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书画家用印选粹 文徵明 (1470 —1559),初名璧,字徵明、徵仲,号衡山,江苏苏州人。50岁后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在京师3年即辞归。他是一位画家兼诗人。 《清史》对文徵明有这... 书画赏析 2017-06-15 18:04 0 9713
凤翔年画第20代传人邰立平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史中很重要的分支,它在西北民众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凤翔木版年画以其独有的民间性、丰富性以及悠久的传承历史,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美术史,并在民俗、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戏剧等等... 书画赏析 2017-06-15 18:00 0 2887
笑谈“郑文公碑” 北魏时的光州刺史郑道昭堪称“绝顶聪明”。他给自己的父亲郑羲立的那两通石碑,碑额上公然称父亲为“文公”。其实,这“文公”应为“文灵公”。“文灵”是郑羲的谥号,而这个谥号在当时可是个恶谥。为此,郑道昭绞尽脑汁,钻了... 书画赏析 2017-06-15 17:53 0 2843
记漫画家丁聪先生 漫画家丁聪先生 作品今年5月27日,参加朋友的画展时,获悉丁聪先生于一天前在京去世,我震惊不已。就在几个月前,我还与丁先生的爱人沈峻阿姨通过信,得知丁先生住院了,没想到再得到他的消息时,他竟已与世长辞。丁先生的... 书画赏析 2017-06-15 17:20 0 4056
董其昌临米芾《天马赋》卷 南京博物院所藏董其昌临米芾《天马赋》卷(图均为作品局部)为绢本,纵54.7厘米,横1058.7厘米。换算一下来说,这件作品就是半米多宽,十米多长,在当时绝对是巨制!像董其昌这样的人,其作品非王公贵族、高官大僚是... 书画赏析 2017-06-15 17:13 0 5668
王鉴书画辨伪之法(上)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后因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改为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等,江苏太仓人。他出身于书香名门,祖父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书画赏析 2017-06-15 17:07 0 3312
书法家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位对中国近代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其通过科举步入政坛,文武兼备,在清末叱咤风云几十年。人们在评述其功过是非中,逐步注意到他的书法艺术。通过其存世的大量墨迹,可看到他在书法上的功底,称其为书法家并不为过。... 书画赏析 2017-06-15 12:57 0 3569
沈周吴门画派 沈周,这位15世纪伟大的画家,掀起了明代画风剧变的浪潮。吴门画派由沈周发端,门人文徵明继之,再加上唐寅、仇英,共同树起了吴门画派的旗帜。一时画派人数骤增,成为明代最大的画派。他们广学“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 书画赏析 2017-06-15 12:50 0 5406
贾荣志的山水画创作 近年来,山东画家贾荣志的山水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独特的笔墨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整体把握,都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在继承与创新方面的实践,体现了他不同寻常的艺术潜质。 从贾荣志的作品... 书画赏析 2017-06-15 12:41 0 2055
陈继儒行书《张子房留侯赞》轴 “高梧修竹,隐者之居。风飘不鸣,梦亦清虚。客至有酒,客去有书。且醉且歌,且樵且渔。(其一)披裘种花,着屐采蔬。南山雪霁,北牖风切。如此不乐,岁亦云徂。(其二)”诗间恬然自得、放诞恣肆的情怀飘然而至。陈继儒这《山... 书画赏析 2017-06-14 17:34 0 3150
书画情寄四川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承办的“感恩·重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5月... 书画赏析 2017-06-14 17:31 0 1606
李景武和他的《红楼梦》人物百米长卷 初识河北省美协会员、唐山市美协理事李景武很难看出他是一位画家。朴实的穿着、黝黑的脸颊、粗糙的大手,典型的农村汉子。如今已年过花甲的李景武,出生在丰润县还乡河畔,自幼就喜欢写写画画,家乡的风土民情为他的绘画提供了... 书画赏析 2017-06-14 17:26 0 2879
邢振龄先生其人其画 晨辉《苍崖巨壑出劲毫》同邢振龄先生交好,已经二十余年,采访活动中相识,竟一见如故。他虽然长我十余岁,但我们之间,总有种朋友般的信任和痛快。在其后的岁月里,我们常常互通新闻线索,曾不止一次共同外出采访,老邢为人坦... 书画赏析 2017-06-14 16:36 0 3278
清幽的意境高逸的情趣 北京画院山水创研部副主任孙远利秉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山河的灵秀之气,将山水画作为情感投入和精神追求的手段,并把自己的修养、学识、志趣、理想融入创作中。其山水画笔墨高古、意境天成,给人一种大美的享受。&nbs... 书画赏析 2017-06-14 15:59 0 2293
王蒙的《春山读书图》 纵逸多姿笔力扛鼎———王蒙的《春山读书图》元季四大家之一的倪瓒曾在王蒙《岩居高士图》上题跋曰:“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亦载:“王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得来……凡泛滥... 书画赏析 2017-06-14 15:49 0 5723
徐悲鸿致韦碧海的一封信 日前,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韦碧海还以他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教育、扶助了一批爱国学生走上抗日战线。他在广西桂平中学当校长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中共党员杨世英,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公开宣称杨世... 书画赏析 2017-06-13 23:24 0 2749
潘天寿与白社 1923年,经人介绍,潘天寿来到上海,在民国女子工艺学校教授图画课。不久,他又兼了上海美专的课,每天忙着教书、撰文、写字、作画、治印,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小天地里。1928年,林风眠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于杭州创办了杭州... 书画赏析 2017-06-13 23:13 0 2994
刘文西巧遇【老农】记 刘文西《陕北老农图》(见图)1986年11月,著名画家刘文西先生应我的索画请求,绘制了一幅《陕北老农图》(见图),从西安寄赠给我。 我与刘先生此前从未谋过面,仅以一封求画信,竟能得此人物画佳作,我心里... 书画赏析 2017-06-13 23:02 0 3475
有一种境界他要用一生去陶铸 当代古书画鉴定领域可谓是人才辈出。提起这些鉴定大家的名字,怎么也不能落下徐邦达先生。徐邦达的书法作品 徐邦达先生生于1917年,浙江海宁人。他曾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徐先生有... 书画赏析 2017-06-13 22:42 0 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