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旖伦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画院青年创作中 心特聘画师,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中国画基础特聘讲师。作品2021年获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 学艺术大赛优秀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入会资格),“全国第六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入会资格),2022年获黄君璧奖学金优秀奖,2024年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展),2024年 绘制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主题创作《和合共生》。

邬旖伦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之一 240cm×200cm 2022年

当你看展览时你在看什么?站在江河入海的时代,回顾 奔涌的历史长流,是蹈海踏浪而来的文明记忆。何尊是西周 早期的青铜器,内底部铸有122字的铭文,其中“宅兹中国” 就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历史上 首次出现“中国”两个字的文物。岁月轮转,烽火已息,如今它在展柜里静静地望着我们,仿佛有很多话要说。我们 的祖先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在黑夜里擎起天地间第一簇火 种,在山川湖海之上仰望群星闪耀,人聚成邑,邑聚为国, 曾有古国在大江大河间初铸辉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 们的中国正在从远古混沌中逐渐清晰,自此,大江东去,日月西沉,是我们所熟悉的中国。这是我为作品《宅兹中国》 写下的一段文字。

邬旖伦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之二 240cm×200cm 2022年

2024年,我的国画作品《宅兹中国》入选第十四届全国 美展并进京。画面的构成很简单,即左右两排人正在认真观 摩展柜里的青铜器何尊,设色清雅,主题明确。9月份作品在 中国美术馆展出,我前往学习,感触颇多。当我和其他观众 站在我的作品前竟与画面巧妙地呼应了——我们在看画面中 的人,画面中的人在看何尊,而展柜里的何尊跨越千年凝视 着一代又一代的我们。此时的我们进入了时间的轮回,从生 到死,由死而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我们是地球古老绵 长生命线中一个渺小的存在,生命好像从未熄灭,我们如今 站在这个不朽的轮回里回望过去,仰望未来。

邬旖伦 漱玉 200cm×200cm 2023年

 这幅作品从2023年秋天就开始准备了,浙江画院从起稿到次年截稿开始了数轮审稿,各位师友为我的画面提供了 很多帮助。其实画面中间的何尊是最后才加上的,在此之前 画面中间是留白的,关于中间到底画什么有很多老师给我提 过意见,但我斟酌再三都没有确定心意,所以一直搁置在一 边。起初我的设想是让中间全部留白,我希望观众在看我的 画时会发问“他们在看什么?”从而引发思考,或者说看什 么并不重要,每个人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是一些老师 认为这样会显得画面太空,所以我又开始重新构思。我翻阅 了很多资料试图能回答最开始的发问,但总有些牵强,于是 我向导师寻求了帮助,最后定下了画眼——何尊。何尊底部 铸有铭文122字,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文物, 因而名声大振,据考证,此“中国”指的是夏后期夏代人住 的地方,现洛阳地区。回到最初的发问:他们在看什么?我想何尊可以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

邬旖伦 宅兹中国 230cm×180cm 2024年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

他们,我们,都在寻根。高更的作品《我们从何处来? 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也是在对人类存在本质的终极 追问。当我们凝视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路,触摸青瓷胎体上的 冰裂纹,诵读竹简上斑驳的篆书,总能在某个恍惚的瞬间看 见自己的指纹与先民的掌纹重叠。那些在甲骨上占卜吉凶的 贞人,在敦煌壁画上勾勒飞天的画工,在宣纸上挥洒烟云的 文人,他们的呼吸早已沉淀成我们共同的记忆基因。二十四节气的更迭像脐带般连接着天地,让我们的脉搏始终与黄土 地的季候同频共振。这是刻在生命底片上的文化胎记,是任 凭星移斗转也磨灭不了的文明指纹。 

邬旖伦 轮回之一 120cm×145cm 2021年

《宅兹中国》是中国人物画,作为我硕士期间的主要研 究课题,我对此也有很多感悟。中国人物画是一个完整的文 化体系,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璀璨的过程,它的产生早 于其他画种。人对自身的关注及对神的拟人化,是中国人物 画产生的源头。中国人物画的本质是研究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物画无须担负绘制社会记忆的使命,承担“成教化, 助人伦”的社会功能,于是我开始思考新时代人物画的意义 是什么?又该走向何方?中国人物画作为传统绘画的核心分 支,其价值远超出视觉审美的表象。它既是技法的凝练,又 是文化与哲学的精神容器,更是社会变迁的镜像。中国人物 画的价值,在于它既是技艺传承的链条,也是思想演变的轨 迹。从帛画上伏羲女娲的蛇身形体到当代实验水墨中的异化 身体,每一笔勾勒都在回答“人何以为人”的追问。它以视觉方式保存了中国人对生命、权力、伦理的认知模型,并在 持续解构与重建中证明:真正伟大的传统从不固守形式,而 是不断赋予“人之形象”新的诠释可能。这种动态演进的能 力,正是其根本价值所在。 

总之,中国人物画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科,我也将在该 领域持续学习。《宅兹中国》作为研究生毕业的一个总结, 它获得的殊荣将鼓励我继续前行。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