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创作的几个特征 由于历史与政治的各种原因,中国书法和篆刻在民国 以来的很长时间里并没有像文字、文学一样,被一种激进主 义的改造潮流所裹挟,而是表现出很强的传统延续性以及在 此延续性前提之下的风格样式的变迁。但是,随着改革... 画里画外 2024-12-06 09:09 0 636
刘永清篆刻创作的艺术特征 刘永清 1973年出生于河北广宗县。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 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文联第十次文代会代表。作品入选第六、第七届中国书法兰 亭奖,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等。获第五届中国书... 画里画外 2024-11-20 08:56 0 961
燕系玺印对当代篆刻创作的启示 李国良 1979年生于保定,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硕士。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画院研究员,河北省首批“燕赵秀林”文艺人才,河北省中山书画院副院长,河北省青年美协副主席,石家庄市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 书画天地 2024-11-03 09:33 0 667
甲骨文是 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甲骨文虽然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但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也不过120多年。因此,甲骨文的研究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学会副... 书画艺术 2018-10-09 19:07 0 2316
甲骨文在篆刻创作中的运用 将甲骨文入印,与书写不同,其中还有一个印化的过程,现在很多人用甲骨文作印,大多遗貌取神,难睹甲骨真趣。要表现甲骨文的神趣,印比书优越,因为二者都是用刀。 远古结绳记事及其所用符号,是标明文字发生的萌芽... 书画艺术 2018-10-09 19:05 0 2406
林剑丹篆刻展谈当代古玺印创作 中国书协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朱关田撰写的前言谓:“剑丹之印,入手汉印,旁涉古玺,自秦汉玉印直至明清流派,莫不心追手摹,潜心研究,于邓石如皖派用功最久,体会最深。”虽然是轻描淡写的“旁涉古玺”一语,确有法眼之见。... 书画广角 2018-10-01 21:31 0 2604
钱惠康书法篆刻谈 钱惠康 字汉璞,1959年生于江苏吴县。中国书 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南京印社社员。汉璞于书法,篆、隶、行、草、楷五体兼擅,于篆刻,深谙传统而风格多变,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作品曾多... 书画创作 2017-11-27 22:01 0 5492
慎用“∩”形并列章法 篆刻创作中经常会碰到字形几近相同的两个字,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异化相同部件,强调差异性。但由于在手段上施以挪移、错位、增减、虚实、残破等方法,其结果往往是“过于穿凿,致伤于巧”。我在读印中发现,先秦一些古玺的章法处... 书画艺术 2017-08-31 16:33 0 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