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传真而言,重彩不仅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淡彩设色的 异质性画法,更是一种决定画面风格、氛围和情感基调的关键语 言。在她的工笔人物画中,重彩上升为主导性的表现力量。无论 是人物造型、道具细节,还是背景氛围,无一例外地被浓郁而热 烈的重彩设色所统摄,整个画面因此达到了视觉氛围的高度统 一。犹如沐浴在如春光般的明媚色彩里,画中事物无不洋溢着乐 观、欢快、热情、灿烂的生命力。这种对重彩语言的自由驾驭, 标志着李传真的工笔重彩画风日臻成熟与稳定。 

三、多元艺术视角点亮现实之光

2018至2023年间,李传真的创作重心转向国家重大主题性美 术创作。在这一阶段,她以工笔重彩为本体语言,绘制了7幅大 尺幅作品。李传真根据每件作品的主题,采取了不同的艺术表达策略,以持续自我更新的方式,在构图模式、造型趣味和色 彩配置上不断寻求新的变化。

李传真 在路上 纸本工笔 260cm×212cm 2011年

通过多元的艺术视角,她谱写 出一个个不平凡的人民故事,折射出现实生活的光芒。接下 来,将以时间为轴,对这7幅作品逐一展开分析。 《传教士与中国晚清往事》是李传真与陈孟昕针对“一 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于2018年合作完成的作品。画 面以壁画式的构图和象征性手法,将晚清时期外国传教士创 办教会学校、育婴堂、医院,以及编译书刊、地理勘探等推 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多个场景巧妙融合。 作品运用非线性透视和场景并置,营造出时空交错的叙 事氛围。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中穿插的桃树不仅进一步打破了时空限制,还起到了串联内容的作用,使画面在时空交错 的同时保持了视觉上的整体性。

李传真 夕阳欢歌 纸本工笔 300cm×410cm 2019年

而桃树也可理解为传教士对 晚清中国现代文化的启蒙和影响,培育了一批进步青年知识 分子的隐喻。场景的内容说明是以红底黑字的文字框形式呈 现,如同中国传统绘画的印章,不仅在构图中是不可或缺的 视觉元素,还与画面节奏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整体的图式 感和视觉冲击力。这幅作品通过图文互动的独特叙事方式, 呈现出极具装饰性的艺术风格,生动地再现了晚清时期中西 文化交汇的复杂图景。 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历时5个月的绘制,李传真 完成了入选“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作品《夕阳欢歌》。

李传真 王振 李泽卿 夸父逐日 工笔重彩 250cm×350cm 2022年

该作品选取了集餐饮、住宿、娱乐、医疗四位一体的 医养结合的现代养老社区作为表现内容,画面节选的是老人 们在练歌房唱歌的场景。李传真在作品里对主题中“欢歌” 与“夕阳”两个核心意象有着巧妙的刻画。 首先是“欢歌”的音乐性。漆黑的钢琴、轮椅与衣领, 洁白的护士服、老人的银发与琴键,鲜红的歌词本封面与沙 发,三者在整体红色调中形成鲜明的色彩跳跃,犹如欢快乐 曲中跳跃的音符,为画面注入动感与活力。与此同时,人物 疏密变化的巧妙安排,突出画面的段落感,仿佛合唱中的不 同声部,时而密集,时而稀疏。

这种画面配置的巧思,使 画面充满动感与节奏,仿佛能听到歌声在画中回荡。其次,对于“夕阳”的视觉性,李传真则在线条的处理上对其进行 了巧妙的呼应。她在对衣服进行填色与晕染时,在衣纹线周 围留出空隙,露出鲜亮的橙红底色,使人物仿佛沐浴在夕阳 的温暖光晕中,这与老人们悠扬的歌声相映成趣。《夕阳欢 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生动再现了中国现代化养老 社区中老人幸福晚年生活的典型场景。 承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 程”,李传真与陈孟昕合作完成了《友谊丰碑》。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