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书法文化与岭南气派藏品研究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4-11-13 10:2115430
书法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个体性情和审美的表达。 “若论书法,则更成中国艺术一特色,非通中国人文之妙, 宅心之深,则又何以言书法。”[1]中华文明是一个历时性、 线性的过程,中华书法艺术在时代大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 展面貌。中国书法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关乎书法 本身,更关乎中华文化的根源与血脉的延续。[2]AI时代的到 来,不可回避地使书...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二、正大之气:书法展览与文化自信 

书法文化之所以影响深远,正是其有着鲜明独特的正大 之气。书法作品虽风格各异、百花齐放,无论是追求奇崛、追求欹侧,还是强调平正、 稳重,最终都是一种中正、 端庄的正大之气,都是一件 充满美好感情的艺术作品, 这是中国文化与书法艺术经 历数千年不断融合之后,升 华而成的一种崇高品位。 在传统时代,书法的收 藏流通多是个人行为,除了 公众场合的书法景观外,一 般人是很难观赏到名家书作 的。这一情况随着展览文化 的推广而得到改变。展览是 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展示 与宣传是展览的两大性质。 

书法文化与岭南气派藏品研究 岭南气派 广州艺术博物院 藏品研究 第1张

唐寅 行书 题松崖图诗 16cm×47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书法展览既是观众获取信 息、提升鉴赏水平的载体,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观众面 对面沟通的媒介。 “ 泛 彼 无 垠 —— 广 州 艺术博物院藏历代书法精品 展”是艺博院新馆落成后首 次以院藏书法为主题的展 览,更是艺博院历年来最高 端的书法展览。展览在继承 传统书法文化的基础上,探 索新的展览展陈形式和内 容,以适应新时代大众的审 美需求,让书法更加贴近生 活、贴近社会,记录和呈现 中国式现代化生活。 展览从院藏精品中遴 选出沈周、祝允明、唐寅、 文徵明、陈献章、董其昌、 王铎、傅山、邓石如、吴 让之、康有为、于右任等 历代名家的94件套精品(实 物共154件,其中16件一级 文物、28件二级文物), 以“唐人写经”“明代书 法”“清代书法”“近现代 书法”四个单元呈现。展出 作品创作年代跨度长,形式 多,书体全,文辞内容丰 富,涉及佛教经典、诗文辞 赋、文房楹联、往来书信、 书评画论等。“唐人写经” 单元通过不同风格的经文作 品,体现出唐代楷书在风格 上或是严谨缜密,秉承“尚法”之习,用笔刚劲峻拔又不失丰腴;或 是楷中带行,略具洒脱之意,熔雄健与 飘逸于一炉。

书法文化与岭南气派藏品研究 岭南气派 广州艺术博物院 藏品研究 第2张

陈洪绶 行草 词二首 19cm×56cm 1647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同时也展示了唐代经文抄写 与书法艺术、佛学思想之间的联系,让 人近距离感受千年前古人的书写状态。 “明代书法”单元聚焦于明代中后期书法 艺术的繁荣景象,特别是以沈周、文徵明 为代表的“吴门书派”的书脉传承及明代 后期“帖学正统”和“帖学新风”的并蓄 发展,展现明代书坛的地域特色与名家风 采。

书法文化与岭南气派藏品研究 岭南气派 广州艺术博物院 藏品研究 第3张

王鉴 行书 湖心亭诗 17.5cm×49.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代书法”单元通过清代前、中、 后三个时期的书法作品,展示帖学与碑学 之间的起伏与融合,呈现出清代书法艺术 的独特风貌与变革历程,大批碑学派书家 的作品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把碑学推向顶 峰的时期。“近现代书法”单元以“近代 书法”和“现代书法”为主,近代书法的 变化,主要还是在于碑帖之间的此消彼 长。现代书法则呈现出一个多元并存的新 格局。 此次展览关注书法的艺术性,强调 书法的价值,重点藏品包括唐佚名《佛说 济诸方等学经》、祝允明《草书怀知诗 卷》、唐寅《行书题松崖图诗》、王铎 《草书杜甫秋兴诗卷》、金农《楷书诗 文》、康有为《行书五言联》等。展览作 品风格从豪迈古韵到自然出新,无不展现 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书法文化与岭南气派藏品研究 岭南气派 广州艺术博物院 藏品研究 第4张

书法文化与岭南气派藏品研究 岭南气派 广州艺术博物院 藏品研究 第5张

文彭 行书 临王羲之《兰亭序》 25.1cm×95.9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书法作品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 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它们作为历代书 法家高水平创作的记录,也是人类社会精 神生活发展记录的载体。通过展览欣赏到 千百年来的艺术气息,观众可直观感受书 法精品来建构文化记忆,在岭南的文化氛 围中,从精神层面上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丰富民众精神世界。 

文化建设关乎民族气质、民族精神, 关乎能否形成文化认同及内部凝聚力,而 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精髓。有了文化自 信,才能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进而树 立实践层面的道路自信。[3]书法归根结底 以文化为本源,书法的传承不仅在书法技 巧上,而是深化到内在的思想境界中。书 法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象征。艺博院的这一高端书法展览,真正 展示出了书法的正大之气。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huFaWenHuaYuLingNanQiPaiCangPinYanJiu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