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876-12798
做最专业的书画艺术权威网站!
赏读崔寒柏的书法作品
姚新峰儿童人物画作品解读
略论元代杨维桢的书法艺术
读马海方的北京风情画赏析
刍议书法与中国书籍的编辑 书法和书籍中的“书”都是指汉字。(尽管现代书法派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而且在实践上也逐渐得到书法界的承认,但...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817640
在中国书法界谈到宋代四大书家,都知道所谓的苏、黄、米、蔡四大家,而且知道所谓的“蔡”原本并非是“蔡襄”,而是宋代的大奸臣——蔡京!不过因为这家伙是一大奸大恶之人,人们不愿让他当宋代...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818810
神形兼备体现汉字书法美的特征 汉字书法是一门的艺术,自古以来,都着眼于用神形兼备这一艺术审美原则,来鉴别书法的优劣,这有其独特的文...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821820
书法的将来 (一) 记得我在小的时候,每每过年我都会看到爷爷帮别人写对联。也许认识书法算是从我看到爷爷写在那红色底纹对联上的“福”字开始...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22700
现代书法的返朴 (引)“守白方知黑可贵,能烦始悟简之真。”此乃当代书法家林散之先生语也。书法由晋韵、唐法、宋意、明态之...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32480
视书法,必藐之 ——兼谈“逢中必反” 余杰先生曾撰文痛诋书法,称书法是“文化摇头丸”,近来赵达功先生也(连续撰文)力陈书法为中国一大祸害。两位...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22370
当代美学应往何处去? 当代中国的美学显得可笑而又肤浅,具体表现在:它越来越外在化了,逐渐变成了一种“外在的美学”:它日益失去其内在性,慢慢地远离或背叛了人类的心灵、精神与...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16600
从十届美展看中国画的发展 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1949年7月2日,由全国文代会举办的《艺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后来,这个展览被确认为第一届全国美展。而五年举办一次...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14480
“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纪要 2004年10月23日至24日,由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在深圳银湖宾馆召开,此次论坛由孙振华先生和鲁虹先生共同担...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11180
认识吴鸿彰先生之前,先看到了他的画。 因为文字之缘,我常向张舫澜先生求教,隔三差五地到他家里去。他与吴鸿彰先生是小学时的同窗好友,而且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张先生家中收藏了...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22200
“海右盐丞”铜印(右下图为此印外观及印拓),印面呈正方形,边长2.2厘米,印高1.9厘米,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起竖读为“海右盐丞”。 此印曾为晚清陈...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30620
近些年,水墨画在绘画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在各种中国画展览中也占大多数,在中国画教学中则不失为重点。笔者曾对100个人进行过调查。这100人中,包括画院的画家4人,以卖画为生的职...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34760
三、心灵情味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和体验。它没有清晰的特性,具有模糊性、自主性、隐秘性、随意性等特点,有着很强的内向特征和心灵品格。《礼记·乐记》中说:“人心...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16720
“味”时常被用来表述艺术欣赏的一种感觉,如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欣赏一件书法作品,常见的评价便是“很有味道”。这属于一种“模糊语言”的审美判断。如何理解和领略书法作品中的“味...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20440
象以齿毙 虎以骨亡———对名帖消亡的一点看法 晋人书作,除一二件真迹(如陆机《平复帖》、王珣《伯远帖》)至今还得以存世外,别的真迹已杳无踪影,仅仅留有《兰亭序》等唐人摹临...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1725210
需要软文推广请留言
271563
广告服务
219903
参赛者:山东邹城-汤锋
103083
参赛者:甘肃白银-刘晓涛
87343
怎样临摹汉简专题页1-36全
94473
访客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