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即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故名唐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追随周臣,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又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 ,书风奇峭俊秀。《守耕图》,绢本,纵32.2厘米,横99.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极精,细笔而多方转,呈四十岁后画风。房屋不用界尺,故行笔较迟滞;山、树、人物,钩笔如游丝,精劲之甚。是悉力之作。

唐伯虎才气横溢,但并不风流,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在绘画上,他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精于仕女,画风既工整秀丽,又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为后人所推崇。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俊逸秀挺,颇见功夫。诗风委婉华丽,通俗流畅,即兴抒怀,以才情取胜。此外,他还能作曲,多采民歌形式。如此多才,明代文人中是少见的。唐伯虎为“吴门画派”中的杰出代表,绘画与沈周、文徵明、仇英齐名,合称“明四家”。又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切磋诗文,蜚声吴中,世称“吴中四才子”。但他的人生却很不幸,居然到了贫困潦倒的境地,晚年十分凄凉......

—、唐伯虎让人扼腕叹息的不幸人生

唐寅(1470一1523)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因生於寅年寅月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贩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从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少时读书发愤,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

十九岁娶徐氏。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等名士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名列榜首,又中应天府第一名解元。“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几个层次。最低一级叫乡试,就像是现在的高考,考上的叫举人,这全国第一名被称为解元,所以乡试又被称为解试;第二级叫会试,就像现在考硕士,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被称为会元;最高一级是殿试,就是皇上亲自在金銮宝殿上御考,这就像现在的考博士,是古代最高级别的考试,过关的人就叫做进士,而第一名就是状元。那从解元考到会元再考中状元的人,就叫“连中三元”,就是全国最有名的大才子了。

当时有机会问鼎这个“最有才的大才子”称号的,民间呼声最高的就是唐伯虎。因为他在江南考秀才,就像现在的中考的时候,就是当时江南第一,后面乡试又考了全国第一,所以才被称为唐解元。眼见着又去参加会试,当时“各大媒体”猜测,基本上不出意外的话,这唐伯虎还是第一。甚至有人预测,唐伯虎估计殿试还是第一,“连中三元”的神话不久就会上演了。

 但是,天不随愿,他 “摊上大事了”, 赴京会试时摊上了科考舞弊案。原因是唐伯虎交友不善。早些时候,和他同去考试的江阴巨富家的公子徐经与唐伯虎结成莫逆之交,他在钱财上对唐伯虎非常豪爽。

    这个徐经文才很差,于是考前请唐伯虎帮他写几篇文章。唐伯虎以为以文会友,也没有什么,就应邀写了几篇。哪知这个徐经用钱买通主考官,预先买到了当年的考试题目。而唐伯虎帮他写的那几篇文章恰恰就是应题之作。结果,案发之后,唐伯虎受到牵连锒铛入狱。在两个重大的打击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

一个就是他被彻底关在科举考试的大门之外。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科举是士子们进入官场的唯一渠道,而这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从此就告别考场,科举仕途已宣告彻底无望。这对于唐伯虎这样的一个封建文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打击比这更大的了。

    另外一个就是他在狱中所受的屈辱。虽然最终出狱了,但唐伯虎在狱中呆了足足有一年多的时光,这期间他吃的苦头让他的心理状态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他在给他的好朋友文征明的信中说:“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自贯三木,吏卒如虎,举头抱地,涕泪横集。”就是说这场牢狱之灾委屈之极不算,在狱中还经常被狱卒打,被狱卒羞辱。作为当时的一代青年才俊,唐伯虎怎么能忍受这种屈辱呢?所以他在后来的人生里表现出狂士的一面来,如酗酒、狎妓、傲倨、玩世不恭,甚至写风流诗、画春宫画,都和他的狱中生活,以及他被科举拒之门外应该都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既然仕途这个发展道路被断送了,唐伯虎又回到了苏州,过起了他的文士生活。然而,科场案以后,当唐伯虎狼狈地从京城回到姑苏时,昔日的好多朋友对他冷眼相看了——“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他们以为唐伯虎的功名之路就此终结,永远不可能发迹,所以就都疏远了他,这使唐伯虎感到了世态的炎凉;家里人对他的态度也来了180度大转弯!唐伯虎二十七岁时续弦的原配妻子徐氏去世以后,续娶了何氏,但何氏是个势利小人。她嫁了唐伯虎以后,心中盘算着唐伯虎高中状元,富贵荣华会接踵而来,谁知唐伯虎居然到了如此潦倒的境地,于是她万般恼怒,对唐伯虎横眉冷对,不久就改嫁他人了。这时弟嫂要求分家,至此,唐伯虎在人生中走到了众叛亲离的境地。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但在古代,不做官的文人很难在物资生活上有保障,所以虽然唐伯虎一直很有名,但他的字画卖的钱也仅能供他糊口之用而已,说他很穷也不为过。他在一首诗中写道:“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直接了当地道出了生活清苦的状况。

