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批评难,做批评家更难。批评可用笔名隐身,批评家则活在现实中,无法躲藏。书坛如今是名利场,少不了诸多利害关系,必然涉及到这神那佛。只栽花、不种刺儿是人之常情。现在的批评家,为一己私利替他人唱颂歌,顺便再为自己吆喝几声者并不鲜见。但常情未必完全正确。

“皇帝的新装”众所周知,但类似剧情哪一天不在上演呢?古人云:“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对于书坛种种不顾脸面的吹捧,以至于污秽满纸,吾辈岂能心安理得?再者而言,现在的一些评论,不要说“指导”实践,就是“贴近”实践也难。原因在于“动手”的人根本不“理论”,而“理论”的人基本不“动手”。

对比来看,古代的书法批评,虽无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但三言两语,却一针见血、切中肯綮;而今天的书法批评,往往连篇累牍,却隔靴搔痒、不知所云。“温柔者伤于软缓”,锋芒不见,大玩太极之道;“躁勇者过于剽迫”,动辄张口骂街,难见真知。书法家与批评家相互依存,关键在两点:一是良知,二是审美。“所要者魂,可贵者胆”对批评家来说更为适用。有鉴于此,书坛不仅需要正确地面对批评,而且也需要真正地理解批评家。

 张金方

 要有正确的角色认知

 中国书法的历史从来就不缺少批评,当然也从来不缺少批评家。翻开中国古代书论,第一篇,赵壹在《非草书》中就以痛快淋漓的语言为书法批评定下了基调。由此,赵壹也成为了一位具有先驱意义的书法批评家。然而,在中国古代却没有专门的“书法批评家”的概念,当时的书法理论家或书法家承担了这样的角色。我们今天提出“书法批评家”的概念是艺术发展分工细化的结果。

张金方

 历史往往就重复着这样的事——“去本愈远而防之愈密,去道愈疏而言之愈切”。汉魏书论,多是对书法美的形象描述,人们不去关注技法而技法精微;唐代以降,技法之著出之不穷而技法愈微。究之书法批评,我们不愿看到而确确实实正在走这样的一条路。

古代的书法批评,虽无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但三言两语,却句句说到点儿上;而今天的书法批评,往往连篇累牍,句句不着边际。“温柔者伤于软缓”(孙过庭《书谱》),锋芒不见,大玩太极之道;“躁勇者过于剽迫”(《书谱》),动辄张口骂街,难见真知。分析这种境况或者说现象的出现,可见我们对“书法批评家”这一角色的认知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今天的书法批评家不仅要对古代的书法批评进行吸收与总结,形成系统,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认清自身应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要有理论家的修养、艺术家的思维

 书法批评家,他可以不是书法理论家,但要具有理论家的修养;也可以不是书法家,但要具有艺术家的思维。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批评意识——它是批评家的天赋,是批评家敏锐与否的标志。有真知,有灼见,而没有批评意识,他可能会成为理论家而难以成为批评家。在对待书法的问题上,理论家可以中立,批评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理论家可以是也允许是“热”的,但批评家必须是“冷”的。批评家也不一定要像理论家那样注重体系的建立,因为批评体系一旦建立,就会形成固定的模式,单一、僵化就会随之而来。

批评家需要的是艺术家的灵感、敏锐的感受力与活跃的思维,时时保持常新的、随机的、跳跃的状态,而不应被所谓的批评体系所限制。书法批评家要时刻葆有逆势的思维。他要经常在别人的认同中去反对,在别人的反对中去认同。虽然与别人相反的意见未必就一定正确,但是批评的价值也许正在于批评带来的反思,而不是批评本身的准确与否。

至于书法批评家书法创作水平的问题,曹植《与杨德祖书》有“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的话。这段话是就文学家而言的。他认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学创作水平才能进行文学批评。孙过庭在《书谱》中批评曹植“语过其分,实累机枢”。对于书法批评,不是一定要超过某人才能批评某人,只要有理由就行了。当然要进行细致入微的批评,没有较深的书法具体实践显然是不行的。但不能要求过高,对书法批评家的要求是高水平的书法综合素质,而并不是单纯的创作水平。

 有“魂”,更要有“胆儿”

 一个书法批评家,有了强烈的批评意识,便具有了批评家的“魂”——它让批评家思维角度灵活与独特。批评的“胆”则折射着批评家的人格与批评的真实,是一个书法批评家最可贵的素质。

