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写结合  强调精神——军旅画家范扬的人物画

 天津警备区俱乐部主任范扬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其他的时间大多用在画画上了。他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师承著名画家刘文西、刘大为等名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长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他的人物画以工写结合、强调精神见长。创作题材从部队生活到高原藏民等均有。作品入选第八、九届全国美展、全军优秀作品展,有的还获了奖。

传统人物画自唐宋达到顶峰之后,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演变在表现技法上已成为一定的模式,很少有所突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物画有了空前的突破和发展。范扬集古今中外之长为己用,在人物画的创作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所画作品不仅贴近现实,反映现实,而且在将写意和工笔巧妙地结合一起的同时,融入西画的光感、体面、色彩等有利因素,以强化人物精神面貌,强调画面整体的虚实变化以及画面的整体美。

他还采用一些特殊的肌理手法,丰富诗意画境的手段,进而使所创作的人物画在构图、色彩、笔意、神韵、内涵上产生浑然天成的艺术感染力。范扬的绘画涉猎较广,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尤其善画人物。他笔下的人物,无论男女童叟,个个有精神。其构图别致大气,多是从自己观察的视角取象布式,舒朗而开阔;特别是对人物多画面的经营,细腻的同时注重情境的开掘、表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恢弘的气势。

其中也蕴含着他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对中国人文精神的领悟,从而通过强调空间意识,加重了人文情怀的渲染。

《逢春图》就是一例。画面表现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情景。画面上,古树挺立、老枝、新芽交替。树下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老板凳、老茶壶作为陪衬。一位老农布满沧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透着一种满足。这种对安闲生活的描写和对人物精神的刻画,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的现实。

《祥云》(见左图)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构图、娴熟的黑白对比赋予画面人物鲜活的生命气息。笔墨的对比、笔势的穿插,放松而老到,色彩的协调,明净爽利。寓情理、寓美意,令人遐想联翩,那种动人的感染力,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报喜》(见左下图)一画中,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小战士,胸带大红花,手攥喜报,一脸的灿烂,正在打电话的表情,分明是在向家人报喜。

画家在常见的军旅生活中捕捉到生动的一瞬,在表现情境的同时挖掘内在精神,从而反映当代军人的思想面貌。艺术源于生活与自然。细心的体悟,离不开独到的发现,离不开审美的灵感。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才使范扬在创作人物的同时,给人物注入了精神品格和思想,才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面貌。收获的原野里,没有等待,没有相约,没有施舍,有的只是汗水的慷慨挥洒和勤奋耕耘。

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刻苦努力,范扬逐渐在美术界确立了一席之地。他的作品曾在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展出有的被收藏

《观海图》等先后被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悬挂。2001年他被中国文联评为“画坛百杰”之一,2002年元月随国家文化部艺术交流团赴日本、韩国访问并举办展览。出版《范扬画集》、《范扬小品集》等。范扬正值壮年,美好的时代给他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空间。他横下一条心,用书画谱写自己的艺术人生。我衷心祝愿他:创作更多的好作品。 


范扬性情中有一种难得的自信,他把画画作为最重要的事情,而且自信是可以做个大画家的。宋元以后有影响的大家多是山水画家,于是范扬也画起了山水,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中国自古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的确,山水可居、可游,更能体现画家的真性情,展现画家的文思修养。

范扬的山水画同样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综观他的作品,不乏吴镇、王蒙的茂密深邃,更具赵孟辅、董其昌的沉稳雍容,可贵之处在于,范扬食古能化。他的山水画取法传统,却又不同于一家一派,有着鲜明的自家风貌。

范扬非常讲究状态,他作画时气定神闲,从从容容,犹如良将排兵布阵。他下笔前并非成竹在胸,而是任由情绪的驱使,放笔直取,以率意的笔线勾勒点染,铺排出大的格局框架。而后,根据胸中意想笔笔生发,一遍遍、一层层不厌其烦地积墨、积色,使画面逐渐厚重沉着起来。那些看似随意的点线,最终都被他统率到了整体的形象结构之中,形成了颇具韵律感、节奏感的笔墨符号,呈现出充满内蕴的动感。而这种动感绝无躁动和张扬,却分明透出宇宙洪荒般的山野气象,激荡着观者的心。

“笔厚墨沉”,是范扬山水画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审美特质。他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学写毛笔字时,外婆告诉他,用笔要厚,用墨要浓,这关系到一个人以后的福泽。后来他学山水,取法宋元,却正好是雄浑沉稳的路子。他的水墨山水笔法凝重,中锋用笔,笔笔到位,落落大方。其笔墨点线行笔自然而自由,笔路盘旋起伏,既以朴拙的形式塑造出了胸中意象,又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笔墨自身独有的审美魅力。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