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谈李传真的主题性美术创作

书画艺术网书画天地2025-01-05 11:3813880
李传真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人物艺委会主任。作品曾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优秀作品提名奖、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铜奖、第三届、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 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7·中...

李传真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人物艺委会主任。作品曾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优秀作品提名奖、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铜奖、第三届、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 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奖等全 国性奖项。近期承接8项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项目。

谈李传真的主题性美术创作 李传真 主题性美术创作 纸本工笔 第1张

李传真 陈孟昕 传教士与中国晚清往事 纸本重彩 300cm×260cm 2018年

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以视觉语言书写时代史诗,与国 家命运、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 价值。它既不同于传统文人画中以笔墨山水寄托情怀的创作 理念,也区别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受现代主义和消 费文化影响而更注重个人表达和视觉奇观的艺术潮流。主题 性美术创作通常以宏大叙事为框架,以历史事件、英雄人物 和时代风貌为题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价值体系下进行艺 术表达。它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和人民性,力求以鲜明的主 题、典型的形象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弘扬时代精神,塑 造民族形象。 

谈李传真的主题性美术创作 李传真 主题性美术创作 纸本工笔 第2张

李传真 吴筱蘅 暖 纸本工笔 240cm×210cm 2024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 提到的:“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 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 与呼。”[1]这一论述精辟地阐明了主题性美术创作在国家发 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国 家建设的蓬勃发展,主题性美术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 期,涌现出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讴歌人民英雄的优秀作 品,它们不仅记录了历史的进程,更塑造了民族的记忆,成 为中国美术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探索中,李传真通过其工笔 重彩人物画实践,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她立足 传统工笔重彩技法,在艺术语言的运用上不断突破创新,逐 步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李 传真对历史叙事、社会现实、民族风情等多维题材都有着深 入的探索与思考,展现出对不同主题独特的艺术洞察。值得 关注的是,她始终保持着对艺术语言的探索热情,在构图形 式、造型趣味、色彩配置等方面持续突破,不断拓展工笔重 彩在当代语境下的表现边界。这种兼具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艺 术实践,不仅丰富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表现,也为其未 来发展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范式。 

一、主题性美术创作与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历史渊源

为了更好地理解李传真在主题性绘画创作中个性鲜明的 工笔重彩风格,有必要先简要阐明一下主题性美术创作与工 笔重彩人物画的历史渊源。 何为“主题性”?“主题性”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对作品 “主题”的提炼与深化,是对作品内在意蕴的深入思考和生 动表达。

谈李传真的主题性美术创作 李传真 主题性美术创作 纸本工笔 第3张

李传真 工棚·家 纸本工笔 240cm×200cm 2014年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主题性’并不是狭义上的 ‘意识形态’‘政治路线’等,而是有关民族精神、历史认 知、文化传承、时代担当的写照”(转引自崔晓蕾《国家形象 与民族精神——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叙事语言与价值建 构》,《人文天下》2022年第9期,第80页)。一件具有鲜明主 题性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发观者对自身存在、民族命运、历 史走向、文化身份等问题的深刻思索和强烈共情。在这个意义 上,主题性使美术创作跃升为承载民族记忆、凝聚时代精神、 引领价值取向的文化载体,而不再局限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综上所述,从更宽泛的视角来看,“主题性绘画从题材 上讲应该是表现有一定影响的历史、文化事件或具有深刻寓 意的作品,具有相应的历史性、政治性、叙事性、纪念性、 社会性”[2]。以这一标准审视中国古代绘画史,我们不难发现,主题性绘画创作实际上从未中断,而工笔重彩人物画 更是一以贯之地担当着主题性表达的重任。从东晋顾恺之的 《洛神赋图》,到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再到唐 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直 至清代王翚主笔的《康熙南巡图》与徐扬的《乾隆南巡图》 等,这些不同时期的工笔重彩经典之作,无不以精湛的技艺 再现了重大历史文化事件,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限于篇 幅,恕不一一赘述,但这些叙事生动、意蕴深远的杰出艺术 作品,已然从历史的维度有力印证了工笔重彩人物画作为主 题性绘画主体的悠久传统和显赫地位。 虽然工笔重彩人物画一直与主题性绘画关系密切,但不 可否认,在古代绘画史的主流叙事中,这一艺术形式最鼎盛 的阶段是唐五代,之后因文人画的迅速崛起而相对边缘化。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TanLiChuanZhenDeZhuTiXingMeiShuChuangZuo.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