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书法欣赏

天命于斯——孙晓云

孙晓云  女,1955年8月生于南京。3岁始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5年,在部队服役8年。中共十七、十八大代表,中国文联第九届委 员、第十届大会主席团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书画创作 2017-11-09 11:49 0 4333
天命于斯——孙晓云

在艰辛的磨砺中收获

“李彬”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到彬彬有礼。的确,李彬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文质彬彬的。熟悉他以后,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位做事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人。李彬与我是同乡,安徽巢湖人。徽商有出外闯荡的传统,大有不干出...
书画创作 2017-10-27 15:19 0 5616
在艰辛的磨砺中收获

李杰民

李杰民 1949年生,陕西丹凤人。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会顾问,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文化部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
书画大家 2017-10-25 15:38 0 5033
李杰民

范硕

范硕 ,字妙然,号常山人,男,汉族,1962年生于河北省正定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培训中心教授,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河北逸书堂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范硕 书法欣赏搞...
书画大家 2017-10-25 13:44 0 5818
范硕

李铎

李铎,1930年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中国著名书法家、军人。历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中国书协顾问、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书画...
书画大家 2017-10-25 13:17 0 6699
李铎

龙开胜:致广大,尽精微

一场好的时装表演,最出彩的往往是某个设计师的精巧构思和大胆设计;一个好的时装设计师,其作品也必将在表演中体现出他的设计思想。时装设计,重要的不仅仅是你用什么布料,还在于在这个季节的T型台上,你用什么样的新颖款式...
书画创作 2017-10-21 12:27 0 3223
龙开胜:致广大,尽精微

傅亚成的“兰亭”之路

对于傅亚成来说,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的一等奖,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是终身难忘的。常言道,机遇常常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数十年的筚路蓝缕,终于问鼎书坛最高奖,这是他坚守传统的回报,也是他苦心经营的结果。...
书画创作 2017-10-20 12:25 0 5107
傅亚成的“兰亭”之路

杜中信的书法创新观

“创新不是技术革新,艺术内容的更新才是创新;创新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学古人不是重复,不是模仿,而是在对古人技法深刻理解上的超越。”这是笔者前不久采访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长安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杜中信时,他的一...
书画创作 2017-10-20 12:04 0 5433
杜中信的书法创新观

周俊杰的艺术创作与学术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迄今的三十多年中,书坛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书法人才作为群体的出现是最主要的特征。然而,绝大多数书家仅止于创作或理论,兼擅二者并取得突出成就者凤毛麟角。周俊杰,这位中原大地孕育出的书家,则以...
书画创作 2017-10-18 18:22 0 5131
周俊杰的艺术创作与学术

孙晓云书法欣赏

 我从小学习传统书法,偏向于帖学。帖,就是古代书家的信札、请帖、庚帖之类,唐、宋人将其收罗,或摹,或临,或刻碑集为册页,称为法帖,字小,尺寸也小。从正常的视觉习惯看,方寸大的字,挂在厅里,在两米内才能...
书画创作 2017-10-16 11:41 0 5089
孙晓云书法欣赏

提高书法欣赏水平

古人言:“书为心画”,一件书法作品的诞生,无疑是作者情感、志趣、意愿的表露,或多或少、或显或隐。而任何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之所以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它借助线条的挥舞,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精神气格和丰富的内心世...
书画艺术 2017-08-27 20:49 0 2367
提高书法欣赏水平

刘颜涛书法浅析

刘颜涛是河南有影响的代表书家,也是中国当代中青年书家的杰出代表。一系列高规格展赛的披金折桂,足以证明他在书坛的地位。我无意在此历数他在书坛的业绩,只想在读罢其作品之后,谈点儿个人真实的感受。 颜涛在创...
书画艺术 2017-08-25 19:10 0 2464
刘颜涛书法浅析

书法欣赏常识

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
书画广角 2017-08-06 22:44 0 1853
书法欣赏常识

试析“眼”和“手”的关系

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三种情况:眼高手低、眼手接近和超常发挥。 先谈谈前两种情况。“眼高手低”和“眼手接近”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都会把眼和手的水平推进一步,从而使欣赏水...
书画广角 2017-07-29 20:50 0 3240
试析“眼”和“手”的关系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