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霏霏远烟湿 墨痕落纸虬松秃

我们欣赏一幅中国画作品,最重要的不是看它表现的什么,而是要感悟作品所蕴涵的理念、情绪以及人文价值,从中获得充分的审美享受,并能和画家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这就需要有一个审美理解的过程,即对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进行理解和思考。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精神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我们现欣赏的石涛《细雨虬松图》(见右图)而言,画面右上端作者自题的一大段文字就是我们了解作品创作背景的最好资料。

清 石涛 细雨虬松图轴 纸本设色 100.8x41.3cm 上海博物馆

作品鉴赏

初秋黄昏,一场微冷的细雨过后寂静的山谷被涤荡得千干净净,山色更加苍翠,溪水更加清澈,山间的一草一木更加郁郁葱葱,显现出勃勃生机。画面之清爽,仿佛迎面吹来山风,使观者心旷神怡。这便是石涛《细雨虬松图》中引人入胜的景色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

《细雨虬松图》是石涛四十七岁时的作品,在其山水画中,风格比较特殊,笔致清丽秀劲,是取法李公麟、倪瓒,而尚不脱梅清风貌的影响,由于画在一张难得的宋罗纹纸上,所以制作十分经心,布局、用笔、设色一丝不苟,全图山石用墨笔勾勒,很少皴和点,用轻淡土赭和花青设色,全景布局看来很别致,但却非常合乎情理,不像那些以临摹为事的画家,在堆砌山石里讨生活,全图给人的感觉是恬静淡泊典雅秀丽的。

在石涛的传世作品当中,这幅《细雨虬松图》是相当出色的。首先此画在技法上有别于其他作品。这幅画创作于石涛45岁左右,这个时期他的个人风格已经逐步形成,作品追求苍劲繁密、厚重奇崛,而这幅《细雨虬松图》却是清朗秀逸,细腻谨严。此作在用笔上取法李公麟、倪瓒以及梅清,又具有强烈的个人面目,秀雅之中不失凝重,画中的树木很多,或挺拔直立,或盘曲错节,形态各异,生动自然,山石树木皆用墨笔勾勒,线条果断干净,具有强烈的书法韵味。整幅作品只是在极少处略加皴点,用淡淡的赭石与花青对画面加以润色,显得既典雅又别致。其次在景物的布局安排上也别具匠心。一架木桥沟通了两座山,—位头带刚目的老人正在桥上执杖缓行,从那佝偻的脊背看去,可以想像此人该是垂暮之年了。后山山腰处,有一九临窗而坐,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人,此情此景让观者赫然明晰,这老者大概是要去探访在山中隐居的朋友吧。在这秋色宜人的时节,到幽静的青山碧水间去拜会故友,是—件多么令人惬意的事情。

石涛是表现大自然的高手,他以自然为师,从不在古人的成法中亦步亦趋,也不为标新立异而故弄玄虚,他在继承前人长处的基础上从真山真水中汲取营养,捕获灵感,借古开今,提出“我自为我,自有我在”的创作口号。这种以自我为中心,以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为目的的创作态度,既切合实际又具有远见卓识,是极为难得的。

在这幅画的右上端有作者的一段文字记述:“泼墨数十年,未尝轻为人赠。山水杳深,咫尺阴荫,觉一往兴未易穷,写以赠君。予尝有句云:‘细雨霏霏远烟湿,墨痕落纸虬松秃。’能人鉴赏否?!时丁卯夏日,子老道翁出宋罗纹纸,命予作画,风雨中并识于华藏下院。清湘石涛济山僧。”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知,丁卯年石涛正在扬州,而“华藏下院”有可能就是当时扬州著名的寺院“天宁寺”。据《扬州画苑录》记载,该寺址因旧传有梵僧驮跋陀罗尊者在这里翻译《华严经》,所以寺中有“华严堂”和“藏经堂”以及东西下院。文中提到的“子老道翁”应该是石涛的好友卓子任(尔堪),他和石涛同是著名诗社“春江社”的社友,《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还通过他向石涛索过画。石涛应卓尔堪的请求创作这幅画,是因为“子老道翁”出示了一。张难得的宋罗纹纸,佳纸难得,所以激发了石涛的创作情趣。此作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细微之处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此画作于康熙廿六年(公元1687年),作者时年48岁 。

