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龙 1988年生于河北邯郸。本科、硕士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 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作品于2015年获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展览优秀作品 奖。2014、2019年作品先后入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16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首 届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9年,入选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养计划。2022年, 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传统泥坯壁画专业人才培养”。

张云龙 丛林深处 68cm×68cm 2014年

作为非常具有民 族化特色的画种,工 笔重彩画在我国有着 悠久的历史,在千百 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 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 风格和美学特性,那 一孔孔石窟和一座座 寺观里的壁画见证了 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 美学面貌。只是年深 日久,历史的风沙风 化了曾经夺目的色彩 和恢宏的巨制,很多 名动一时的工笔重彩 作品慢慢消失在公众 的视野,最终成为中 国美术史不无遗憾的 三言两语描述和渐次 发黄的一抹记忆。尤 其是宋代文人画盛行 以后,工笔重彩在画 坛的位置被边缘化, 很长一段时间,当世 名家鲜有绘制工笔重 彩作品者,这种画种 更多成了民间画工施 展技艺的媒介载体。 

到了当代,随着 “人民性、大众化” 成为新时期文艺创作 的题中应有之义,工 笔重彩画又迎来发展 的一次良好际遇。很 多创作者也纷纷用工 笔重彩作品画出这个 时代的气象和风度, 一时间,工笔重彩 的创作成为学界和业 界纷纷热议的话题。 

张云龙 泊 238cm×128cm 2012年

也基于工笔重彩的历 史和传承,这种体裁 被当作中国传统艺术 的重要表现方式。于 是,传统和现代,东 方和西方,工笔与写 意……这些话题引发 了广泛而持久的讨 论。中国传统艺术在 当代的传承和演变非常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概 念化和脸谱化严重,即本 来内蕴丰富的传统艺术被 扁平化和符号化。不仅传 统艺术的美学精神徒有其 表,“笔墨当随时代”的 品格也无处追寻。有鉴于 此,重彩画语言历史传承 与当代流变之间的关系需 要予以重视和思辨。 我祖籍燕赵古城邯 郸,本科研究生阶段求学 于广州美术学院,算北人 南学。

在成长过程中,对 北方大气苍凉悲壮雄浑的 地域品格感同身受,无形 中这也塑造了我对开阔、 大气的艺术风格的追求。 而南下求学阶段岭南的云 烟出没又于我心有戚戚 焉,无论是湿漉漉的梅雨 天,还是气味隽雅的没骨 花卉,都渗透进我的创作 体会中,这两种迥异的美 学韵味滋养并成就了我自 己近些年的创作思路和风 格。同时,作为一名女画 家,我在创作时力避脂粉 气,这并非意味着我排斥 创作的细腻,相反,是在 保持敏锐的艺术触角的同 时,去掉矫饰,突破视野 的狭隘与身份的局限。 

张云龙 山林夕照 128cm×68cm 2016年

在进行工笔重彩创 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 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完 成重彩画在当代真正意义 上的传承和转译。无论对 于哪种画种而言,材料、 媒材、颜料等的使用,都 是该画种自身重要的本体 特征,比如墨、生宣纸之 于水墨画,矿物质颜料和 熟绢之于工笔重彩画。

所 以,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 代,工笔重彩画都要使用 矿物质颜料,区别无非是 矿物质颜料品类的丰富、 拓展和选择。在以往的工 笔重彩创作中,我一方面使用朱砂、石青、石绿、赭石、藤黄等矿物质颜料;另一方 面,积极拓展金箔、银箔等材料的运用。同时,在敦煌参与 “中国传统泥坯壁画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经历,也给我很 多的启发和提升。 这些矿物质材料从历史的纵深处走来,从石窟壁画和寺 观壁画中走来,也从先民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中走来。经过岁 月积淀,这些颜料即便蒙有尘埃,但不减其蕴藉的情感张力和历史厚度,穿越历史的烟云,它们依然放出耀眼的光芒。 

张云龙 和煦的风 220cm×46cm×3 2022年

所以,我钟爱这些色块的厚重与力量,迷恋它们挥洒出的浓 丽色彩,更追求那或细腻或粗粝的质感。同时,因为矿物质 颜料独特的色彩和质感,我在创作时不仅仅将其当作绘画的 媒材,也视之为被表现的对象。一定程度上,表现形式和表 现内容完成了融会贯通,而成了克莱夫·贝尔所言“有意味 的形式”。

其次,传统工 笔重彩画在绘制时往 往依据前代流传的粉 本,于是传统重彩画 “工”的特征也格外 明显,而现代重彩画 则融入更多的写意成 分。因为初习绘画时 我的专业方向是山水 画,所以这也为我之 后的工笔重彩创作奠 定了水墨和山水创作 的基础和底子。由 此,“工中带写”不 仅成为一种追求,也 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创 作习惯。

在这其中, 写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需要进一步被确认。 因为写生重要的不仅 仅是速写和获得造 型,更是对写生现场 的沉浸式体验,对被 写生对象的直观体 会。建立在写生基础 上的工笔重彩创作, 用笔方能流畅随性, 形神兼备。 再者,重彩画语 言流变建立在对当代 文化内涵和时代品格 的追求上。

张云龙 太行春色 68cm×46cm 2014年

中国古代工笔重彩画创作往往有着明确的政治或宗 教层面的诉求,而当 代工笔重彩画有着更 多元的精神指向和更 为丰富的创作手法。 同时,中国传统工笔 重彩画与文人画的精 神内涵是对立的,一 般表现为民众的审美 和文人士大夫的审美 对立,并分别外化为 喧嚣、热闹的场面与荒寒寂寥的审美意 境。

而在进行工笔重彩创作时,我希望在 大众化审美和文人品 格之间实现有机的融合,所以,既在矿物质颜料的使用等方面从壁画中汲取灵感,又避免题材的从众和审美意象的媚俗 与狂欢。 书画艺术网创始人张卫村说艺术作品,既体现着创作者的个性和先天气质,也内蕴了作者的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尽管以往的创作体现了我一直以来的艺术追求和品味,然而,无论以往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对于我来说在人生与艺术之路上都算是刚起步,未来我依然会敬畏传统,回应时代,远离心浮气躁,创作出更经 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