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清初卞永誉书画鉴藏印考辨与拾遗

书画艺术网书画收藏2025-10-07 10:451290
书画鉴藏是高雅的文化活动,也 是文化雄厚的象征,蕴含着历代文人 的精神诉求。清代书画收藏是中国古代收藏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 段出现了一大批私人书画收藏家,卞 永誉即是其中之一。卞永誉(1645— 1712),字令之,号仙客、如园,又号发 僧上振,后因他任刑部侍郎,时人又 称之为“卞少司寇”,清汉军镶红旗 人。他一生勤敏好学,工画能书,喜...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书画鉴藏是高雅的文化活动,也 是文化雄厚的象征,蕴含着历代文人 的精神诉求。清代书画收藏是中国古 代收藏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 段出现了一大批私人书画收藏家,卞 永誉即是其中之一。卞永誉(1645— 1712),字令之,号仙客、如园,又号发 僧上振,后因他任刑部侍郎,时人又 称之为“卞少司寇”,清汉军镶红旗 人。

他一生勤敏好学,工画能书,喜 收藏精鉴,曾言:“予年十三四好嗜 古人书画,把一卷坐丛兰丛桂中往往 终日,于是即事对客心存考究,涉历 既多,颇知审定。”卞永誉自幼师从名 家,鉴赏经验丰富,收藏颇丰,鉴定 水平很高,吴其贞在《书画记》中称其 “为人率真,性好古玩,目力过人。” 

清初卞永誉书画鉴藏印考辨与拾遗 书画鉴藏 中国古代收藏史 第1张

图1 《褚遂良摹兰亭序》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书画收藏讲求流传有 序,鉴藏印是作为庋藏、鉴赏、审定之 用的印章,在考察作品流传情况方面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作品本身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衡量作品 是否流传有序的重要标准之一。卞永 誉作为清初收藏颇丰的鉴藏家,他常 常在书画藏品上留下少则五六方,多 则十几方的鉴藏印记,以此证明作品 曾由他收藏或寓目。 

一、卞永誉鉴藏印拾遗 

目前对鉴藏印进行收录整理的 著作主要有三部:一是1987年孔达、 王季迁原编,周光培重编并于吉林文 史出版社出版的《明清画家印鉴》;二是1989年上海博物馆出版的《中国 书画家印鉴款识》;三是2008年钟银 兰主编并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中国书 画家印鉴款识》收录卞永誉鉴藏印12 方,《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收录12 方且与前书重复收录9方,其中有一 印鉴因钤盖方式问题误收成2方,实 为1方印鉴。

《明清画家印鉴》一书收录卞永誉印鉴9方与前述两书相重, 因此三部著录实际共收录卞永誉鉴 藏印14方,皆未完全整理出卞永誉的 书画鉴藏印。笔者通过传世史料及各 大博物馆相关馆藏资料等,在统计整 理卞永誉旧藏书画作品时,从中归纳 总结出他的鉴藏印至少有36方,其中 有22方为前述三书所未著录,可为增 补(表1)。

清初卞永誉书画鉴藏印考辨与拾遗 书画鉴藏 中国古代收藏史 第2张

图2 《褚遂良摹兰亭序》局部 卞永誉题跋 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卞永誉增补的个别印鉴须 作说明如下。 白文方印“发僧上振”此印在 《褚遂良摹兰亭序》(图1)中出现三 次,皆钤盖于卞永誉题跋落款处,且 卞永誉在《式古堂书画汇考》中记 载此卷的题跋亦自称“发僧上振”, 如:“观兰亭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 处耳,信为赏鉴家之格言也夫。发僧 上振跋”“冬至前八日,风日晴暖,窗 明几净,漫临一过便笔志之。

发僧上 振”等。除此帖外,卞永誉在《式古堂 书画汇考》中尚有多幅作品将自己 称为“发僧上振”,如《苏轼一门真迹卷》、王渊与朱泽民《良常草堂图 卷》、王冕与吴镇《梅竹双清卷》等条 目皆以“发僧上振”题识:“右苏轼一 门真迹。柬杜氏祖孙四世者……夫以 三世之遗墨,越数百年之久而珠联璧 合与一旦,岂非造物者为眉山巧作因 缘也耶。发僧上振跋”“按铁网珊瑚 载良常草堂诗卷……后句容曹廷短中 书出示良常草堂诗跋,亦张氏物也, 因借录于行卷楮尾,得以并考其故家 文献云。发僧上振记”“元章画梅前 题七言古诗不落款……向见元章画梅 绢本落款,并用此二印,及次诗引首 方外司马印,乃知即元章自题也。发僧上振识”。

因此可知“发僧上振”为 卞永誉的名号,白文方印“发僧上振” 为卞永誉之印。 朱文圆印“一往有深情”、朱文 葫芦印“引意”、朱文方印“一天好 事”三印皆钤盖于卞永誉在《褚遂良 摹兰亭序》的五段题跋处(图2)。其 中,“一往有深情”与卞永誉白文方印 “发僧上振”、朱文方印“仙客”呈上 下排列、间距相等的钤盖方式,而“引 意”“一天好事”两印又与其朱文方印 “令之”、白文方印“卞永誉章”呈上 下排列、间距相等的钤盖方式,符合 收藏家一般钤印规律。此外,在其题跋处也无其他藏家任何鉴藏印,因此 可断定三印为卞永誉所有。 

