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陈亮已有数年,深知其书法作品及艺术活动在重庆颇具影响。近几年,他出任区文联主席,专职从事艺术工作,把书法技法、理论、教育、收藏等作为事业发展、全面推进。

学书要师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变革创新,这是书人的必经之路。陈亮认为,历史遗存是学习书法的最好老师。他从明清出发,上溯唐宋,直追魏晋,长期游于传统书法的宏伟与深邃之中。他喜爱王羲之法帖,曾几十次临写《圣教序》、《兰亭序》《十七帖》,时时被羲之清雅秀丽、宁静自然、不激不厉、风规高远的书风所感染。他欣赏米芾那“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的用笔和“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神采风韵,曾长期用心体会。然而,让他最钟情、最痴迷、最陶醉的还是八大的书法。

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能生生不息地流淌至今,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发展。书法创新在于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创作出具有时代审美内涵和艺术情趣的作品。在陈亮创作的《龙为霖渝城夜景诗》作品(见左图)中,虽然还具有传统的用笔和结字法则,但是在线条造型和风貌取势上已注入了新的活力,个性风格跃然纸上。其用笔以圆施方,中侧生焉;线条提按变化,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结体大小、疏密有别;取势欹正错落,纵敛开合,特别是在布局立意上选择散淡方式,字距与行距都拉得很开,字字相对独立,极大的空间感带给欣赏者一种月朗星稀、宁静深远、气息通畅、空灵若谷的美感。

法与意、形与神是构成书法的重要元素,历来被书家所看重。刘熙载《游艺约言》云:“作书,皆须兼意与法。任意废法,任法废意,均无是处。”前贤之得失乃今日之我师,故而陈亮总是强调书法的多元性、综合性。“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这是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我们从《唐李远诗》这件作品(见左下图)可以感受到他的艺术追求。首先在用笔上,使笔逆入藏收,不露锋芒,写出的线条凝重含蓄。其次在结体上,力守平稳停匀,取势险而不倾。再次是通篇节奏起伏适当,收放造势有度,难怪沈鹏评价他的作品“有个性、不张扬,较好地把握住了‘度’的释放”。

个性风格是书家艺术成熟的象征,但陈亮并不把精力放在“自成一家”上。他主张多元涉猎,不刻意追求个性风格的“早熟”,努力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自然脱古入新,在“游离”中走出自己的路。他“淡然出新”的理念与启功先生倡导的“不创自新”的思想是一致的。的确是这样。若是一位书家过多注重个性的张扬,虽然作品有了几分看点,但往往容易丢失艺术的文化内涵,这是得不偿失的。陈亮虽无意求“工”,但他那情溢笔端的空灵、简洁已把我们带入恬静安闲、萧疏淡远的境界。

书法是创造美的艺术。透过那千姿百态的线条,不仅能使观赏者感悟到大自然的生命气息,领略到书家心灵的律动,而且能传递出时代的文化记忆。纵观古今,大凡流传久远的艺术品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的技艺水平,更在于它承载的文化内涵。陈亮对此是心领神会的。每当我们品味他那一件件洒脱而自信的精神产品,总有浓厚的书卷气扑面而来——那是羲之的雅气、米芾的爽气、八大的禅气,还有他蓄积已久的才气……上世纪90年代,陈亮多次到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听课受训,后又到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班进修深造。近些年,他写下了书法研究和教学讲座文稿十余万字,创作了不同书体、不同形制的作品二百余件,举办个人书展及书学研讨三次,出版书法集三册。

多年来,陈亮悉心感悟、勤奋耕耘,在他的“悟筑斋”中编织着自己的艺术之梦。而今,他已进入书法事业上的黄金时期,我由衷地祝愿他登高望远、书丰笔阔,向更高的境界迈进!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