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贤相刘罗锅尽人皆知。刘罗锅的原型刘墉除了正直睿智、嫉恶如仇、一生清廉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书画家。其书风浑厚,骨肉兼备,丰润秀朗,擅长行、楷。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被称为“书道中兴”的一代,书法名家辈出。刘墉能与成亲王永瑆、翁方纲、铁保等并称为清代四大书家,且居“乾隆四家”之首,足可见其书法功力之深。

刘墉《行书七言联》

 刘墉(1720—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日观峰道人等字号,山东诸城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的刘墉家学渊源。他自幼聪慧,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尤其精于书法艺术。刘墉的书法初学赵孟頫,复学董其昌,字体平淡古朴,拙中带秀;中年学习颜真卿苏轼各家,笔法渐趋浑厚丰盈、圆熟秀逸,将赵的圆润、董的古拙、颜的浑厚、苏的丰腴加以糅合,形成了独自的风格。晚年潜心于北朝碑版,锋芒内敛,书风成熟,造诣达到高峰。其笔法以搭锋养势,必折锋取姿,着墨以浓润拙、以燥用巧。结法则点画打叠、放宽一角,使黑白相当、枯润相映成趣,初看圆润软滑,若棉花团团,细观则骨骼分明、内涵雄劲、韵味独具。清代早、中期,崇尚魏晋以下法帖等书风体系的帖学盛行,许多书法家如翁方纲、梁同书、钱澧等均喜临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等法帖,刘墉则兼习诸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而名重一时,被誉为“集帖学之大成者”。

 刘墉传世书法作品较多,尤以行书居多,总体上都表现为墨色浓厚,笔势丰腴,字体粗细变化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线条变化多端。武汉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刘墉《行书七言联》,纵134厘米,横26厘米,纸本。联曰:“看山时或得佳句,开卷常如见古人。”自识“石庵”,钤白文“刘墉”,朱文“石庵”,朱白文“御赐独坐看泉”三印(见右图)。此联结体宽舒,笔势厚实丰泽,显示出刘氏书法圆润雍容的独特风格。

 纵观整幅对联,布局协调,大小参杂疏密相间,章法疏朗规整,笔势劲健娴熟而逸宕,酣畅淋漓。虽只有寥寥十余字,但字字力厚笔健,运笔转折有序,肌体丰润,骨力坚凝而不失雅逸,深得拙中含姿之趣。细细观之,但见外形丰润圆滑,实则内涵刚劲,裹锋行运,用墨深沉,可谓骨肉兼备,令人赏心悦目。刘墉写字喜用狼毫硬笔,字体丰肥,使得其书法趋向于柔和饱满,不露筋骨。因有的字写得过于肥厚而有“墨猪”、“浓墨宰相”之称。如这幅书法上的“看”、“句”、“古”字,较之“佳”、“开”、“人”等字体就明显肥腻许多,貌丰骨劲,味厚深藏,富有“静趣”,这也是刘墉书法特殊韵味的体现。清代书学理论家包世臣在其论著《国朝书品》中,称赞刘墉书法“意兴学识,超然尘外”,将其书法与邓石如和姚鼐一起列入“妙品”。清末徐珂在其编撰的《清稗类钞》中更是推崇刘墉书法曰:“清庙名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可谓实至名归也。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