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砥柱铭》拍出天价之后,对其真伪的议论此起彼伏。

 据报道,保利一位市场部负责人就《砥柱铭》真伪受到质疑一事接受采访时,“相当激动地告诉记者,保利对此质疑的态度是:不回应,不评价。”但及至看到下文,这位市场部负责人不仅没有“不回应”,而且还对质疑者进行了“评价”:“《砥柱铭》上拍前是经享誉海内外的黄庭坚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指导委员傅申认真鉴定,并手写了长达几万字论文,我本人也有幸亲自看到过这份手写论文。傅先生的论文《从存疑到肯定———黄庭坚书〈砥柱铭卷〉研究》至今仍挂在保利官网《砥柱铭》下。”

“有人借机炒作。我们欢迎学术的探讨,如果故宫或国家博物馆的专家提出质疑,我们肯定会认真探讨,但现在的质疑者我们听也没听说过,而且他们也没有看过黄庭坚其他真迹,没有比较,质疑也缺乏科学性,所以我们决定不予理睬。现在有些人就是想通过对引人瞩目之物提出质疑来出名,保利若回应,便是帮了他们的忙。”

艺术品真伪问题很容易引起争议,所以国家相关拍卖法规没有规定拍卖行有“保真”的义务,《砥柱铭》的真伪问题应该由卖家和买家去解决。”

人家明明是针对傅申的“认真鉴定”提出质疑的,而在该负责人看来,似乎只要一句“经享誉海内外的黄庭坚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指导委员傅申认真鉴定”、“《砥柱铭》已经过最权威的黄庭坚书法鉴定专家认可”就能解决问题。

如确有出手4.368亿元的买家,可这位买家在争议之声逐渐升级的今天始终没有出来说一句话,更没有提出索赔,那么这位负责人为什么急于声明“国家相关拍卖法规没有规定拍卖行有‘保真’的义务”?

再者,既然6月22日爆出“国家拟再次使用优先购买权将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收归国有”,又如何说出“保利愿意接受国家级的专家对此进行的学术讨论”、“如果故宫或国家博物馆的专家提出质疑,我们肯定会认真探讨”?难道“国家拟再次使用优先购买权将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收归国有”之前,国家级的专家没有对《砥柱铭》进行学术讨论?

这位负责人还“对记者表达自己的质疑———鉴定真伪是对比科学,河南博物馆有宋画吗?黄庭坚的真迹几乎都在海外,此收藏爱好者是如何进行对比,从而认为《砥柱铭》卷是赝品的?”

河南博物馆有没有宋画好像与鉴定黄庭坚书法的真伪没有任何牵扯。一个连书法和绘画都分不清的人,凭什么表达自己的“质疑”?

所谓“黄庭坚的真迹几乎都在海外,此收藏爱好者是如何进行对比”之说,表面上是说那位收藏爱好者,但其言下之意似乎要剥夺大陆学界说话的权利。在该负责人看来,只有傅申一人有资格谈论《砥柱铭》,因为傅申是“黄庭坚书法研究权威”并曾周游列国。

这位负责人认为质疑者“他们也没有看过黄庭坚其他真迹”,显然是想当然。与之呼应,另一个“当事人”也说过同样有难避藐视大陆学界之嫌的话:“2004年《砥柱铭》从有邻馆流到台湾一个藏家手中。藏家来过大陆谈《砥柱铭》的收藏事宜,但是大陆研究黄庭坚相对比较弱,主要是馆藏的作品少,只有上海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各藏了一件。”既然“上海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各藏了一件”,凭什么说人家没有看过黄庭坚其他真迹?是的,“《砥柱铭》的真伪问题应该由卖家和买家去解决”。但问题是,《砥柱铭》的买卖并不是一种鬼鬼祟祟的私下交易行为。从成交之时到现在,卖家不断在公共媒介报道这一打破多项纪录的天价标的。面对这一新闻,作为国人———包括你们听过和“听也没听说过”的都有权利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

据我了解,当年有人曾将《砥柱铭》送到上海欲售给某机构。是时,几位专家也曾动了一下心,但经过再三而又缜密的研究,最终“没有在大陆顺利出售”。今天看来。当年上海专家对《砥柱铭》的谨慎和处置是正确的,反倒证明说“大陆研究黄庭坚相对比较弱”的人过于主观。因为从现有见诸报端的质疑傅申的文章来看,傅申的《从存疑到肯定———黄庭坚书〈砥柱铭卷〉研究》不仅多有牵强附会、避实就虚、漏洞百出和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而且也确确实实难辞“难免让人怀疑:这到底是学识加深以后的眼光转变还是因为现在有利益牵涉才导致观点跳跃?”之嫌。

在我看来,《砥柱铭》本身就是一幅千疮百孔的赝品,任何辩辞都是无济于事的。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