朱文椭圆印“如园”:“如园”一 印作为起首章钤盖于卞永誉在《褚 遂良摹兰亭序》题跋右上角,一般在 此位置钤盖的印鉴往往归属于题跋 者。并且,清人杨宾在《铁函斋书跋》 中有记载:“卞少司寇如园家藏兰亭 数十种,载入式古堂书画考。”可知 “如园”为卞永誉斋号,故朱文椭圆 印“如园”为卞永誉斋号印。 

二、卞永誉与“御题”系列鉴藏印 

学界关于卞永誉部分鉴藏印尚 存在争议,如“御题”系列鉴藏印。 “御题”系列鉴藏印是指“御题图书 府”“御题翰墨林”等印章。这一批 鉴藏印历来被学术界公认为是安岐 的鉴藏印,如那志良《玺印通释》、钟 银兰主编《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 识》、杨仁恺《中国书画鉴定学稿》以 及《明清画家印鉴》都将此“御题” 系列鉴藏印归在安岐名下。而在最近 的相关研究中,有学者将此系列鉴藏 印归于清初鉴藏家卞永誉所有。

清初卞永誉书画鉴藏印考辨与拾遗 书画鉴藏 中国古代收藏史 第3张

表1 卞永誉鉴藏印增补(22方) 

高泽婷在《“御题”系列鉴藏印 研究》一文中认为“御题”系列鉴藏 印的所有者并非被学术界公认的鉴 藏家安岐,而是归属于卞永誉。高泽 婷认为,判断“御题”系列鉴藏印归 属于卞永誉的首要证据是安岐在《墨 缘汇观》著录《苏氏一门十一帖》时 写道的:“此册卞氏所藏。”她认为这 是界定“御题”系列鉴藏印的归属问 题的重要线索:“安岐是知道‘御题’ 系列鉴藏印为卞氏印章,‘御题’系列 鉴藏印当是他判断作品由卞氏收藏的依据。” 

然而,《苏氏一门十一帖》的收 藏记录在卞永誉著录中早有记载, 《式古堂书画汇考》书卷十《苏轼 一门真迹卷》记:“右苏轼一门真 迹……尾有王安中、吴幵、赵子崧三 跋,余购之吴门旧家子。”卞永誉已 明确表明此作品为其所藏,安岐也可 能是从《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中所 得知,故凭此无法直接断定安岐是 用“御题”系列鉴藏印来判断作品由 卞永誉收藏。

郭怀宇在《鱼雁无恙印 考》一文虽延续了高泽婷对“御题” 系列鉴藏印的看法,但对此并无详细 的论证。因此,笔者认为高泽婷判断 “御题”系列鉴藏印归属于卞永誉的 首要证据尚不成立,对于“御题”系 列鉴藏印的归属问题尚待研究。 

三、卞永誉与“鱼雁无恙”印鉴 

除“御题”系列鉴藏印外,另有 白文方印“鱼雁无恙”也存在归属 争议。《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以及 《明清画家印鉴》两部著录都将“鱼 雁无恙”一印归在安岐名下,但是目 前有学者将此印归于清初鉴藏家陈 定所有,也有学者将此印归于卞永誉 所有。高泽婷《“御题”系列鉴藏印 研究》一文中认为“鱼雁无恙”印鉴 既不是安岐的,也不是卞永誉的,而 是属于卞永誉之后的鉴藏家陈定。

其 认为“鱼雁无恙”一印尺寸较小,若 为卞永誉印鉴,那它应该钤盖在卞氏 “御题翰墨林”印鉴的正上方,而不 是在正下方偏左的位置。可知,高泽 婷是在认定“御题”系列鉴藏印归属 于卞永誉的基础上,否定了“鱼雁无 恙”印鉴为卞永誉鉴藏印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无法直接判断“御题”系列 鉴藏印归属于卞永誉,故不能以此否 认“鱼雁无恙”印鉴为卞永誉印鉴。 

此外,郭怀宇《鱼雁无恙印考》 一文则论证了“鱼雁无恙”印鉴为卞 永誉鉴藏印,认为关于此印的归属问 题关键点有二:第一,目前所见钤有 “鱼雁无恙”印的六十余件书札,皆 被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且作者并未在此书中记载这一反复 出现的印章,这种现象证实了此印归 属于卞永誉。若此印是他人印鉴,一 般会在著录中进行记载说明,而“鱼 雁无恙”印鉴出现在多幅作品却未被 记载,那此印归属卞永誉的可能性极 大。

第二,“鱼雁无恙”印鉴的钤盖 规律,在数十件作品中“鱼雁无恙” 除单独钤盖时,几乎都与“卞令之鉴 定”“式古堂”“式古堂书画印”等鉴 藏印同时出现。通过对上述所有资料 进行查证,以及对卞永誉所藏书画的 细致梳理,笔者亦认为“鱼雁无恙” 印鉴当为卞永誉所有。 

明清时期是中国书画私家收藏 最为繁荣的时代,卞永誉只是当时私 家书画鉴藏兴盛局面的一个侧影。卞 永誉作为清初的收藏大家,收藏珍品 无数,只因未有著录流传于世,所以 至今未能详查。本文通过对卞永誉所 藏书画的整理和考证,在现已收录的 基础上增录卞永誉印鉴22方,对现存 著作及文章中卞永誉存疑鉴藏印进 行查考。以上有关卞永誉鉴藏印的考 辨及拾遗旨在为卞永誉书画鉴藏研 究提供更为准确的印鉴依据,如有不 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QingChuBianYongYuShuHuaJianCangYinKaoBianYuShiY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