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5

第二章章法的构成一、轴线与轴线圈在随意书写的任何一个汉字上都可以做出这样一条直线:它的位置表示这个字倾侧的方向,同时把这个字分成感觉上分量相等的两个部分(见图一)。如果要检查直线位置的准确性,可以转动纸张,使直...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08 0 2548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5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4

书法很早便成为一门自觉的艺术,但审美要求的真正解放始于楷书的形成。这是我们从笔法发展原因的讨论中产生的最初的思想,但是接着便出现了两点疑问:其一,隶书与楷书的形成同是字体简化的环节,为什么前者促使笔法丰富而后者...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06 0 1780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4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3

六、笔法的发展与字体的袭展对现象的考察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现象之下似乎还隐藏着一些更为深刻的东西,比如笔法发展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主要原因是否发生过变化?笔法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实用要求与...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01 0 1992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3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2

书法艺术形式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主次高下,既有作品之间的区别,又有作者之间的区别,更有观赏者审美习惯的区别。如果不把这种关系放在历史的运动中来考察,恐怕永远也理不出头绪。对任何一种艺术来说,各种形式因素...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00 0 1531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2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1

形式是统一的整体,似乎不应区分各种形式因素地位的高下,但是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首先是由于毛笔书写的线条具有表达感觉与情绪的无限可能,因此自从书法成为一门自觉的艺术以来,控制线条质感的笔法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
书画技法 2017-08-20 12:57 0 1719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1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0

五、笔法与章法相对地位的变化从前代取用笔法来丰富运笔的空间形式,而时代的变迁会造成许多困难。为了使讨论深入,我们想提出两个概念:形式因素的自然进程与形式因素的自由取用。形式因素的表现形态随着历史的流动而变化,逐...
书画技法 2017-08-20 12:14 0 2029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0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9

提按对草书的威胁远甚于行书。《书谱》云:“草书以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草书连续性强,要求线条流畅,留驻及端部、折点的夸张与草书的基本要求格格不入。因此,随着楷书影响的扩大,草书似乎遇到了不可克服的...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48 0 1763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9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8

清代“馆阁”书体盛行,提按所具有的潜在缺点好像在这时一起暴露了出来:点画严重程式化,线条单调,缺乏变化;点画端部运行复杂,中部却枯瘠疲软。于是,包世臣大声疾呼“中实”:“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42 0 2078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8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7

四、楷书笔法的流弊及补救唐代以后,楷书作为一种工具被长期使用着,但作为书法艺术史上的一种现象,却似乎随着其历史任务的完成,逐步褪去了夺目的光环。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楷书再也不曾取得能与唐代时期相匹敌的伟大成就了...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31 0 2115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7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6

用笔的重心移至笔画端部及折点,是楷书形成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能很好地适应楷书方折分明的结构。夸张端部及折点,既能使点画更为醒目,也能弥补因绞转减少、笔画平直所带来的审美损失。另一方面,用笔重心移至端部及折点,使...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20 0 1730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6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5

三、楷书笔法的形成隶书经过章草发展为今草的同时,沿着另一条线索发展为楷书。这方面的墨迹资料非常丰富,我们找出几个例子,以见楷书字体和笔法形成的大致过程。早在鸿嘉二年牍(见图一)中便出现了少量类似楷书的点画(如“...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14 0 1994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5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4

东晋,在王羲之的《初月帖》《十七帖》等作品中,章草发展为今草,同时绞转笔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如《初月帖》,假使我们不把作品中的点画当作线,而是当作各种形状的块面来观察,便可以发现这些块面形状都比较复杂。块面的边...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09 0 1628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4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3

秦律简预示着汉代隶书的诞生。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大部分线条的笔法与侯马盟书极为相似,只有少数笔画被夸张了。这些夸张的笔画经过发展,成为隶书的主要特征。太初三年简的撇捺已经具有明显的挑脚,横画亦出现显著的波折。这些...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05 0 2274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3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2

二、楷书形成前笔法的变迁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陶器上书写、刻划的符号无疑是汉字的滥觞,但它们只是一些朴素的、粗糙的线的组合,还谈不上笔法。商代甲骨与陶片上保留有书写的字迹,点画肯定,点画轮廓的变化很有规律。它们...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02 0 1891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2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

笔法与章法,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两个重要元素,可以说,对二者的运用是否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书法作品的成败与否,因此才有赵孟“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千古名句,才有刘熙载“书...
书画技法 2017-08-20 10:49 0 1974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

山谷书法钩沉录16(完)

第十五讲“三希堂”所载山谷《伏承帖》为两件手札考世传《三希堂法帖》载有的山谷《伏承帖》为小行书手札,笔者以为这是两件信札,应予分开。今考证如下。宋人尺牍手札一般都有大致习惯的尺寸,通常长度在30至50厘米左右,...
书画技法 2017-08-18 11:19 0 2462
山谷书法钩沉录16(完)

山谷书法钩沉录15

第十四讲最长的山谷信札——《致云夫七弟札》在目前所见山谷笔札中,《致云夫七弟札》(见右下图)是文字最长者。该札墨迹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纵32.6厘米,横65.4厘米,凡18行242字。释文如下:《致云夫七弟札》(...
书画技法 2017-08-18 11:15 0 1874
山谷书法钩沉录15

山谷书法钩沉录14

第十三讲并非神话的《砥柱铭卷》2010年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春拍现场,黄庭坚的一件大字行楷书作品《砥柱铭卷》以3.9亿元(加佣金为4.368亿元)成交,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时间已过去近四年,此价格依然保...
书画技法 2017-08-18 11:08 0 1803
山谷书法钩沉录14

山谷书法钩沉录13

第十二讲晚年书风形成的关键之作——《阴长生诗并跋》《阴长生诗并跋》(左下图为局部),见于国家图书馆藏《秋碧堂法书》卷六,拓本28页,每页30.5厘米×14厘米,正文311字,跋123字。跋文如下:忠州丰都山仙都...
书画技法 2017-08-18 11:05 0 2314
山谷书法钩沉录13

山谷书法钩沉录12

第十一讲党禁时密友往来的见证——《致无咎通判学士尺牍》山谷《致无咎通判学士尺牍》墨迹(左下图为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纵30.8厘米,横64.7厘米。文字如下:庭坚叩头。比因南康签判李次山宣义舟行,奉...
书画技法 2017-08-18 11:01 0 1830
山谷书法钩沉录12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