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中国书法家翟文章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毛笔书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潜心摸索实践,发掘出简易实用的竹制书写工具---竹笔。他使用这种竹笔书写出兼俱传统毛笔和现代硬笔书法特点的精美书法作品,给人以新颖的特别的艺术感受。他的这种创意,在书写过程中既保持了毛笔书法基本的用笔方法和韵味,又克服了硬笔书法工具书写时的呆板,字型弱小,失去毛笔书法特点的不足。看他的竹笔隶书,你会被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所感染。他把每个字浓缩在英寸之间,字字精到,毫无轻率。他博取众长,既柔和了礼器、曹全等著名隶书法帖的特点,又吸收了当代书法家刘炳森隶书的长处,使得他的作品既法度严谨、气宇沉稳、端庄雄健,又用笔灵动、优雅秀丽、结体精妙、气韵贯通,呈现出凝重稳健、俊逸潇洒的书风;他的竹笔行书同样体现以上特点。特别是他的这种创新能够使作品同毛笔书法一样,使用中国传统的书画装裱艺术让作品进入生活的殿堂,悬挂于厅堂、卧室、办公室以及其他适宜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较之于毛笔书法,他的竹笔书法作品有着更大的承载容量,适宜书写较长篇幅的辞赋文章,由此也成为收藏者的新爱,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创新。
翟文章认为,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几千年的中国书法艺坛造就了成千上万书法艺术家,为中华文明史增添了耀眼的光辉,我们一定要努力继承和发扬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书写艺术。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书写工具的变化,硬质便携式书写工具的普及和现代通讯工具的使用,毛笔已经脱离了日常生活而成为专门的书法工具,许多人可能一生都未曾使用过毛笔。并且文字的书写愈被机器按键所代替,使人们失去了书写的机会。事实证明人们文字书写的技能在退化,手的这部分功能在废用性萎缩。即便是在现代的书法圈里也是这个现象,有许多已经成"家"的写字人,在书写过程中已没有了传统书法用笔运笔以及结构的法度,在这些作品中已很难寻觅到历代书法先辈们在数千年书法创作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并且为上到文人墨客,下至草民百姓所遵循的文字书写的"道"和"法",只不过是毫无书法元素的粗糙线条的缠绕罢了。翟文章还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才越是世界的。那种试图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异化,随意践踏的行为是要不得的,也是非常危险的。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历史,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也就失去了自我,从而最终走向消亡。
他曾在1990年1月5日"当代书法"报创刊号上发表的"砚边随感"一文中写到:"民族的文化和艺术是一种积淀,正是这种积淀才使中华民族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正是这种积淀的继承和传递,才维持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历史的发展。我们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圈和文化特质。这就是我们祖先在这块特定的土地上所进行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创造的秩序和法规。历史上千百万文化艺术家所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创造,抚育了炎黄子孙的民族心理和精神气质;这种民族个性反过来又以独特的思想、感情、习惯和行为方式去适应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国书法就在特定意义上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特色,抛弃了这个传统"基因",就在这个意义上失去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特色。继承传统并非食古不化,所谓传统:传者,递也;统者,续也。传统就是历史的连续性,本身就含有进步的意思。一讲传统就狭隘的理解为僵规死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或一讲创新就全盘否定传统的态度,都不是科学的方法。没有扬弃,没有创新,事物就不可能进步;但这种扬弃、创新必须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扬弃和创新,否则这种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会枯萎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工作者,应该本着对民族负责的精神,老老实实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事业,为国家和民族负责,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是要不得的。"翟文章竹笔书法的创新与实践正是他这种认识和态度的具体体现,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态度,在美国这样的自由世界里,他并没有随波逐流,他和他的北美中国书法协会的同道们共同捍卫着继承中国书法传统这块阵地。在努力学习传统,苦练基本功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新风格,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