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宋代风俗人物画和环境描绘的审美特征及其收藏价值

书画艺术网书画收藏2025-10-07 10:20900
一、宋代风俗人物画及其环境的写实性 从邓椿的《画继》可知,宋代画 院的画家在绘画创作时都遵循“形 式”和“法度”,因此宫廷画家的作品 都具有极高的写实性。在宫廷画院画 风的影响下,此时的民间风俗画画家 也开始追求写实的画风。因此,在写 实风尚的大背景下,风俗画家不仅在 题材内容上讲究以自然风光、现实日 常生活为主,也注重人物塑造、环...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一、宋代风俗人物画及其环境的写实性 

从邓椿的《画继》可知,宋代画 院的画家在绘画创作时都遵循“形 式”和“法度”,因此宫廷画家的作品 都具有极高的写实性。在宫廷画院画 风的影响下,此时的民间风俗画画家 也开始追求写实的画风。因此,在写 实风尚的大背景下,风俗画家不仅在 题材内容上讲究以自然风光、现实日 常生活为主,也注重人物塑造、环境 描写的写实性,使风俗人物画和环境 描绘兼具内容的写实性、审美的写实 性、技巧的写实性与意境趣味。 

宋代风俗人物画和环境描绘的审美特征及其收藏价值 风俗人物画 民间风俗画 第1张

图2 王居正《纺车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

宋代风俗人物画的内容虽然都 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客观写照,但经 过画家的艺术提炼后,不仅真实还原 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百态,还形象展示 了当时社会质朴的日常生活趣味。例 如,北宋苏汉臣《货郎图》(图1),现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可谓最早出现 的货郎题材。

画面设色精美华丽,具 有浓郁的典雅富贵院体画风。描绘 的是一位走乡串巷的老货郎将载满 货物的手推小货车停在梅花树下热 情叫卖的生活场景。画中的老货郎不 仅在车上挂满了拨浪鼓、小风车、小 灯笼、小花篮、冰糖葫芦及帽子、围 巾、围裙等各种配饰,身上也背满了 货物,可谓琳琅满目、品类繁多。画面中的几个儿童以不同姿态围绕在货郎 和小货车周围:有好奇观望的,有背 着弟弟的,有手指着货物的,还有拿 着钱蹦跳的,等等,个个欣喜若狂;货 郎也热情地招呼着孩子。货郎与孩童 的愉快互动使整个画面既具有生活 的写实性,又充满生活的趣味性。

在 画面布局上,从近景的奇石,到中景 的孩童、货郎、小货车,再到后景的 梅花树,都有饱满、紧凑又不失疏密 的空间变化。在人物形象上,画家不 仅对货郎、孩童的神情、姿态有细腻刻画,对人物的配饰、衣物的装饰,乃 至人物所穿衣服的褶皱都有精致细 腻的写实处理;货担上的货物也好似 有宋代界画的影子,讲究准确、细致、 工整,显得精细而丰富。

因此,苏汉臣 《货郎图》在刻画上,无论是人物还 是货物,都无不一折射出宋代宫廷画 家追求写实性与严谨性的特点。在环 境处理上,看似简洁,却抓准重点, 选择农村代表性景物为突出点,将画 中的奇石、奇石上的青草、梅花树、梅 花等景物元素都描绘得生动鲜活,自然地渲染出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其 写实性在人物、货物、景物上的完美 运用,不仅真实再现了当时宋代乡村 简朴的生活场景,还为画面增添了愉 快喜庆的氛围,可谓众多《货郎图》 中在表现写实性上的佳作之一。 

见于宋代著录的传世之作《纺 车图》(图2),是王居正最高成就的 现实主义作品。画面描绘的是宋代 底层老百姓一家三口纺线的情景:弓 腰驼背的中年男子和坐在凳上的农 妇相互配合着纺线,为了生计不停地 忙绿;农妇身后的儿童则在一边席地 玩乐,并用系着蟾蜍的木竿挑逗纺织 车前的小狗。画家笔下的人物衣衫褴 楼、体格瘦弱、神情疲惫,一股生活 艰辛、贫困、凄凉的真实感扑面来。 

在画面环境中,仅有两棵既苍老又苍 劲有力的柳树,柳叶稀稀疏疏地在空 中飘荡,渲染出萧疏凄凉的氛围。画 面中的道具如纺车、竹筐、凳子,都以 界画形式表现,准确细腻,加强了画 面的写实性。在环境、道具与人的相 互呼应下,整个画面凝聚了浓郁的萧 疏凄凉的贫苦生活气息。这不仅体现 了宋代风俗画家较高的写实绘画水 平,也体现了他们对画面内容写实性的极力追求。 

二、宋代风俗人物画及其环境的情节性 

在宋代风俗人物画中,可以发现, 风俗画家通过安排画中人物与人物、 人物与景物、人物与道具、环境与环 境之间的疏密、繁简、聚散、动静等画 面构成关系,使之相互交流、相互呼 应,以此体现画面的动态感,推动画 面情节性的发展。