唐伯虎作为江南第一才子,经受了莫名其妙的科考弊案并因此终身落难,这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的一件事儿。这不只是天妒英才的问题,还有着社会环境的不公,这使得唐伯虎自己也对科举考试自此以后深恶痛绝,并由此激发出对冷酷现实的批判精神。他说“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这话里全是愤世的情绪。所以他后来才半生轻狂,甚至跟祝枝山等人扮成乞丐,在街上唱着“莲花落”要钱,然后用讨来的钱去喝酒。其真正的意图是要用这种行为来反讽社会。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

在其四十五岁时,宁王朱宸濠慕其名以重金聘请,唐寅被请到南昌后,知百姓怨言颇多,并探知宁王意欲谋反篡位,乃装疯佯狂,始得脱尽干系,免遭杀身之祸。归家后心已如灰,在其五十岁时,已衰老多病,不能经常作画,有年春阴,家中柴尽米罄,不得不向邻人借米熬粥,拿到苏州城求售的画一幅也末能卖出,晚景十分凄凉。

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十二月初二,五十四岁的唐伯虎在失意、落魄、贫病交加中死去,死的时候,这位才华盖世的大画家因为贫穷无力安葬,只能葬在住宅桃花坞边,所以现在苏州城靠近桃花坞的地方还有条路叫“唐寅坟巷”。 直到二十年后,由唐伯虎的亲友凑了钱才将唐伯虎灵柩迁葬於城西横圹王家村。

    一代风流潇洒的才子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此生甘分老吴阊,宠辱都无剩有狂。”而悲凉地离去。

唐伯虎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二、唐伯虎与秋香

    据记载,大概是在他三十六岁那年娶了那位对他一笑倾城、三笑倾心的“秋香”姑娘。

    说起来唐伯虎与秋香的婚姻,那似乎不能用一个“娶”字,而应该要用一个“点”字,因为从古到今,我们一直津津乐道的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

事实上周星驰主演的香港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倒还真的没夸大多少。除了武功虚构之外,据冯梦龙的话本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来看,这个“点秋香”的历程倒还真跟电影里基本相同。

    说有一天唐伯虎在苏州阊门的河边作画,一个女子一下子就闯进了唐伯虎的视线里!说起来这位叫秋香的姑娘实在太聪明了,她只是站在河中的一条船上从这儿经过,看到岸边作画的唐伯虎的眼光扫过来,她便嫣然一笑。这一笑,明眸善睐,就像是一束穿破乌云的光芒,一下子就把唐伯虎的心从人堆里、从他的艺术痴狂里给拽了出来,他跑到河边租了条船追了上去。

    据说,在这段“跟踪追击”的过程中,还有“两笑”:一是船靠岸时,秋香上得岸来,对还在船头的唐伯虎回眸一笑;唐伯虎追上了岸后,又跟丢了华府的队伍,结果在秋香她们回府之前又偶然碰上,结果两人又有相视一笑。这下子,总共就有“三笑”了。

    其实,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年间嘉兴项元汴所作的笔记《蕉窗杂录》上,后来发展到冯梦龙的话本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再后来还有孟舜卿所写的杂剧《花前一笑》,这些故事里说的都是“一笑”,后来说这个故事时就变成了“三笑”。

我想,大概是后人在演绎这个故事的时候,渐渐地觉得一笑不过瘾,三笑才够劲。你没看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白骨精,甚至喝酒都是三碗不过岗,中国人就好这个三,而且事不过三。所以秋香姐的“三笑”自然也就比光秃秃的“一笑”来得不孚众望些了。

