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辞不类晋人所作
除却书风,章草《月仪帖》的文辞亦被人质疑。王世 贞称:“《月仪》有正二三九凡十一章,俱称具告君白,了 不可晓其辞,亦错杂,绝不类晋人尺牍,而中得一二古雅, 如黄初时语,然终不可晓也。”(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续 稿·卷一百六十六文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即认为章 草《月仪帖》文辞错杂,不知其意,绝不是晋人所写。 近代王蘧常于《月仪帖》眉批中有:“蘧常案:米元 章已言其不能高古,姚惜抱亦不信之,其疑有三。一、索靖 书,东晋时已稀有,不应唐后存此月仪完好逾千字。二、六 朝人写先集遇名辄作“君”,今效之曰“君白”,晋时殆无 此体。三、内有用“郁陶”字,依伪古文,以“郁陶”为忧 思,此亦非西晋时人语。颇持之有故,附识于此。”(王蘧 常《月仪帖》眉批,王蘧常先生研究微信公众号,2020年9 月15日)王蘧常先生以“君白”与“郁陶”二词,认为章草 《月仪帖》并非西晋时人语。 综上所述,前贤从书风与文体两方面,对章草《月仪 帖》的作者为索靖的观点进行了否定。
二、索靖曾作《月仪帖》
(一)确为晋人文体
上文已述,部分前贤从章草《月仪帖》的文体方面,对 其作者为西晋人进行了否定,然前贤们的推测依据恐失之偏 颇,本部分将对其一一辩驳。 首先,章草《月仪帖》的文体符合西晋时所作。在杜 海《书仪源流述论》中我们得知,书仪作为一种书信范本, 拥有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月仪》便是书仪发展成熟 后,以月份进行编排的一种书信范本。因文体的成熟是一个 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将章草《月仪帖》与其他书仪作 品进行比对,排列出其大致顺序,如表1。从单、复书形式上 看,章草《月仪帖》为上下两通的复书形式,而其他书仪简 化为一通,再从年序凡例上看,章草《月仪帖》未有过多使 用,而其他书仪作品则运用成熟,可知章草《月仪帖》是其 他书仪作品发展的基础。对于章草《月仪帖》的文辞,杜海 《书仪源流述论》中载:“书仪语言的演变也是和时代关系 密不可分的。
图5 《郁冈斋墨妙》本 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
索靖《月仪帖》每月上半首均采用四字句式, 四字句的兴起在骈文之前,它最早的代表是《诗经》。魏晋 已降,四言诗虽多被五言替代,但在各种文作中仍有大量运 用……至南朝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已属骈俪文。”[1]15可知 从上半通看其文为晋人所作。然其每月下半句式转变,在吴 丽娱《关于<朋友书仪>的再考察》中有:“四言者多为魏晋人所用,而四六骈体则盛于齐梁。但索靖书仪中的骈体尚不 甚典型,且与四言交互用之,它所体现的似乎是一种渐变。 骈体的发展虽盛于齐梁,但始于魏晋,与索靖同时代的陆 机、潘岳已有此类作品。”[2]所以章草《月仪帖》每月下半 通,并不为后世的四六骈句,是骈句发展的初期,仍为晋人 文体。 再者,王世贞与王蘧常皆对“君白”一词有疑问,邵郁 《敦煌写本〈朋友书仪〉研究》中载:“书仪的形式分为上 下两通,两通首尾皆具‘君白’,对照敦煌书仪单复书的格 式,可见这件书仪采用的是一书两纸的复书形式。两通内容 前后呼应,实为一首,这是魏晋以来流行的一种书体形式, 与单体书信是并存的……末尾又以‘君白’结束,君字是用 来代替人名的。另一通的性质,则是对前者的复信。”[1]25从 此可知“君”是一种在书信范本中使用的代称,并非王蘧常 先生认为的前贤之称,因此王世贞与王蘧常先生对“君白” 一词的质疑并非准确。
图6 宋拓覆刻本 选自河南美术 出版社《索靖书<月仪帖>》
最后,王蘧常认为“郁陶”一词亦不符西晋人做文章 的习惯。然而西晋潘岳有诗云:“眷故乡之辽隔,思纡轸 以郁陶。”(潘岳《登虎牢山赋》,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 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九十》,景清光绪二十年黄冈王氏 刻本,民国十九年)西晋成公绥有:“郁陶怀所亲,引领情 缅然。”(成公绥《无题》,出自欧阳询《艺文类聚·卷 二十七·人部十一》,宋绍兴刻本)魏晋时期曹丕有诗云: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书浮云往不还。”(魏文帝《乐府燕 歌行二首》,徐陵《玉台新咏·卷九》,上海商务印书馆四 部丛刊景明孙氏五云溪馆活字本,民国八年)可知“郁陶” 一词于西晋时期已经广泛使用,且亦有忧思之义,所以王蘧 常的观点有误。 综上,王世贞与王蘧常对章草《月仪帖》文体的质疑皆 不成立,就章草《月仪帖》文体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章草 《月仪帖》的文本内容是西晋人所写。
(二)索靖确有章草《月仪帖》
虽然众多前贤认为章草《月仪帖》为后人伪托,然而在 唐代的记载中却是另一种态度。 最早关于章草《月仪帖》的描述为唐代李嗣真之语: “靖有《月仪》三章,观其趣尚,大为遒竦,无愧珪璋特 达,犹夫聂政、相如,千载凛凛,为不亡。”(董逌《广川 书跋·卷六》,津逮秘书本)从中可知,唐朝时有索靖《月 仪帖》的流传,且此作笔力劲道,可千载流传。 除此之外,元代郝经《陵川集》中载:“魏晋以来诸书 多有之,独索靖《月仪帖》为妙绝,今有唐贞观间硬黄临本可 学也。”(郝经《陵川集·卷二十杂著文哀辞》,清文渊阁全 书本)明代李日华于《紫桃轩杂缀》卷中亦有记载:“唐人崇 事法书……硬黄者嫌纸性终带暗涩,置之热熨斗上,以黄蜡 涂匀,纸虽稍硬,而莹彻透明,如世所为鱼枕明角之类,以蒙 物,无不织毫毕见者,大都施之魏晋钟索右军诸迹,以其年久 本暗,又所宗师,故极意取之也。”(李日华《紫桃轩杂缀》 卷三,襟霞阁主人重刊,1935年,第77页) 从二者所记得知,唐人制作索靖《月仪帖》的临本来学 习并流传。
图7 《邻苏园法帖》本 哈佛大学汉和图 书馆藏
近年公布的俄藏敦煌文献中有章草《月仪帖》的五片残 片,蔡渊迪在《俄藏残本索靖〈月仪帖〉之缀合及研究》文 中将其缀合分析,判定其最晚为晚唐所作。从此可知,唐代 章草《月仪帖》的流传是十分广泛的。 总而言之,唐代文献中明确记载当时有索靖所书《月仪 帖》流传,并以此复制临本广泛流传。 综上,章草《月仪帖》文本符合晋人所作,再加以唐人 对其记载,我们可推断,索靖确实曾写章草《月仪帖》,且 在唐代尚有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