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诠 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山东书协副主席,沧浪书社社员。现为山东艺术 学院美术学院书法工作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览并获全国 第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发表书论、诗文多篇。出版《是与不是之间——书法传统的文化寻绎与 当代述说》《单衣试酒—于明诠诗歌选》(诗集)、《常有梦斋初集》《书在哪,法是个啥—对话:以书法为轴》 《我在乎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一一我的书法观》《闭上眼睛看一一书画艺术的非视觉性评说》《书法篆刻教程》 《楷书教程》《墓志十讲》《历代书艺珍赏•金农》(台湾)等。

我之所以选择书法艺术的文化特质与书法家文人化这个 题目做一些探讨,基于两点:一是对这几年如火如荼的书法 展览现象的反思;二是当前书法教育现状促使我在教学过程 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众所周知,展览在今天已经成为 书法艺术生存的基本方式,展览的泛化对于书法艺术的普及 和繁荣是功不可没的,但这种泛化使书法在今天慢慢地变成 了工艺展销。每年仅全国书协的“国字号”展览就多至难以 计数,狂轰滥炸着书法受众的视觉感官,展览由此慢慢地变 成了一种“地摊式”的毛笔汉字工艺品展销会。对于书法教 育来说,把书法艺术纳入到学校教育体制特别是大学本科及 研究生教育体制之后,书法艺术逐渐被裂变成两大板块:一 块是关于书法的学术,一块是关于书法的技艺。书法的学术 又可分为很多条块,如书法文献、书法资料、金石训诂、书 法考古、书法理论、书法史及书法家个案研究等等。书法的 技艺,即书法创作技法,包括对真、行、草、隶、篆以及篆 刻等的技艺教学与传授。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令人深思的,因 为两大板块越来越不相干。一方面是学问越来越科学化、具 体化、细枝末节化,关于书法的思考就会变成一些很科学很 细碎的研究成果,变成这样的“科学的成果”以后,即使搞 书法的人也很少或不去看,甚至看不懂了。另一方面,书法 技艺变得越来越美术化、科学化、工艺化,活生生的书法艺 术变成了死板板的经典模拟仿作和视觉拼图游戏。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比如:中西文化的简单 嫁接以及由此带来的排异现象;现代教育体制崇尚的科学理 性,跟民族文化特性在方法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冲 突;传统文化遭遇重创,文脉断裂,文人精神失落;文化在 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的诱导下,产生效益成功的最大化追 求。这些因素必然导致我们今天理解书法与古人会有很大不 同。其中最不应该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书法艺术的本质应 该怎样去理解?这个问题很关键。我们今天总是喜欢说要尊 重传统,要回归传统,但传统到底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称之为传统和尊重传统?我个人觉得,不是把字写得像哪一位 古人像哪一本字帖就是回归了传统,而是把对书法的认识回 到古人对书法的认识上,或是与古人的认识接上轨,或者说 接上书法艺术的文脉和元气,书法家自觉地按照传统文人的 品格去修为,这才是真正回归传统。离开了这些我们只是在 手上去回归传统,无疑成了缘木求鱼。把传统搞成了表皮, 搞成了符号,搞得浅薄乏味了。这样不仅不是回归传统,而 是连对传统最起码的尊重都谈不上。

基于此,对当下书法艺术和书法家我们就不得不做这样 的思考:第一,书法艺术的文化特质究竟体现在哪里?应该 如{可理解它?第二,书法艺术的文化特质当下正逐渐地被美 术特质所置换,也就是说书法艺术的特质在当下首先不是文 化的而更像是美术的。第三,书法美术化、书法家专业化之 后,书法家的文人底色正在悄悄地消褪,这个消褪会给书法 艺术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和改变。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