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持业余书法状态
翻开中国书法史,我们会发现,凡是经过历史洗礼之后 还能留下书名,被后世书人尊崇为书法大师的,大多是业余 作者,从当今书坛看,绝大多数作者都处于业余状态。一方 面,要用主要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潜心研究书 法艺术,常常有一种时间到哪儿去了的感觉。我的本职工作 与书法毫不沾边,书法研创也处于业余状态。业余书法状态 下的作者是艰难的,然而好处也不少,主要有三个。 好处之一,工作与书法相互促进。以本人为例,在机关 工作几十年,工作本身要求我们既要具备宏观思维,又要有 微观意识。
袁波 楷书对联 120cm×10cm×2 2023年
也就是说,既要有大思路,又得实干,二者必须 协调统一,而书法从微观的角度讲,需要点画精致,结构合理,从宏观上说,章法要和谐自然,这与我的本职工作可谓 异曲同工。因此,我常常将书法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工作中, 反过来又运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启发自己的书法学习与创 作,都能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还有,工作之余,写写字, 搞搞创作,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对提高工作效率亦不无好 处。 好处之二,有利于形成自己的艺术见解。业余书法作 者与专业作者的一大区别是没有艺术成果考核指标的压力, 能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投入到艺术的学习与创作之中,不需 要为了参展获奖而跟风,也不必为迎合评委的喜好而曲意求 全,这种状态也正好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 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面目。这些年,我按照自己的审美取 向,浸淫于北碑的天真烂漫,从摩崖石刻、墓志造像、墓碑 和颂德碑中吸取营养,不断地调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艺术语言。
袁波 行书对联 68.5cm×11.5cm×2 2023年
好处之三,能够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从书写的“量” 上讲,今人与古贤相去甚远,因为我们的日常书写不仅用不 着毛笔,就连硬笔也很少用。可是,要成就一个书法艺术 家,除了要有全面的综合修养之外,书写量则是一个必备条 件,正如运动员必须在千万次的动作重复中逐步形成动力定 型一样。对于业余状态下的书法作者来说,这就出现了一对 矛盾:八小时以内没有时间也不被允许摆弄毛笔,八小时以 外还时常加班加点,而书写量又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我的做法是,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力争在 较少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