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索靖章草《月仪帖》,众多前贤认为乃假托索靖 之名,于是就此问题展开讨论。首先,从书风与文体两方面 梳理了认为其为假托之物的理由;其次,从文体发展与早期 文献论证了确有索靖《月仪帖》;最后,通过梳理章草《月 仪帖》版本,寻绎出前贤认为《月仪帖》书风不合晋人格的 缘由。
关键词:《月仪帖》;索靖;版本
传索靖章草《月仪帖》,是传世章草经典法帖之一,影 响广泛。然其作者问题,大多前贤认为乃假托索靖之名。为 何会出现这样的判断?其证据是什么?到底索靖有没有写过 《月仪帖》,本文就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章草《月仪帖》作者并非索靖的观点
(一)书风不合晋人格
1.索靖其人、其书
章草《月仪帖》传为索靖所作,为鉴别其是否为索靖所 书,首先需对索靖及其书风有一定了解。 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人,出生于官宦世 家,早年游诣太学,声名远播海内,为“敦煌五龙”之一。 中年久仕台阁,官尚书郎,与同样才艺出众又擅长草书的尚 书令卫瓘有“一台二妙”之誉。 索靖生于西晋时期,距今已久,且未有真迹传世,所以 仅能从文献记载中,对索靖书风有大概的了解,以下分为三 个方面叙述: 其一是索靖师承,索靖直接师法的是韦诞(179年―253 年),《书断》云:“善章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 (张怀瓘《书断·卷中神品·索靖》,武进陶氏景宋咸淳百川 学海本,民国十六年至十九年)而韦诞师法的是张芝,《书 断》中:“羊欣云:‘胡昭得张芝骨,索靖得其肉,韦诞得其 筋。’”(张怀灌《书断·卷中妙品·胡昭》,武进陶氏景 宋咸淳百川学海本,民国十六年至十九年)说明索靖从韦诞处 学得张芝面貌。
图1 索靖《七月帖》 载于《淳化阁帖·卷三》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王僧虔《论书》中载:“(索靖)传芝草而形 异。”(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虞山张氏照旷阁刻学津 讨原本,清嘉庆十年)从中可看出,索靖师法韦诞又可上追至 张芝,在传承过程中又不断发展出自身面貌。 其二,从后人评价中领略索靖章草的韵味,《法书要 录》中记:“幼安善章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有若 山形中裂,水势悬流,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 今不逮。”(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八神品》,虞山张氏 照旷阁刻学津讨原本,清嘉庆十年)可知索靖章草坚劲险 峻,令人赞叹。
图2 索靖《载妖帖》 载于《淳化阁帖·卷三》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晋书·索靖传》云 :“靖与尚书令卫瓘俱以善草书知名,帝爱之。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房玄 龄《晋书·列传第三十·索靖传》,武英殿校刻本,清乾隆 四年)从此可知,索靖草书与卫瓘相比,因未有楷法而更加 高古。 张彦远《法书要录》中有:“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 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张彦远《法书要录·卷 一》,虞山张氏照旷阁刻学津讨原本,清嘉庆十年)从此可 知,索靖草书中保留隶书用笔,有“银钩虿尾”。 从以上记载皆可知索靖章草保留隶书用笔,书风险峻挺 拔。 其三,从传为索靖所书的其他作品看,如《七月帖》 (图1)《载妖帖》(图2),虽然二帖真实性难以考证,然 就其被传为索靖书的情况上看,其仍有参考价值。从此二帖 看,索靖章草险峻自然,亦有笔短意长、简古便捷的韵味。
2.章草《月仪帖》并非晋人书风
陈璞《尺冈草堂遗集》:“索征西《月仪》始刻于《秘 阁续帖》,山林集谓恐唐人为之,王虚舟则谓是六朝人书, 无唐人方幅习气,余谓此等意格终非晋人不能也。”(陈璞 《尺冈草堂遗集》,清光绪十五年刻本)高二适先生称《月 仪帖》:“索靖章草,真迹无双。”又云:“气体高妙,清 俊婉媚,章草中之第一。”(庄希祖《中国书法全集·魏晋 南北朝名家卷》,荣宝斋出版社,1997年第325页)除了清 人陈璞与今人高二适外,大多前贤从书风上判断章草《月仪 帖》并非晋人所作。 北宋董逌于《广川书跋》中提出怀疑:“其后(内府) 购书四方,得《月仪》十一章。议者谓,靖所书特必不疑, 众亦字是信之。
表1 书仪作品文体比对
今入《续帖》中,其笔画劲密,顾他人不能 眦睨其间。然与前帖中书亦异,不知谁定之。……今《月 仪》不止三章,或谓昔人离析,然书无断裂,固自完善。 殆唐人效靖书,临写近似,故其书剞劂,迳出法度外,有可 贵者。”(董逌《广川书跋·卷六》,津逮秘书本)董逌此 时所见章草《月仪帖》为元祐年间《太清楼续法帖》中卷 七所刻版本,因其书风剞劂,定为唐人仿作。米芾观此刻 帖亦有此相同看法:“《月仪》只唐人耳,无晋人辙。” (董其昌,李日华《书画眼》,出自倪涛《六艺之一录·卷 一百六十四晋索靖<月仪帖>》,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人 更是因为米芾为书法大家,多数都认同章草《月仪帖》应为 唐人所写的说法。
图3 有正书局本 选自民国十一 年出版《宋拓索靖<月仪帖>》
明代王世贞于《弇州山人四部续稿》中有:“今年冬, 得黄熊所携索幼安《月仪帖》一卷,按幼安真迹为宣和殿所 藏,而先已刻之,《秘阁续帖》中米元章与其友人书,谓 《月仪帖》不能佳,而黄长睿遂未信以为赝物,独董逌称其 笔画劲密,他人不能睥睨,然亦是唐人临手也……” (王 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续稿·卷一百六十六文部》,清文渊阁 四库全书本)《书画跋跋》中亦有:“《月仪帖》为古帖, 然恐未必出幼安。后人以结法稍类幼安《载妖》一章,遂举 以归之索耳。大约近唐人所为……”(孙鑛《书画跋跋·续 卷二墨刻》,孙氏刻本,清乾隆五年)两则记载可知,王世 贞与孙鑛亦认为章草《月仪帖》并非索靖所写,应为唐人所 作。 清代王澍,在《竹云题跋》中有:“余窃以《月仪》为 幼安真迹者固非,以为唐人书者亦过,观其文字卑靡,殆齐 梁间人所为;即其书,虽乏晋人澹古风韵,亦无唐人方幅气 习,亦应出齐、梁间人手。
图4 《月仪帖三种》 选自二玄社出版 《书迹名品丛刊》第150册
余曾见齐、梁碑刻数十种,笔法 峭劲,形貌虽不同,精神正与此合,以其近似靖书,故目以 为靖耳。”(王澍《竹云题跋·卷二》,钦定四库全书)姚 鼐于《元祐秘阁续帖》本后题有:“观此章草诚亦精熟,然 用笔圆媚,恐只是唐人六朝人写。” 至清代,章草《月仪帖》亦被认为并非晋人所书。 近代徐无闻先生于《郁冈斋墨妙》本后题有:“此帖浑 朴简古,与出师颂同为魏晋人手笔,指为索靖所书,乃后人 想象之辞。” 以上众多前贤,皆从书风上认为章草《月仪帖》书风卑 靡圆媚,并非晋人所写,更不会是索靖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