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钱选《花鸟图》赏析

书画艺术网书画市场2025-10-06 10:221370
摘要:本文对宋末元初画家钱选中晚期的绘画作品《花鸟图》进行解读,解析此作品中笔墨技艺和意蕴的承与变; 同时,将两宋时期不同作者相同母题的花鸟画作品与《花鸟图》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出,钱选的绘画技法虽承袭南宋, 他对技法不断的实验和自身的书卷气,最终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新的意味。 关键词:钱选;花鸟画;中晚期;风格艺术家离不开他的时代,两宋绘画 影...

摘要:本文对宋末元初画家钱选中晚期的绘画作品《花鸟图》进行解读,解析此作品中笔墨技艺和意蕴的承与变; 同时,将两宋时期不同作者相同母题的花鸟画作品与《花鸟图》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出,钱选的绘画技法虽承袭南宋, 他对技法不断的实验和自身的书卷气,最终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新的意味。 

关键词:钱选;花鸟画;中晚期;风格

艺术家离不开他的时代,两宋绘画 影响了钱选,为其绘画语言做了铺垫。 重格法、重写实是两宋绘画的突出特点。 所以,钱选早期花鸟画以折枝形式出现, 虽然已经开始显露出心灵化的趋向,但 仍然带有一种装饰性的风格。随着钱选 在绘画艺术上的成长,其作品在坚持客 观物象之美的同时,又不断注入自身对 于时代的关怀和超高的文学素养。

钱选《花鸟图》赏析 钱选 花鸟画 第1张

元 钱选《花鸟图》长卷 纸本设色 38×316.7cm 天津博物馆藏

最终, 钱选建立了形神兼备的绘画语言,与前 代绘画的样式和意味拉开了距离。 如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的钱选作品《花 鸟图》卷,长 316.7 厘米,宽 38 厘米, 纸本设色。这幅三段式长卷,色调明净 轻柔、含蓄淡雅。第一节是碧桃与翠禽, 中间段则为一幅牡丹图,卷末又是一张 倒挂着的折枝桃花。

从整体上看,每段 图画后面都有钱选的题跋,这是钱选喜 爱的诗画结合的构图方式。单凭诗画结 合的形式,可以把这幅作品归入文人的 绘画审美品格中。在造型上,此《花鸟图》 不同于宋徽宗式的讲究物像“四时朝暮 不同”[1],钱选对形的表达更遵循内心。 钱选深谙花鸟内在的神韵所在,故此卷 面貌不是对古代绘画程式的照搬,而是 七分继承三分创新。所以,整体而言, 此卷所体现的效果已经和“师承”拉开 了距离。

一、桃花翠鸟 

《花鸟图》第一段为桃花翠鸟。首先, 此段整体色彩依然统一在钱选惯用的冷 色调中,充分表现出钱选朴素清雅的个 人风格和审美倾向。这种色彩上的特征 已经和两宋“随类赋彩”[2] 的表现形式 以及南宋富贵浓艳的院体风格有了很大 区别。 

其次,有别于两宋绘画中的椭圆形, 这只小鸟造型圆中偏方,显得小鸟少一 分憨态多一分固执,该形象是钱选的化 身。钱选在其后题跋中写“老去无心赏 物华”①,说明虽至暮年,他依然是当年 那个“不管六朝兴废事”[3] 的钱选。所以, 此段的小鸟是他志气高洁的显现。

钱选《花鸟图》赏析 钱选 花鸟画 第2张

从表 现技法上分析,此画应是借鉴了南宋画 院画家马麟的《芙蓉翠羽图》。虽借马 麟之法,但也做了明显的概括和精简的 运用。如画中的鸟啄部分,钱选仅用细 笔勾出轮廓、用淡色花青轻染、以粗细 不同的线条来表现鸟啄坚硬和块面的质 感;而马麟则用浓重墨色表现鸟啄上部 的厚实质感。鸟眼部分,钱选不似马麟 般精细刻画眼珠的流光溢彩,而是以重 墨粗线勾出眼圈,又用墨点画出眼珠, 待干透后再略施薄墨染眼白。 

如果说以上的绘画技法仅是钱选对两宋之法的总结和提炼,那小鸟背部羽 毛上呈现出的脱落斑驳感则是钱选的非 常规之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孔六庆称这种技法为“水洗”。他在《中 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里说:“熟宣 纸能‘洗’,是因为熟宣纸被胶矾处理 过,纸质有紧密不渗水的特点,所以画 上颜色后,可以用毛笔轻轻洗色。洗的 遍数少能使颜色发淡,洗的遍数多则纸 面有略略发毛的感觉而松秀透灵。

如再 洗下去,颜色会由纸面胶矾不匀的因素 出现斑驳变化。”[4] 钱选大胆运用此法, 是典型的“渐老渐熟,复归平淡”。[5] 回到整体观赏,钱选的翠鸟图经由 “洗”而呈现出一种平中见奇的效果。 被洗之后,画面虚实对比加强,也把南 宋末年绘画中残余的绮靡之气一扫全无, 直达其所追求的超然清绝境界。“惟有 仙家景坎甄”②——原来钱选早在题跋中 已经道出其中关窍。 

二、牡丹 

此卷的中间部分为牡丹。钱选自题: “头白相看春又残,折花聊助一时欢。 东君命驾归何速,犹有余情在牡丹。”③ 这里有着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叹。 图中的牡丹,分明是怒放的样子,却有一种残败凋零感。这是暮年钱选独留老 身在异朝的浓浓悲伤之情的表现。 在构图上,钱选用一正一反、大小 差不多的牡丹花头分别向左右开出,牡 丹叶片朝着观赏者铺开,显示出一种四 平八稳的平面感。而钱选以“洗”破平, 使整幅画顿时生动鲜活起来。 

南宋林椿也有特意“洗”的作品, 如《果熟来禽图》。此图中,林椿按传 统染色理法的层层分染后,别开生面地 在叶边和叶梢上略洗去了一些颜色。通 过这种技法,去掉了一些过分雕琢的工 匠味道,洗出了一种自然的寥寥秋意。 相较林椿,钱选对牡丹叶片的“洗” 是大刀阔斧地洗,并在某些局部一洗再 洗,如此则呈现出一种半虚、虚以及实 的节奏感。这种虚虚实实、节奏性的清洗, 是钱选对林椿“洗”的画法进一步的创 新和探索。 

另外,为了避免因洗而过于模糊、 失掉物象之精神,钱选有目的地在洗后的 花叶上用墨色复勾。同时,为了不破坏精 心洗出的虚实阴阳的秩序,钱选大多时只 对左面较实的绿叶进行了勾勒。这种对 “洗”的运用,便是钱选绘画中的 “无 法之法”,既有宋人之法,又符合后世 元画所器重的潇洒格趣。所以,钱选的 花鸟画七分宋法三分元法,是当之无愧 的承上启下、开启元代之风的画师。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QianXuanHuaNiaoTuShangX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