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陈淳花卉技法变法研究 ——以牡丹花花卉为例

书画艺术网书画技法2025-09-09 14:26410
摘要:陈淳一生所绘牡丹居多,在研究陈淳书画作品的过程中,发现他在各个时期所描绘的牡丹花卉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笔墨表现语 言,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探索陈淳绘画技法的变法路径,也是他绘画风格最终能走向写意的写照。这 对青年学者努力开辟形成自身独特的绘画风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陈淳;牡丹花;绘画;写意一、“牡丹之韵”...

摘要:陈淳一生所绘牡丹居多,在研究陈淳书画作品的过程中,发现他在各个时期所描绘的牡丹花卉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笔墨表现语 言,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探索陈淳绘画技法的变法路径,也是他绘画风格最终能走向写意的写照。这 对青年学者努力开辟形成自身独特的绘画风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陈淳;牡丹花;绘画;写意

一、“牡丹之韵”陈淳的笔墨语言解析 

综览陈淳的艺术创作,其笔墨风格 可分为设色与水墨两大类。早年,他偏爱 彩墨绘画,这与其深厚的家族背景紧密相 关。陈淳出生于显赫之家,其祖先曾任要 职,如张寰在其《墓志铭》中所记:“祖 讳璚,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考讳钥,为 郡阴阳正术。母林氏,浙江左布政使加右 副都御史致仕符之女。

陈淳花卉技法变法研究 ——以牡丹花花卉为例 陈淳 牡丹花 绘画写意 第1张

陈淳 花卉图册之一 28cm×37.9cm 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

君膺内外之懿,挺 明秀之质,望之若瑶笋琪树,鸾翔凤举, 使人心醉。既为父、祖所钟爱。”[1]其受 显赫家族背景的熏陶,物质优裕,吃穿饱 暖,生活富足,无忧无愁,这种优渥的生 活环境使他的艺术性格保持一种纯真和雅 致。在他的绘画中,常展现出对色彩的细 腻掌控,以单一色调表现,宛如轻纱般的 淡雅,彰显其清澈的情感和境界。

画面之 中,无论是构图还是笔触,都流露出他对 完美的执着和对工艺的精湛追求。 陈淳早年的牡丹绘作并不频繁,例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牡丹图扇面》即 其早期之作。在这幅画中,牡丹的设色清新雅逸,展现了一种天然纯真的美态。画 上搭配文征明的题诗:“粉香云暖露华 新,晓日浓薰富贵春。

陈淳花卉技法变法研究 ——以牡丹花花卉为例 陈淳 牡丹花 绘画写意 第2张

陈淳 牡丹图 47cm×55cm 纸本水墨 沈阳故宫博物院

好似沉香亭上看, 东风依约可怜人。征明。”牡丹花瓣上垂 挂的露珠晶莹剔透,似于隐约中散发出牡 丹特有的淡雅香气。这露水似乎成了一个 媒介,让观者在春天的早晨,借由这粉色 的花瓣,感受那满天的云彩和暖阳,宛如 置身于一个富贵美好的春日之中。牡丹的 香气在微风的拂动中更加浓烈,令人为之 动容,心生欢喜。显然,在这一时期,文 征明与陈淳的友情深厚,文征明对陈淳的 《牡丹图扇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仿佛 牡丹的花香也被陈淳的笔触完美捕捉。无 论是从文征明的诗歌还是陈淳的色彩技 法来看,这幅作品都完美地融合了形、 神与韵。 

再如陈淳早期的另一幅作品《诗书 画三绝册》。此册内一诗一画,相辅相 成。册后众多文人墨客的题跋中,谢稚柳 特别题道:“近世流传的多为墨笔作品, 着色者实为罕见。此册是陈淳较早的作 品,色彩清新而富有活力,乃是超越其墨笔作品的上佳之作,实为难得。”

这表 明,《诗书画三绝册》中的牡丹与前文的 《牡丹图扇面》在风格上高度一致,都展 现了清新、雅致的审美。陈淳对牡丹的描 绘,不仅色彩纯净、淡雅,更有一种清风 拂面的韵味。而从谢稚柳的评语中,也可 见陈淳的设色作品在当时与其墨笔作品相 比,更受文人骚客的青睐,其设色技巧清 丽独特,笔触则流畅自然。 陈淳的墓志铭记载,“泊正术公 卒,哀毁过礼,葬祭如法。

既免丧,意尚 玄虚,厌尘俗,不屑亲家人事……日惟楚 香隐几,读书玩古,高人胜士,游与笔 砚,从容文酒而已”[2]。父亲的去世对陈 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年时遭遇父丧, 深感哀痛,其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进 而导致他的性格、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 了根本性的转变,使他逐渐转向了遁世的 心态。[3]此后,这种情感深深地反映在他 的艺术创作中。他开始将个人的深沉情感 融入绘画,不再追求繁多的色彩斑斓,而 是致力于在简约的墨色之中深入探索。在 他的画中,曾经的五光十色逐渐被纯净的黑与白所替代。在这黑白交织的新境界 中,他不断尝试和探索,旨在找到一个能 完美契合自己内心情感的表现方式。

这是 一种在经历了人生风雨后的精神升华。历 经繁华,终归于朴实,归于纯真,这也正 是一个艺术大家的成长与转变之路。 陈淳在甲辰春日所作《牡丹图》册 页(上海博物馆藏)为其生涯末期的杰 作。在作品中,牡丹花头的墨色展现得淡 雅至极。经仔细研究此作,笔者发现牡丹 花头采用淡墨技巧,结合中侧锋绘制出花 瓣的层次,待笔上水分稀少时,再利用干 笔散锋技法进行皴擦,笔法自然而不过于 追求细致。整体花形显得雍容华贵。初 览,花瓣上的笔触似乎错综复杂,但深究 之下,其用笔既富有灵活性又具有秩序 感。花头部分的笔势迅速,而花叶则以 浓重的墨色、侧锋笔触展现,不拘泥于细 节,意在追求流畅与飘逸。 

陈淳在绘画中深化了情感,他已超 越了纯粹的笔法技巧,如同孩子般自由挥 洒,以笔墨的自然和纯真展示技巧。王世 懋在陈淳的画作上评论说:“余早年观白 阳山人之画,多为意境深峻,不假修饰而 自成风格,真伪之分,易于识别。”[4]从 笔墨上看,陈淳的笔法生动而自然,充 满飘逸之美,追求纯真的艺术感觉。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iMuDanHuaHuaHuiWeiL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