 面对书法批评的对象,要敢于提出批评意见。尤其是面对力量非常大,大到天经地义,大到不容置疑的传统与流俗意见时,如果经过自己的衡量,觉得并不是这样,一定要有韩文公批评王羲之书法是“俗书”、王荆公称《春秋》为“断烂朝报”的精神和胆量。显然,这样一来,书法批评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人或者派别,世故人情也就在所难免了。虽然曾听到不少批评家自言“对书不对人”、“就书法论书法”的话,可事实上,所有的批评家都逃脱不了这“书”与“人”的魔咒。可能你以为是正常的书法批评,别人却认为这是不给面子或拆他的台。纵使不对你进行打击报复,对你敬而远之总是可以的吧?所以摆在书法批评家面前的路注定是一条寂寞独行之路,除非你不做批评家,或者做一个伪批评家。否则,伟大如鲁迅,依然不能逃脱“人缘”不好的评价。

书法批评绝不是因为批评公正、准确就可化解所有人情世故的。婉转的文字表达方式更无济于事,除非大家铁得像苏轼黄庭坚那样互讦“石压蛤蟆”和“树上挂蛇”依然哈哈大笑。除此之外,大约讲实话、讲真话总是不受人欢迎的。一如鲁迅,其实他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清楚,只要他的笔下有那么一点儿“暧昧”,以他的才华,一定会得到大批人的喜欢,但他甘心“下地狱”,情愿“下地狱”。这就是一个批评家的勇气,一个批评家的“胆”!真正的书法批评家就不能怕做独行者、孤独者,要敢于在传统和流俗面前讲真话、讲实话。

如果仅为着得到过别人的关怀和帮助,或者面对权威、面对领导,批评就手下留情,欲言又止,这不是一个批评家应有的风格。一个真正伟大的批评家,包括书法批评家在内,一定是个体的、孤独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团体、一个派别的。如果一定要找归属,他只归属于自我内心的真实与良知。

 “所要者魂,可贵者胆。”(李可染语)这是一个书法批评家必不可缺的品质。这样说并不是轻视书法批评家的学识修养——学识修养最终决定批评的深度,是书法批评的根本。然而,什么样的问题都要放在一定的背景之下才能看出答案的合理性。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无“魂”无“胆”而学识修养深厚的人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书法批评家。“五四”时期,我相信学识文采超鲁迅者不止一人。论多才多艺,也许鲁迅比不上郭沫若;论学问底子厚,也许鲁迅比不上胡适;但论思想、文笔犀利和批评性,却仅属鲁迅。反思我们当代的书法批评家,最要紧、最缺少的就是批评的意识与胆量,并不是学识与修养!缺少学识与修养,我们可以勤奋地学习、慢慢地积累;但缺少批评的意识是最可怕的,缺少了批评胆量就更是书法批评家的悲哀!

 俞丰

 书法评论有些“囧”

 “囧(jiǒng)”字是网络上最近流行起来的怪字,连中央台的新闻节目也作了几次报道,可见网上的声音已经从“非主流”跻身“主流”行列了。网上也真是天才遍地,一个“囧”字,活像一张苦瓜脸,简单而形象,是窘迫、尴尬的绝佳符号。这里要说书画艺术理论与批评,拿这个字开篇,不是“与时俱进”,仅是凑个热闹。

 俞丰

 艺术理论或批评之“囧”,首先在于“动手”的人根本不“理论”,而“理论”的人基本不“动手”。这活脱脱可以套用海派清口周立波的一个经典桥段:“流氓是不打人的,打人的不是流氓。我们上海的流氓看不惯谁,只说一句话:‘拿伊做脱(沪语:把他干掉)!’”可是艺术理论家捉襟见肘、可怜兮兮,怎么可能有黄金荣、杜月笙那样的“腔势”(沪语:腔调)?

 最通俗的,可能就是最深刻的

 都说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且有指导实践的作用。现在看来,不要说“指导”实践,就是“贴近”实践也难。历史上,伟大的艺术理论家几乎都是伟大的艺术实践者。苏东坡、赵孟頫董其昌石涛、王原祁等等,都是书画巨匠;而他们的理论,话语不多,却能指导我们的实践,直至今日仍不过时。苏东坡谈“书画同源”,赵孟頫谈“复古”,董其昌谈“南北宗论”,石涛谈“笔墨当随时代”,王原祁谈“金刚杵”、“龙脉”……最高深的理论只有简单的几句话。而现在的理论,篇幅越来越冗长,思想越来越模糊。

