派的画
册,作精致的彩印,但王世贞的做法显然奢侈得
多,他是把原作进行编排组合,做成真正的名迹
荟萃。“三吴墨妙”正是王世贞自定的一个主题,
并最终编辑完成的两个大卷。
如同王世贞所辑其他合卷、合册一样,《三
吴墨妙》的编辑工作并非一步到位,而是有一个
多年不断精选、添加、汰除,积少成多的过程。
《三吴墨妙》最初只有一卷,是在王世贞五十岁 前编辑的〔1〕 ,总共只有二十五件作品,由于有的 作者有两三件作品,所以实际收录的作者还不 到二十五人。而后,通过王世贞不断地搜集积 累,到了他最晚年(1590年之前)编订《弇州四部 稿续稿》时,《三吴墨妙》已是上、下两卷了。与十 几年前相比,扩充了的《三吴墨妙》中添入了更 广泛的三吴地区书家作品,最终收录了35位书家 的作品,其中云间6人:沈度、沈粲、钱溥、张弼、 陆深、徐献忠;南京7人:顾璘、顾瑮、倪谦、徐 霖、金琮、陈沂、王逢元;苏州20人:徐有贞、陈鉴、李应祯、沈周、吴宽、祝允明、唐寅、文徵明、 徐祯卿、王鏊、蔡羽、陈淳、王宠、袁袠、陈鎏、 王榖祥、彭年、桑悦、周伦、王同祖;宝应一人: 朱曰蕃;宁波一人:丰坊。 王世贞说“天下书法归吾吴”,又说“国朝书 法尽三吴”。他界定“三吴”的概念是指“自建康 至云间以南皆吴也”〔2〕 。
图4《李应祯致刘昌札》被拆散的前后两部分在“三吴墨妙展”中得以合璧展出
他又说:“而三吴鏦铮称 名家者则又尽数君子。其长篇短言出于有意无 意或合与不合,固不可以是而概其生平,然亦管 中之一斑也。留山房中,异日便堪作吾乡掌故, 儿辈其宝存之。”〔3〕 这段话道出了王世贞痴心搜 求“三吴妙墨”的初心,就是要向天下人展示,也 为后人留下这个时代最好的书法。 在后世的流传中,王世贞集成的这两个《三 吴墨妙》大卷经历了种种变迁—被拆散、分 离,又部分聚合。现存的上卷主体在香港中大文 物馆,被改装为册,散失了8件,另有两件改装至 下卷去了。(图2)下卷现藏故宫博物院,亦被改 装为册。
图3 《三吴墨妙册》中留有的王世贞收藏印记(左下角“有明王 氏图书之印”白文印,右上角“贞”“元”朱文连珠印)
但今天在这些被改变了装帧形式的作品 中仍能一目了然王世贞留下的痕迹,即每件作品 的右上角都钤有“贞”“元”朱文连珠印,而左下 角则钤有“有明王氏图书之印”白文印。(图3) 当年近墨堂主人在拍卖会上见到一件李应 祯信札残本,正是因为在左下角发现一方“有明 王氏图书之印”—此可谓王世贞收藏的基因密 码,于是联想到曾在港中大文物馆细读过的《三 吴墨妙册》,敏锐地感受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同质 性,于是果断拍得这件信札残本。
图5—1《九段锦》第一开
后来经过与中 大文物馆《三吴墨妙册》中的《李应祯致刘昌札》 比对,发现市场上购得的正是这通信札散失的后 半部分,欣喜之余,或许当时便在心中种下了促成 “延津之合”的愿望,于是才有了今天这两通信札 在浙大博物馆的合璧展出(图4),也才有了接下 来包容更多内容的“三吴墨妙展”。在此,我们首先说明了这个“三吴墨妙展”的缘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anWuMoMiaoYuWuMenShouCang.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