    当然不管是一笑还是三笑,唐伯虎被那笑勾了魂儿倒才是关键。他不是看不出来那姑娘的打扮只是一个丫环,可唐伯虎就是唐伯虎,于是他卖身为奴,深入华府,并用他的才学在华府里大展身手,最终做到了华府的总管,在华老爷与华夫人的准许下,他在华家所有的丫环里挑老婆,于是在百花丛中点中了秋香,然后两个人不取华府一分财物,悄悄地离开了。

 历史上的唐伯虎确实有一些狂放不羁的行为,他的自暴自弃实际上反映着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在唐伯虎身上比较集中典型地体现了“狂生”的品格素材。这些素材恰好为通俗小说所用,并加以渲染附会,从而在民间广泛流传。这里不免有许多低级庸俗,迎合小市民趣味的东西。数百年来唐伯虎就是以这样一个优游于山水、闲情于风月的玩世不恭的形象出现的,把唐伯虎的真实形象极大地歪曲了。

其实,“点秋香”这事儿纯粹是子虚乌有,但历史上确有为一个婢女去卖身为奴的。

    据明代文人笔记《茶余客话》和《耳谈》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有个书生就曾为一个大户人家的丫环而卖身为奴,最后两个人结为了夫妻。(明代小说家王同轨的《耳谈》,叙述的故事情节和当今我们知道的“唐伯虎点秋香”基本吻合。大意是说,苏州才子陈元超,性格放荡不羁。一次,他和朋友游览虎丘,与秋香不期而遇,秋香对陈公子灿然一笑。其实就笑了一下,陈公子便招架不住,于是暗访秋香踪迹。于是,陈公子乔装打扮,到官宦人家里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不久,陈元超觉得时机已到,因为他发现俩公子已经离不开他,便谎称要回家娶亲。俩公子说,府上有这么多婢女,你随便挑。陈公子说,既然这样,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点秋香吧。陈公子遂心如愿,结成姻缘。)看来这个人不是唐伯虎,是后人把“陈公子点秋香”安在了唐伯虎的头上。

 那历史上有没有一个姑娘叫秋香呢?也确实有。据史学界的考证,明代成化年间苏州是有个姑娘叫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她是金陵妓院中的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历史上确实被人点过。是不是唐伯虎点的呢?肯定不是。因为据考证,秋香比唐伯虎大上至少十几岁。她有不幸的家庭遭遇,没有办法才堕入青楼。因为人品好,后来转业从良。

秋香在当时被誉为“女中才子”,她所画的丹青画,更有名气。据明代《画史》中记载:“秋香学画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

在《金陵琐事》中,还记载了秋香曾经向唐伯虎的绘画老师沈周学过绘画。沈周是明代相当著名的大画家,曾为秋香画过一幅丹青画,写过一首词。临江仙题林奴儿(即秋香)山水画:“舞韵歌声都折起,丹青留下芳名。”

    既然没有的事,后人为什么会这么起劲儿地宣扬这件事呢?合情的解释:一是当然有附会传说的心态,另一个重要的心态则是为唐伯虎鸣不平。

    三、唐伯虎的诗书画作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游历名山大川,踏遍庐山、衡山、武夷、雁荡、黄山、九华、洞庭等地,外师造化,为他的山水画提供了大量的写生素材。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风华绝代的才子唐伯虎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唐伯虎的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伯虎书画的贡献,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深化了文人画的题材内容,促进了山水、人物、仕女、花鸟各科的全面发展,加强文人画自我表现意识等,都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唐伯虎书法为画名所掩。人们普遍认为唐寅的画胜于诗,诗胜于字,其书主要取法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笔画俊逸挺秀,婉转流畅,笔力稍弱,钩挑绵软,书风奇峭俊秀,看不出一丝狂态。王世贞评曰:“伯虎书入吴兴(赵孟頫)堂庑,差薄弱平。” 流传墨迹有《自书诗》、《联句诗》、《落花诗卷》等。

唐寅传世真迹甚少,除《落花诗册》外,《漫兴》便是其主要的代表作品,这卷为友人所书的自作漫兴诗,通卷千余字一气呵成,用笔精到细腻,体势向右欹侧,富有生动姿态,如高雅之士,闲庭信步于阆苑林木之间,十分耐人寻味,卷后末署书写年月,但从其淡雅自然的笔调之中当为其晚年所书。

唐伯虎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创作的诗,据不完全的统计,约有600余首。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唐伯虎诗风委婉华丽,通俗流畅,即兴抒怀,以才情取胜。诗文的内容多为揭露社会矛盾,抒发不平之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