 “长”还不可怕,因为有些文章,虽然没有闪亮的思想火花,但至少还有丰富的历史资料,纵不能给人以醍醐灌顶的彻悟,却也还能让读者增长知识,给读者带来乐趣。这样的文章我觉得还是无可厚非。可恨的是,还有“洋”!想起最近买到的一本中国画论史著作。

本来很虔诚地想研读一番,提高一下理论水平,没想到第一页就“卡壳儿”了。文章中有一段引文,译自一位外国哲学家的著作,原文是这样写的:“设身处地的全部秘密都处在其最初的、感性的阶段,它在这里获得解谜,因为这是一种知觉。那设定他人者乃是一个知觉主体,他人的身体是被知觉的事物,他人本身被‘设定’为是‘知觉着的’。

这从来都只是涉及共同知觉……设身处地问题因此就像我的肉身化问题一样通向感性的思考,或者,如果人们愿意,它被转移到感性之中。事实是:在我的最严格的私人生活中向我显示的感性,在我的生活中呼唤着所有别的身体性。正是存在通达了我的最秘密之处,但它也是我在场的绝对中通向的包含着世界、他人和真实的秘密的最原始状态。”字都是中国字,话却不是中国话;拆开来字字都认识,连起来句句看不懂。毫不夸张地说,我怀着极端敬畏的态度认真读了不下二十遍,结果只能掩卷兴叹,唯一的感受是不读还有点儿明白,读了反倒不明白了。

不过在自暴自弃之余,我也有点儿疑问,自己好歹也算是大学文化,且是专业工作者,连我二三十遍都没弄明白的文字,“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要读多少遍才能懂?如果理论真是这么艰深可怕,那么我等也只有敬而远之的份儿了。不过我想说,读者的水平固然有待提高,但作者是否也可以“亲民”一些呢?中国的艺术问题,根本上还要用中国的理论来解决。讲大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我们读毛、邓的选集,记住了“纸老虎”、“白猫黑猫”。这些深入浅出的理论指导我们打败了帝国主义、推进了改革开放,可见,最通俗的,可能就是最深刻的。我们的艺术理论,是否也该作些这样的反思?

 不想把他摔到底儿,就不要把他捧上天

 上面说的算是大理论,下面还想说说小理论。我所说的小理论,是指报刊中最多、最常见的艺术家介绍、艺术赏评的文章。现如今,展览多得来不及看,各种小册子满架子里塞。要说经济、文化繁荣,真是好事。可是物多不贵,所以现在看到所谓的“大家”、“精英”、“实力派”之类,我们也有了免疫力,不再像先前那么迷信了。

至于说介绍文章,几乎都是形容这位艺术家是多么孜孜不倦、不求闻达、毫不浮躁、嫌恶炒作、深入传统、探索新风。这样说来,他们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敬重的艺术家吗?然而,我们眼中不争的现实是:浮躁的艺术风气日渐弥漫,踏实虚心、寂寞清寒的艺术家极其罕见!那些在媒体面前标榜淡泊的人,肯定是不淡泊了;那些说不浮躁的,肯定是浮躁了。在当今时代,为自己吆喝两声无可厚非,但读者也要锻炼得聪明起来。高票房和低口碑是当今电影大片的基本定律,其他艺术也可以参照思考。看看权当娱乐一把,增加点儿茶余饭后的谈资是好的,就是千万别太把它当“艺术”。

 闲着没事,看看八卦新闻也是不错的消遣。说实在的,娱记中也有文笔很不错的,至少他们能让我喷饭一笑,延年益寿,岂不实惠!于是我有时甚至想,好的艺术评论家,应该有哲人的思想、学者的考证、工匠的手艺、娱记的笔调儿。哲人的思想启迪艺术的智慧,使我们心存高远;学者的考证夯实艺术的地基,使我们步伐稳健;工匠的手艺贴近丰富的实践,使我们脚踏实地;娱记的笔调儿给我们带来阅读的愉悦,让艺术变得更有趣味。惯于写文章的,不妨多动动手;老是动手的,也可以尝试写写文章。短一点儿最好,只要新鲜有味儿。千万别拿洋人来唬人,我们是用筷子吃饭的,用不惯刀叉。朋友要你介绍,就介绍他一些人所不知的趣事,能说的说,不能说可免。不想把他摔到底儿,就不要把他捧上天——那时,或许才是艺术理论春天的到来。