沈同樾、顾榴、顾佛、顾笃璋、顾笃球捐赠。

 《细雨虬松图》为纸本设色,纵102.6厘米,横41.3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画面右上方,画家自题:“泼墨数十年,未尝轻为人赠。山水杳深,咫尺阴荫,觉一往兴未易穷,写以赠君。予尝有句云:‘细雨霏霏远烟湿,墨痕落纸虬松秃。’能人鉴赏否?!时丁卯夏日,子老道翁出宋罗纹纸,命予作画,风雨中并识于华藏下院。清湘石涛济山僧。”由画家题署的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到画家当年创作《细雨虬松图》时的情景:那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的一个夏日,46岁的石涛来到扬州有名的天宁寺(即行文中所提到的“华藏下院”。因寺中有“华严堂”和“藏经堂”以及东西下院,故以此命名),拜会老友“子老道翁”卓尔堪。卓尔堪,字子任,号鹿墟,又号宝香山人,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与宣城梅文鼎、曲阜孔尚任等人以诗文唱和。他喜欢云游四海,广交朋友,尤其喜欢和石涛这样的明朝遗老交友。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成为“春江社”的社友。有一次,卓尔堪和石涛在天宁寺见面。卓尔堪拿出了一张颇为难得的宋罗纹纸,希望好友在上面创作一幅佳作。不知是因为佳纸难得,还是因为盛情难却,石涛顿生创作之意。他想起自己以前写的诗句“细雨霏霏远烟湿,墨痕落纸虬松秃”,就以此为主题创作了这幅《细雨虬松图》。

清 石涛 细雨虬松图轴 局部

清 石涛 细雨虬松图轴 局部

清 石涛 细雨虬松图轴 局部

清 石涛 细雨虬松图轴 局部

清 石涛 细雨虬松图轴 局部

清 石涛 细雨虬松图轴 局部

 《细雨虬松图》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憧憬的艺术场景:细雨后的山谷,山色青翠,溪水泛着涟漪,空中弥漫着清香之气。站在画前,我们仿佛感觉到清凉的山风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画上部有一座突兀的高山,山石峭立,山上的松柏被细雨洗涤一新,显得更加苍翠。山间有一处民居、几间瓦房,一位老者坐在窗前,可能是在欣赏雨后的山色,也可能是在等候朋友来访。高山左边,瀑布垂挂,下自成溪,流至画面底部,形成大片水域。流动的溪水带给山谷以更多的灵气和活力。溪流之上有木桥横架,连接了近处的两座植有虬松的小山。桥上有一位头戴黑帽的老者手执木杖、蹒跚而行,似去拜访山中隐居的挚友。

 石涛在康熙十九年(1680)移居南京,后又寓居扬州。在南京生活的那段时期是他恣肆洒脱的艺术风格形成的时期。他立足于传统,又游历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用随心所欲的笔墨、灵动多变的技法努力彰显自己的个性。酣畅淋漓、新颖恣肆成为他那个时期艺术风格的最大特点,颇具“青藤白阳”之韵。然而,创作于那时的《细雨虬松图》却是一个例外。此作画风清秀,细笔工致。画中的山石多以劲健、秀逸的线条勾勒而成。远处高山的轮廓方笔折角,近处坡石圆笔和缓,方圆结合,和谐自然。全图少有皴擦,点苔不多,渲染也是多用清淡之墨,着色更是清逸典雅,仅用赭石和花青对画面加以修饰,一切是那么高雅脱俗。

 显然,《细雨虬松图》自然萧逸的风格和石涛那时形成的纵肆激扬的画风截然不同。从中,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石涛,即所谓的“细笔石涛”。这固然反映了画家在绘画艺术上多方面的才能和扎实的功底,但也从某一侧面反映了画家矛盾的性格。石涛为明朝宗室后裔、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

明朝灭亡后,其父朱亨嘉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年幼的石涛被一个太监救出,后出家为僧。有着“国破家亡”之痛的石涛不甘寂寞,身在佛门,心向红尘。康熙二十三年(1684),他在南京长干寺恭迎康熙圣驾;康熙二十八年(1689),又在扬州平山堂恭迎康熙圣驾。他把这两次接驾视为自己人生中最荣耀的大事。

尤其是当康熙帝在平山堂当众喊出石涛的名字时,更让他受宠若惊。1689年秋,石涛北上京师,结交达官贵人。然而,无论康熙帝,还是权贵们,都只是把他当做一名画匠而已,这让他很失望。

自诩清高与不甘沉寂这一矛盾伴随了石涛一生。这对矛盾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得到恰到好处的宣泄,使得他的作品秀拙相生、个性十足。


画家简介

石涛(1642-1708),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驻锡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广教寺,后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