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传真工笔重彩画风的形成路径

2018至2023年间,李传真先后承接了《传教士与中国晚清 往事》(2018年)、《夕阳欢歌》(2019年)、《友谊丰碑》 (2020年)、《门巴情歌》(2020年)、《黄河节拍》(2021 年)、《夸父逐日》(2022年)、《全民健身》(2023年)等 多项国家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在这些作品中,她极富个 人特色的工笔重彩画风独树一帜,引发美术界广泛关注。为深 入分析这一系列作品的艺术特质,有必要首先对李传真重彩画 风的形成历程做一番梳理。

溯其源,20世纪90年代末,当大多数工笔画家致力于追 求清新雅致的淡彩风格时,有着油画学习背景和素描教学经 历的李传真却在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就学期间,对厚重的工 笔重彩风格产生了强烈兴趣。这一偏好在她的学生时代的创 作中已见端倪:本科毕业创作《梦的空间》(1999年,获黄 宾虹奖·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银奖)大胆地将壁 画剥落肌理与重色渲染相结合;研究生阶段的《桔子红了》 (2001年)、《浮云》(2001年)与《漂浮的云》(2002 年)则在画面中大面积施加浓郁的橘红;而研究生毕业创作 《远方》(获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金奖、第十届全国美 术作品展铜奖)更是尝试将墨色与重彩经由云雾融合,形成 实中有虚、色墨互补的独特效果。

2003年至2009年,李传真在湖北美术学院任教期间, 仍以工笔重彩为创作主轴。从“自画像”系列到“少女手 指”系列、“肖像系列”“素影系列”“沁系列”与“独 角戏”系列,这批以年轻女性为描绘对象的工笔人物作 品,在着色上多兼顾了浓重与鲜亮的视觉特征。

李传真 工棚 纸本工笔 220cm×254cm 2008年

然而值得 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作品中看似显著的“重彩”特征,实 则尚未上升为一种自觉的艺术风格追求。李传真偏好以重 彩表现女性题材,更多是出于对当时年轻女性群体形象美 学特征的提炼与强化。 这一观点可以从李传真同时期创作的“农民工”主题系 列作品中得到印证。2006年至2010年间,李传真创作了一批 以城市农民工生存境遇为主题的作品,如《守望系列之一》(2006年,获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奖)、《守 望系列之二》(2006年)、《守望系列之三》(2006年)、 《民工图》(2007年)、《工棚》(2008年,获十一届全国 美展银奖、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等。

与同时期的少女 题材作品不同,这些作品在色彩表达上主要围绕黑白灰关系 构建,计墨当彩,偶尔在肤色或某些局部施加淡彩,以区分 人物层次。这种独特的非色彩刻画方式,反映出李传真对农 民工群体的艰苦处境的关注与思考。由此可见,尽管在部分 作品中大量运用了重彩,但在这一阶段,重彩并未成为李传 真稳定的艺术语言,其风格实则处于一种多元探索的状态。 可以说,李传真在早期对农民工题材的视觉表达上, 更多关注的是如何通过非色彩的刻画去探讨当时城市农民工的艰苦的生存境遇。

李传真 陈孟昕 友谊丰碑 纸本工笔 500cm×400cm 2020年

墨色所营造的凝重、深沉与灰暗的氛围,并 非刻意贩卖苦难的矫饰,而是源自李传真独特的关怀视角。正如 她本人所言:“农村出生的我,从小体会生活的艰辛……所以我 能体会他们的喜乐哀愁,能理解他们生活的窘迫、无奈、无助, 也知道他们憨厚朴实、吃苦耐劳。”[6]14,17为了肯定作为当时弱势 群体的农民工的尊严,真诚并真实地表现他们的淳朴、善良、无 助、徘徊及期待,非色彩的黑白灰更能凸显李传真想要传达的单 纯简洁而庄严神圣的静穆。[6]17这种独特的非色彩刻画方式,反映 出李传真对农民工群体艰苦处境的关注与思考。

由此可见,尽管 在部分作品中大量运用了重彩,但在这一阶段,重彩并未成为李 传真稳定的艺术语言,其风格实则处于一种多元探索的状态。 李传真将重彩语言融入作品主题表达的初步尝试,见之于她 2011年创作的《在路上》。虽然这件作品仍以农民工为主题,但 与之前同一系列作品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灿烂而热烈的橙 红色占满了整个背景。在谈及这一画风转变时,李传真分享了她 的创作思路:“在新的形势下,农民工的境况产生了一些新的好 的变化,农民工权益的保障体系逐步发展……农民工住宿条件得 以改进,住进干净、敞亮的板房。”[6]17在李传真看来,这些变化 不仅改善了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提升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因此,她选择用鲜亮的色彩来映射新时代农民工焕然一新的生存 状态和精神气质。在这灿烂的色彩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乐 观、自信地在祖国的阳关大道上大步前行的身影。 这一尝试的成功,可能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在路上》 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的优秀奖,肯定了李传真在重彩语言 探索上的突破;另一方面,热烈明朗的画面也更符合李传真对时 代的认知与期待。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 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全面繁荣,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 提高,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样的时代背景,无疑为李传真进一步 探索重彩语言提供了现实基础和精神动力。 毋庸置疑,重彩语言已然成为李传真近年工笔人物画创作 的主要表现方式。这一趋势在她自2015年至今的作品中表现得尤 为明显:2016年至2019年创作的“新农村”主题系列,2020年至 2021年围绕疫情时期普通民众生活创作的“惊蛰”系列,以及 2018年至2023年绘制的一系列重大主题性作品,无不体现了重彩 语言的主导地位。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早期 《在路上》中那种将重彩语言与主题表达紧密结合的创作思路, 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完善。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