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当代书法的统绪认知与视觉转向*

书画艺术网书画市场2025-09-14 18:51250
传统书法借助文字的载道功能建立起“经 艺之本”的价值秩序,这一秩序在碑学运动后 发生裂变,进而使文人书法传统背后的文化属 性渐次消解。当代书法在后碑学时代面临着来 自本土道统衰落、现代展陈方式和西方异质文 化三方面的冲击,表现出由文化属性向美术属 性的偏移和书法创作过程中向图像化、美术化 倾斜的视觉转向,并改变了书法的展陈空间以 及认知心理,...

传统书法借助文字的载道功能建立起“经 艺之本”的价值秩序,这一秩序在碑学运动后 发生裂变,进而使文人书法传统背后的文化属 性渐次消解。当代书法在后碑学时代面临着来 自本土道统衰落、现代展陈方式和西方异质文 化三方面的冲击,表现出由文化属性向美术属 性的偏移和书法创作过程中向图像化、美术化 倾斜的视觉转向,并改变了书法的展陈空间以 及认知心理,这一形式变化背后潜藏的心理归 属问题日益凸显并应警惕。 

《文心雕龙》谓:“统绪失宗,辞味必乱。”〔1〕 统绪是指文艺传承的脉络,辞味是指文艺表达 的意味。大凡物各有统,演自承绪。传承的脉络 决定着艺术表达的属性和意蕴。然而当代书法 的发展,由于受西方艺术观念和形式的冲击,逐 渐丧失了其精神本源的历史文化向度。传统书法 赖以生长的文化背景渐渐被视觉构成置换,从 而使当代书法属性在形式因素作用下逐渐发生了 迁移,即表现出由文化属性向美术属性转变的倾 向,而此一倾向对于书法发展而言,无异于釜底 抽薪、随人作计。所以,认真厘清当代书法所宗 何绪,不仅有助于书统的传承与建构,更可对当 代书法的视觉转向提供有效导引。 

一、经艺之本:传统书法的价值秩序 

中国传统书法,因与承担“经艺之本,王 政之始”的文字为天然孳乳,故作为“六艺”之 一,自古被赋予技道两进的双重期许,而这一文 字书写背后的文化属性,也在魏晋艺术自觉之 后继续统摄着文字所承载的价值秩序。比如在 铨选方面,汉代即已出现“以书取士”,班固《汉 书·艺文志》载:“汉兴,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 史。

当代书法的统绪认知与视觉转向* 当代书法 第1张

白蕉 古贤语录行草册十开之一 22cm×34cm×10 纸本 20世纪50年代初

又以六体试之(按:六体为新莽时所立,汉 初萧何定律,应当沿袭秦代八体,而非六体。 秦书八体指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 书、殳书、隶书),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 令史。吏民上书,书或不正,辄举劾。’” 〔2〕 不仅 体现出文字书写攸关乎五经、六艺之根本,并 且以文字为负载牵系着王权政治的推行,故有 “书或不正,辄举劾”的严厉纲绳。所以,唐代 更是在此基础上专立书学,以制度手段直接推 动书法发展:“唐代书家之盛,不减于晋,固由 接武六朝,家传世习,自易为工。而考之于史, 唐之国学凡六,其五曰书,置书学博士,学书日 纸一幅,是以书为教也。又唐铨选的择人之法 有四,其三曰书,楷法遒美者为中程,是以书取 士也。

当代书法的统绪认知与视觉转向* 当代书法 第2张

[明]王铎 自作龙泉寺泉陂诗轴 170cm×53.4cm 绫本 1637年 贵州省博物馆

以书为教仿于周,以书取士仿于汉,置书 博士仿于晋。至专立书学,实自唐始,宜乎终唐 之世,书家辈出矣。”〔3〕 这种脱胎于文字的书教 功能与其所联结的文化意涵,使书法在传统的 文化地位中,其价值属性早已明确。而这一共 识也屡屡被人道出,董逌就曾以张旭书法为话 头,挥指要妙:“百技原于道,自一心存者致于 内,然后可以格物,则精复神化于炉锤间者,此 进乎道也。

世既以道与技分矣,则一涉技能械 艺,便不复知其要妙藏乎至精,此岂托于事者 游泳乎道之辙迹者耶!余谓张旭于书则进乎技 者也,可以语此矣。”〔4〕 董言张之所书,诚然美 善,然非唯艺道之精,恰乃道之辄迹。换言之, 以其所载者大也。然所载者何?项穆亦曾有 卫道之言:“书之作也,帝王之经纶,圣贤之学 术,至于玄文内典,百氏九流,诗歌之劝惩,碑 铭之训戒,不由斯字,何以纪辞?故书之为功,同流天地,翼卫教经者也。”〔5〕 项氏“翼卫教 经”之语恰恰点出了在传统文化生态中书统与 道统的影从关系。 

当代书法的统绪认知与视觉转向* 当代书法 第3张

林散之 草书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轴 178cm×96cm 纸本 20世纪70年代

以史按之,除书法艺术在发生之时即与汉 字的产生、发展与流变同轨合辙而外,即使在 汉字字体变革的完成期,即经由甲骨文、金文、 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而 至的五种书体成熟完备,其后的书体风格走向 亦与文化道统同气连枝。魏晋玄学借由西晋王 戎、王衍等人的“游心太玄”激发出王氏家族 中的艺术精神,继而以书学为家学传薪于王羲 之,直接形塑了书法史上的“琅琊王氏”一系潇 洒流宕书风。而隋唐佛学孕育了“颠张醉素”的 笔墨狂禅,并以禅理论书,以翰墨作佛事。

进 而北宋的尚意书风亦为禅悦所被,苏轼黄庭坚的评弹之语就颇具禅理:“鲁直以平等观作 攲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 事,可谓三反。”〔6〕 而南宋理学则借助“四书” 升格,以“正心”“诚意”观笃行于翰墨之业,以 “公而明”的天理提摄“偏而暗”的人欲,在由 “人心”向“道心”的转渡中也一定程度上遏制 了北宋的自由书风,并以道统对书统接筋转脉, 由北宋的尚意书风导向元代的全面复古。有元 一代以理学为官学,在此影响下,实用、平正、复 古的书写特征也成为元代书法理学化的典型表 征。

更至晚明心学大张,自心解缚,始有八法散 圣、字林侠客,进而掀起了明末书坛“三株树” 的浪漫主义书风狂潮。而清代碑学运动先是以 古文经学烛照了篆、隶的复兴,进而又经一变, 在古文经学向今文经学的思想转换中,碑学运 动亦由阮元、包世臣、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 这一连串文学家和经学家的名实所导引。凡此 种种,不难揭示出书统与道统虽草蛇灰线但水 乳交融之关联。而今生于昨,当代书法承前之 脉,欲知所向,先明其来。故察今其统绪所宗, 亦当回头数典。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DangDaiShuFaDeTongXuRenZhiYuShiJueZhuanXiang.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