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藕汀(1913年—2005年),浙江嘉兴人,谱名骥元。号药窗、小 钝、信天翁等。1951年,被征派往南浔嘉业藏书楼整理藏书。1958 年,经浙江省文化局同意因病退职。“文革”期间,靠变卖家什度 日,以写作、填词、种药、养猫“间适乡里”。1986年被聘为浙江省 文史研究馆馆员。2000年,经歴50年后,回到嘉兴。著述出版有《词 名索引》《烟雨楼史话》《药窗杂谈》《戏文内外》《十年鸿迹》 《吴藕汀画集》《近三百年嘉兴印画人名録》《词调名辞典》《药窗 诗话》《药窗词集》《孤灯夜话》《落花残片》《药窗诗词集》等。
吴藕汀 人物图 24cm×20cm 1979年
山水画发展到今天,虽然并非我们所想象的“穷途末 路”,但确已处于一个危机的状态。吴藕汀先生的存在无疑 是黄宾虹之后又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从他的作品里,我们 看到传统山水画朝着当下发展的新的轨迹,我们不能认为吴 藕汀先生是一位“传统山水画家”,同样,也不可以以当下 人们对待山水画的认知或所追求的创新的模式来分析吴藕汀 的绘画。
吴藕汀先生所关注的不只是绘画传统的单纯的学术思 考,而是绘画传统的延续和更生。让我们感动的是他绘画中包含的文化性,准确地说是一种词的境界。这种词的境界 不仅仅是欣赏层面的,而且还带来了语言、图式、方法的 变化,吴藕汀与黄宾虹最大的区别在于吴藕汀是“一次而 过”。
吴藕汀像
吴藕汀的一次而过恰恰是对黄宾虹绘画中存在的作家 画倾向的反思,吴藕汀以一个词人的情怀在写象外之境,构 胸中丘壑。其包含着中国传统书画最基本的要素,更有文化 的引领,他可以横入切进绘画史中,我相信这正是吴藕汀将 传统山水画推向当下非常明显的轨迹。
近代他只选择了参照黄宾虹,其他诸多画家,都可忽略 不计。他的用心和视角直指黄宾虹,从黄宾虹到新安、吴门 和吴仲圭。他的审美取向不可能认同黄宾虹之后的别人,在 他的晚年,对于黄宾虹的反省特别强烈。一次而过,羊毫中 锋,始终以一管羊毫小楷在营造他胸中的艺术世界,力避当 代绘画的江湖气息,笔下的线条质朴单纯、圆润苍劲。这种 品质对应一个纯净的、超然物外的、与世无争的审美心态, 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藕老关心市井人间的疾苦,政治的动 荡,但他的审美心态完全是超然出世的。
吴藕汀 泼墨山水 68cm×34cm 1982年
他不仅仅是超越了 这个时代,与近百年整个绘画的发展始终处于其边缘状态, 来观瞻近百年山水画的发展,所以他的选择也是超前的。非 但冷眼旁观、警惕“主流”,最重要的是自觉地与其划清界 限,甚至背道而驰。 柯文辉先生曾经比较吴藕汀和黄宾虹,认为与黄宾虹的 文化处境比较,吴藕汀的存在显得尤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