 薛元明

 批评的开展首先需要营造能够说真话的空间

 书法圈内谁都知道批评很难,其实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人难免都会有趋利避害、美化自己的潜意识。忠言如良药,苦口才有效,但多数人还是喜欢听恭维话,听顺耳之言当然舒服。进一步说,批评不相干的人还相对容易,批评熟人和朋友就难了,而自我批评更难,至于能说一声“感恩批评”则难上加难。毋庸讳言,批评有时与人身攻击的距离很近,不易把握尺度。现在许多人之所以躲着批评,不正是因为害怕批评会影响自己的威望吗?有的甚至认为批评是对个人艺术成就的一种否定,会影响自己的市场份额,是市场杀手。

薛元明

 批评的开展不是某个人的问题,需要合适的环境。批评家应该构建共同阵线,形成一种合力,最终才有说真话的空间。不能仅仅是几个人作孤军奋战式的搏斗,仅仅是少数人来做“恶人”。若批评家集体失声,就宣告了书法艺术的沉沦。

 在现实中,批评家所忌惮的不一定是与被批评者的关系变僵、变坏,而是与一群“帮闲”的小喽啰交恶,这才是最要命的。被批评者有一定的雅量,未必认为批评就是坏事,但有讨好之人反而会“冲锋陷阵”,以此卖个人情。

 就现实而言,批评不仅需要纸质媒体承担责任,网络媒体同样要发挥作用。网络媒体其实与纸质媒体相通,所有一切皆可以在口头传播,同样可以作为纸质媒体的素材。并且网络会以最快的速度将思想转化为文字,没有任何限制,传播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要建设良好的批评环境

 就目前而言,书坛缺乏良好的批评环境。无原则、无节制的马屁声和阿谀声,声声入耳;许多批评家只想栽花不想种刺儿,目的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所以批评到最后往往只能雷声大、雨点小,一团和气、皆大欢喜。加上批评本身就很难操控,故而真实的批评罕有。在批评环境的建设中,所谓的“学术研讨会”大肆泛滥是一个切肤之痛,形成“研讨=颂歌”、“批评=骂人”这样一种定性认知。“皇帝的新装”一批又一批,任何人都可以用任何方式冠以“学术研讨”之名,连宣读领导贺信也称为学术,可以想象其中有多少水分。或者将“批评=揭露”,揭疮疤,说隐私,甚至“批评=批判”,打棍子、扣帽子,上纲上线。因为类似种种限制,使得批评左右为难。目前多种社会因素的复杂影响,使书法圈分化成“小社会”,“批评=事件=‘××门’”。与研讨会不断扩张而掉价儿相对应的就是书评(包括对作品和作品集的评论)。若将一些观点集中起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些批评家一会儿一套观点,看法不断转变,没有固定坚持的立场,相互间充满矛盾。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其实只是为了不同的利益需要。

 批评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同样要吃五谷杂粮。面对功利的环境,批评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使自己更纯粹一些,尽量减少现实利益的纠葛,使批评得以顺利开展。所以,批评家需要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

 批评家眼中的批评和被批评对象眼中的批评并不一致。批评不是道德审判,不是将批评对象送上道德法庭。书品与人品的关系旨在强调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却无法回避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真实丑陋。既然“书为心画”,书法便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宽泛一点儿理解,对某个人的好恶必然影响对其艺术的评价:爱屋及乌时就用“人无完人”来开脱,恨屋及乌时甚至搞人身攻击,揭露隐私,很难做到围绕纯粹的艺术来进行评判。

 批评不是法官办案。审理案件必须根据事情进行裁定,要有最终结果。但艺术不能量化,无法有具体的精确度。好与好之间无法比较,因为每个欣赏者都有不同的审美品味。书法带给每个人的感觉非常复杂。同样一件作品,在不同人眼中是千差万别的。某类创作在一般人眼中流光溢彩,但在另外一些人眼中可能是乌七八糟。书法艺术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因为有各自多元的理解,才会千姿百态。如果整齐划一,就没有趣味和生命力了。所以有一点要注意,批评家保持客观的心态最重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常心。不要先入为主,先画好一个圈儿,把自己限制起来。

 当今书法批评有诸多不足

 在具体实践中,书法批评尚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批评公式化,没有思路,只有套路。最要命的是,不管什么人、什么事,最后都是几个观点、几个要求、几个原则,一个丰满的艺术家最后被抽出几条筋来。由此也就产生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稿”,一篇批评文章,只要把其中的人名换掉,就可以无数次使用。批评不再是量身定做,这样的结果是失却了个性,也失去了意义。这与我们所能接受和期望的批评有相当大的距离。