宋代风俗人物画和环境描绘的审美特征及其收藏价值 风俗人物画 民间风俗画 第2张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 物院的《货郎图》(图3),为南宋李嵩 所绘绢本水墨长卷式作品。画面共有 15个人物,左侧8个,包括老货郎、1位 母亲和6个儿童;右侧7个包括1位母亲 和6个儿童,还有4只小狗。全画人物虽 多,但从左至右均姿态各异且疏密有 致地展开。全画以老货郎为中心,左侧 的妇女正俯着身子,埋头细看琳琅满 目的商品,为自己的孩子挑选玩具;孩 子则动态各异地围绕着老货郎,有触 摸的、欢呼的、呆看的等。

与之呼应的 是画面右侧的另一位妇女,她怀里紧 抱着孩子,迈着急促的步伐,正急冲 冲地走向货郎。围绕着这位妇女的儿 童有欢叫的、拉扯的,也有手提糖葫芦的,再结合画面下方开心蹦跳的小 狗,使画卷展开了一幅热闹争购、围观 的生活场景。画面环境简约,以野地 小平坡为主,右上角仅有几株古柳和 小草,生动表现了南宋时期农村野外 的朴实无华。

人物间聚散的分明、疏 密的衔接,再加上与环境的呼应,这 些共同推动了《货郎图》中货郎在乡间 做买卖的热闹场面情节。 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的《蚕织 图》,为南宋时期的长卷画作。该画卷 包含24个画面,以长廊式构图展现了 江南一带蚕织户养蚕、织帛的生产过 程。

画面以屋内的木柱作为每个情节 的分割点,在每个分隔部分穿插庭院采桑、纺线织布辛勤劳动的人物互动 情节,使各画面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和 谐统一。画中人物造型准确、神态惟 妙惟俏,动态有微妙变化,再加以与 环境(如工整的房屋、庭院的桑树)及 蚕织工具等道具的呼应,形成了一幅 情节连贯的长卷,生动为我们展示了 宋代蚕织的主过程。可见,精湛的绘 画技术让画面表现更加栩栩如生,丰 富的画面情节则使观者更好地理解 和感受其中的故事和情感。 

三、宋代风俗人物画的收藏价值 

(一)历史价值 

宋代是我国风俗人物画发展的 高峰,与之相伴而生的画中环境描 写也形成了“造景驱动人物意趣”的 新创作模式。因此,人物塑造与环境 描写的完美结合,在宋代走向高潮。 宋代风俗画作题材多样,这些包罗 万象的作品中不仅融入了画家对社 会的思考和情感,画面内容更反映了 宋代社会风貌、文化特与经济状况。 如北宋苏汉臣、南宋李嵩的《货郎 图》,以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画卷中货郎挑担进村、商品琳琅满 目、村中妇孺围观采购的场景,不仅 为研究宋代百姓生活、民俗文化及风情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画中展现的 社会经济活动,也为社会历史学家研 究宋代社会结构、商业发展等提供 了重要依据。 

(二)艺术价值 

绘画作品的核心价值是艺术价 值,而画作的艺术价值一般从技法 风格、构图布局、色彩设色这三个方 面分析。宋代风俗画家擅长将自己的 社会思考、个人情感与绘画技巧完美 结合,如上文提到的派苏汉臣《货郎 图》,画家以写实手法、劲细笔墨和 华丽设色描绘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和 琳琅满目的货物,展现了宋代画家精 湛的写实技艺。在构图上,为增强表 现力和观赏性,画面以梅花树为背 景,中景货郎停伫树下,近景孩童嬉 戏打闹,近景与中景画面布局分明、 疏密有致,体现了画家对画面空间 的精心安排与高超的构图技巧。作为 代表性的绢本设色风俗画,苏汉臣的 《货郎图》色彩鲜艳和谐,矿物材料 的使用更提升了画面的艺术价值;华 丽色彩的搭配与运用不仅增强了画 面的视觉效果,更体现了宋代绘画对 色彩的高超驾驭能力,对后世绘画的 写实技法、艺术风格及构图与布局地 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稀缺性与存世量 

书画作品的稀缺性是影响其收 藏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宋代风 俗人物画存世量不多,使得这类画作 在收藏市场上尤为珍贵。例如,苏汉 臣的《货郎图》从未出现在拍卖市场 上,但类似题材的佚名《货郎图》在 2025年某拍卖会上估价可达50万— 80万元人民币,可见类似风俗作品的 拍卖价格不仅反映了其艺术价值,还 体现了稀缺性带来的拍卖价值。除此 之外画作的完整性和保存质量也尤 为重要。如苏汉臣的《货郎图》现藏 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得到了良好的保 护与完整性保持,因此成为提升作品 收藏价值的重要砝码。 

结 语 

宋代风俗人物画在我国绘画史上 尤为重要,它不仅在绘画技法的写实 性和画面情境性的表达上实现了突 破,还体现了中国绘画从宗教和贵族 题材转向对社会生活和普通百姓的关 注,形成了雅俗共赏的美学观念,从 而满足不同阶层的审美需求,具有深 刻的社会意义。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dfsrwhhhjmhdsmtzjqscjz.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