 二是批评钝化。批评要切中肯綮。乱说一气,说不到点子上去,缺少高明的眼光,无疑是很可悲的。而有些批评简直就是“酷评”、“艳评”和“娱评”,无形当中消解了艺术本身的崇高。批评家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必须高屋建瓴。

 三是批评广告化。一篇文章只是开始说一点儿有关批评的话,加一个所谓的“批评的帽子”,而后使用转折词“但是”,好话说上一箩筐,明贬暗褒。

 四是批评奴化。有的批评人云亦云,没有独立见解,只是把“吃饭”换成“用饭”,依旧是老一套见解。人的天性就会撒谎,听到某些人常说一些不咸不淡的话也可以理解,它反映的是国情特色、人情世故、现实利益需要等等。但批评最起码要做到:不敢批评一个人,可以不发声。如果必得“吹捧”一个人,出言要格外慎重,不切实际的,能不说就不说。

 五是批评图解化。有的批评不是从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分析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而是以部分作品,甚至是无法避免的应酬作品来“印证”自己的理论观点,削足适履、按图索骥。事实上,我们所批评的作品应该是那些能代表作者创作水准的,否则无效。

 找准批评的对象,坚持自己的立场

 批评有边界,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要拿来进行批评。对于批评对象的正确选择是批评进行的基础。选择的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对批评对象的选择是否公正,是考量批评家良知和眼光之所在。有些人不值得批评,比如某些恶意炒作,自曝丑陋,属于“自杀式展览”,很快就会自生自灭,加以批评反倒抬举了对方,“冷处理”不失为一种办法。从本质上来说,批评的视角至关重要,“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谓之失言”(《论语》)。评论一个人要有一定的资格,特别是说别人的不足时要负责任。当一个人要为自己的言语承担责任时,就会对批评多一些慎重,从而使得言语更有分量。

 批评家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因而其自身素质非常重要。批评必须专职,不能客串。陈寅恪曾提出“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的观点,认为“独立”和“自由”不能分家,缺一不可。现实中有的人既要批评,又要唱赞歌,执行两套标准。因为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一些人对于书坛中的丑陋现象虽义愤填膺、深恶痛绝,但每每涉及到自己头上,便采取另一种标准。批评熟人、朋友比批评书协领导更难。书协领导天高皇帝远,批评家可以说出一大通想法;面对自己周围的人,则会难以摆脱所涉及的现实利益的束缚。因而这需要批评家个人的自律和自励。

 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书家之间存在三种关系:直接关系——已经相交,中间关系——朋友介绍,间接关系——未来相识。书法圈子小,熟头熟脸的也就几个人。现实利益、朋友人情、未来收益,再加上“红包评论”、有偿批评等,批评家很难置身事外,有时甚至寸步难行。

 在此着重提一下“红包评论”、有偿批评。一方面,活动主办者深知书法圈的游戏规则,所以对宣传、评论者必有红包孝敬;另一方面,批评家也对外公布自己的润格身价,愈是名气大,出场费愈高。“红包评论”、有偿批评是一种批评的商业化,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在本质上并不是批评关系,而是变成了买卖关系。对于这些批评家而言,“卖言”即是“卖身”。“失身”,自然是非常悲壮的事情。

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动关系。批评者应有些许勇气,慎重出口;被评论者要有雅量,回应反思。面对批评,不屑一顾,置若罔闻,无甚消息,实行“软着陆”,会使得批评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年头儿,要想听别人说真话不容易,所以一个正直的、有进取意识的书法家应该珍视批评,正确对待批评。

 批评家的批评意识,说到底是一种“耻辱观”。有时吹捧的发生,起因在于被评论者的授意。批评家的言论乃至批评家本人,不过是某些人借用的道具——借批评家之口一用而已。

 目前的学术有等级制度。各类刊物以及官位、职务等都有明确对等的指标,批评家也分成诸多等级。现在的评论家多半是“责任大、项目多”,总是风尘仆仆;消消停停地读书,都是“宏大叙事”。大批评家不管小事情,否则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小批评家不甘现状,总是试图架起高射炮,哪怕打的就是蚊子。

 总之,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即使是大家,仍然要接受批评,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书家,都有缺点,就都可以进行批评。批评未必都要长篇大论。长篇大论,有时反而会冲淡了主题。哪怕是最简单的几句话,只要是真知灼见,必定有益。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